辛向阳:改革方法论研究

作者:辛向阳发布日期:2014-06-24

「辛向阳:改革方法论研究」正文

 

内容摘要: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很多措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利益,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中国的改革有很多成功的方法需要总结:切实坚持好四条基本经验,在运用经验中推进改革;切实把握好改革规律,在探索规律中主动改革;切实掌握好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在解决矛盾中深化改革;切实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相互配合中促进改革。

关 键 词:改革基本经验;方法论;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作者简介:辛向阳,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F0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43(2014)02-0010-04

 

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了第11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深化改革,使改革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应当深入研究改革的方法论。

 

一、切实坚持好四条基本经验,在运用经验中推进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改革开放36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当代中国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法宝。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从追赶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我们的改革中,必须始终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推进改革。可以说,党组织越坚强,改革开放就会越成功。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的前提,只有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才能使改革有更大的空间;实事求是是推进改革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改革的实际进程、遇到的各种矛盾与挑战,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与时俱进是推进改革的动力,只有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才能使改革充满青春活力;求真务实是推进改革的基本要求,只有求真理真知,务实效实绩,才能使改革成为人民是主体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中国充满无穷发展潜力。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于人民,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就应当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不断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学有应教、劳有应得、病有应医、老有应养、住有应居,还要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乐养、住有宜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的落脚点。

第四,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这三者关系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高。无论是改革的深化,还是发展的推进,前提就是保持社会的稳定,没有稳定,一切都是空话。处理好三者的内在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早在1994年,江泽民就指出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是带有领导艺术的方法论,他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所以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在当代中国,要真正科学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就要使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把顶层的理论架构与基层的实践创新结合起来。

 

二、切实把握好改革规律,在探索规律中主动改革

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本质上抓住了改革的规律性,才能使改革更加科学有效,防止改革决策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失误。

第一,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把握三大规律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八个基本要求,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东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东西。推进改革应当牢牢把握这八个基本要求。

第二,要把握好现代化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使改革在现代化的轨道上更加顺利地推进。推进改革就必须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和时代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现代化一般规律是什么?从各国历史发展来看: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经常会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不少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止、现代化进程受阻。我们要通过全面改革,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处理好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充分就业、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相互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防止发生在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第三,要透彻地把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使改革在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个一般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标准、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自身特殊的要求:(1)坚持一个“凡是”和两个“一律”: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2)坚持政府的两条绿线和两条红线:其一,职能绿线即明晰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其二,政绩绿线,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中央批准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通知》详细回答了政绩考核问题,《通知》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注重考核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的连续性,把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吃子孙饭”等问题,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其三,生态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其四,安全生产红线,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明确了绿线与红线,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三、切实掌握好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在解决矛盾中深化改革

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对于全面理解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推进改革,具有方法论价值。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无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这一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要想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就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要求我们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要想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当代中国的生产力是个什么状况。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的生产力已经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成为了商品经济的生产力,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