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是政治体制现代化

作者:杨海波发布日期:2011-12-03

「杨海波: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是政治体制现代化」正文

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时代任务、社会形势和历史发展方向,内容、形式与途径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朝着更高级别形态和更完善的实现形式方向发展。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准确掌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人类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新的实现形式,创造适合中国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方法。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始终不渝追求和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伟大而美好的社会制度,而这一制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最高和最美好的民主制度。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将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作为完成不同阶段历史任务的一项重大而基础性工程高度重视,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与完善。

首先,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围绕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官僚资本统治、驱逐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伟大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制度和构架。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官僚资本统治、驱逐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民主新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民主目标和民主实践过程。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28年的不懈奋斗中,矢志不渝地追求并推动实现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目标,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民主新中国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从实践上看,一是注重群众的发动和组织工作。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始终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实现群众自我解放作为革命成功的根本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日后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的口号和主张。二是注重群众的自我解放,让贫苦大众翻身做主人。中华苏维埃政府的伟大实践,不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了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而且在立法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上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为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实践基础。三是将经济革命与经济制度建设作为群众解放和实现革命目标的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起,即实行了伟大的土地革命运动,特别是进入解放战争后期,随着蒋家王朝行将覆灭和新中国即将诞生,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四是高度重视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从成果和历史作用上看,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突破千年阶级压迫与统治,建立真正意义上和真正属于人民的民主政治国家的伟大尝试,彰显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曙光。它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道路,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任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经验上看,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整个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十分落后,群众的经济文化条件很差,但中国共产党没有歧视群众,脱离群众,而是紧紧地依靠群众,放手发动和组织群众,包括选举、法制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一切工作奠定在群众基础之上。实践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确信,“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二是必须实践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为民做主是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统治地位而欺骗群众的逻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证明,劳动人民的利益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由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自我掌握,自我实现。为民做主的逻辑,在实践上只能使权力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甚至对立于群众。三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现形式依据历史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和社会发展形势不同而不同,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用昨天证明今天是早已为马克思所批判和讽刺过的逻辑,也不为群众所认同,必须将历史的逻辑的同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四是社会变革(过去是革命,今天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变革(今天是改革)相互促进,同步推进。社会变革难以孤军深入。五是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在相互服务,相互保障中建立和发展起来。

从实践上看,一是民主经济以公有制否定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光辉诞生。由此,彻底地清除了经济上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基础,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使劳动者第一次以社会主人的地位、姿态和风貌展现在时代当中。二是民主政治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伟大探索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三是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即与政治经济社会的高度计划统一体制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形式,亦即在非流动型、非竞争型、非开放型的社会分工体制中实行和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的社会管理制度,其具体实现形式是超静态的,其服务的方式是管理。

具有微流动性、微竞争性和微开放性。其服务的方式是管理,这种方式在流动性、竞争性和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必然演变成难受约束的特权。

从成果和历史作用上看,一是它为中国民主与文明的进步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使中国民主和文明进入到崭新的时期。二是它保障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完成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历史性任务。三是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了同一基础,即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制度。

从经验上看,一是政治经济社会整体体制的实现形式决定民主政治体制的实现形式。如在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中,人们在空间上,包括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很少很难流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或财产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很少很难发生相对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社会以超静态结构形式存在。因此,民主政治建设也以独特的方式,即与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方式存在,以更多地依靠体系和制度来规范的方式存在。与此相适应,人的自主行为有限,规范人们行为的法的规模也相对较小。同时,政治经济社会整体体制通过在这一体制下所取得的成果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二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实现形式对政治经济社会整体体制的实现形式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政治经济社会整体体制的实现形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时代要求时,民主政治体制就会通过自身特有的方式要求政治经济社会整体体制实现变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高度自觉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实现的。当前的历史任务是完成民主政治体制实现形式自身的改革,防止前苏联民主政治体制以自我毁灭的歪曲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要求的历史悲剧在我国上演。三是民主政治体制的静态与否同社会的稳定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民主政治体制的超静态实现形式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相联系、相适应的,因此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中是表现为稳定的社会结构特征。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与流动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流动性和开放性,加之服务的方式是管理,这种方式在流动性、竞争性和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必然演变成难受约束的特权,所以长此以往会使社会失去稳定。相反,若将民主政治体制在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这种超静态实现形式改革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实现形式,则会使社会在更高形态上实现稳定结构的重建。

再次,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继续向前发展。

从实践上看,一是在体制上建立了新的民主经济实现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哲学上在本质上就是推进经济民主的改革,是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由计划集权体制向发展的动力基础――民众自由迸发活力体制转变的改革,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民主经济体制的基础。二是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开始由官僚体制向服务体制转变。以往的政府管理体制是非竞争性、非流动性、非开放型的超静态形式,它在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社会体制中产生并与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它对社会的管理方式也是服务型的。但进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因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而表现出不易受到约束的特权,表现出官僚体制的某些特征。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正是将政府的管理方式由官僚体制向服务体制转变的实际步骤。三是一些公开性的“阳光工程”在逐渐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闪现出现代政府的开放性特征。四是为适应民主经济体制要求而进行的制度建设空前活跃,如权利监督、制度防腐,等等。

从社会作用上看,一是民主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和反腐败的思想、制度建设等的前期广泛探索,为推进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基础和经验基础。

从经验上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仍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低端步骤。因为它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而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民主的更高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行动,尚未涉及到权力体系的更深层次运作。二是“阳光工程”的推进虽然表现出现代政府的一些开放性特征,但因没有建立起权力有效制约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这种“阳光工程”所闪现出来的一些现代政府的开放性特征也并不是基于体制基础之上的,而仅仅是一般要求的结果,因而难免表现为政绩工程,效果有限,难以持久。三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体制深入推进的基础之上。社会是充满矛盾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矛盾有效解决的一种体制性方法、过程和状态。要将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在各种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制约和平衡的体制之上。总之,民主政治体制建设与民主经济体制建设必须同步。如果民主政治体制建设落后于民主经济体制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沙上之基和缘木之鱼,甚至山穷水尽。如近期一个级别很高的文件规定,不允许领导干部直接提拔配偶和子女,其实这样的规定就是在20年前也是极迂腐的事情,也会成为笑柄。因为20年前就很少有领导干部直接提拔配偶和子女,更多的是在关系网中相互提拔,甚至是三五个领导干部在转圈中将所有的配偶和子女提拔,连相互提拔的影子都找不到。这种制度的制定,不是智慧问题,也不是出发点问题,而是制度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民主政治体制基础落后于民主经济体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建设不但疲于奔命,难于治本,而且对发现问题的作用也很有限。正因为如此,许多的“不许”在实际中变成为“允许”。

二、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化强国的进程继续向前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模式的民主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以反对腐败和不公为核心的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和谐要求日益增强,以预防特权阶层形成和防止苏联悲剧重演的历史任务依然紧迫,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以更高更强烈的要求在向时代发出呼唤。

首先,民主政治建设是与现代化建设内在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内在地要求加快推进民主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建设。

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现代化,包括这个社会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人自身的现代化体现在这两个现代化之中,并以这两个现代化为标志。西方的现代的现代化理论中的六个领域现代化,也不外乎这两个方面。而从我们自身传统认识上看,通常说的“四个现代化”中的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三个现代化构成改造自然方面的现代化。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等的现代化构成改造社会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中的国防现代化则是属于改造社会的现代化范畴。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