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文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200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1980年到现在,我们的人均GDP从200美元增长到4600美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因此,我们在五十多年时间里经济社会生活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即发生了人家200多年时间里所发生的变化就是合乎客观逻辑规律的了,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但也正是这种快速的剧烈的社会变化即实践发展,使理论上有些盲从和不知所措,同时因为这种理论上的滞后,出现了“用传统思维看新事物,新事物不是社会主义;用新的思维看过去的事情,以往做的事情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尴尬。于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被提了出来。可见,快速的实践发展需要我们在理论的创新上也必须是快速的,如果理论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不能指导政策和制度创新,就会制约实践的发展。目前,滞后的理论与在某种程度上被制约了的实践,已经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产生了疑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而坚信社会主义理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因为理论的匮乏和滞后对产生疑虑和动摇的人们又难以作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有力的解释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因为理论的匮乏与滞后,使在某种程度上被制约了的实践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迫切需要理论进行创新和向前发展,迫切需要这种创新和向前发展了的理论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实践更好更快更坚定更稳重地向前发展。
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中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社会全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二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三是“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但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还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社会发育程度或发展阶段。问题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围绕实践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时,却得出了两个完全不正确的相反的结论。一个是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即当我们在对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清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那么多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阐述的鲜活的实践内容之后,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一个是在没有完全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却简单地认为已经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马克思是按照辩证否定的原理来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方面阐述社会发展形态的。他是从原始共产主义、阶级社会(资本主义是其高度发展的最后阶段)和未来共产主义这种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链条和环节,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证明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辩证否定的原理,对当时基本矛盾已充分展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的结论的。在此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了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特征的结论。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实践的基础,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物质基础、物资条件缺乏了解,因而没有说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而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用经过了相对马克思时代获得了巨大发展的今日实践基础上的逻辑进行推理也是不准确的(后面将要论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所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实践一开始就超越了社会主义经典理论的范畴(列宁的在资本主义薄弱链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一开始,直到目前,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的探索和争论。在这方面,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在“大跃进”中实行的“大食堂”和“供给制”实际上实行的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远远超过了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取消“大食堂”和“供给制”后实行的仍然不过是远远超过实际社会发展阶段的单一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文革”后,从“拨乱反正”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逐渐地认识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及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等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且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了共识。在这一系列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他各项政策,指引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成就。
但是,根据最近几年的实践发展看,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的种种深层次的矛盾看,根据作为客观存在并对这种存在进行反映的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再疑虑、再思考的思想动态看,我们已经取得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与过去的实践水平相适应的浅层次上的认识。
实际上,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一切社会更迭和进步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本质,一个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而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意义上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更迭和进步,是各个社会形态产生和发展时期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样,封建社会代替奴隶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其本质上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邓小平同志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来的历史意义在于,他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在最初时期,即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还没有自觉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心任务,并在现实中没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甚至严重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走过了30年的历史弯路后提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出现了巨大的历史欠帐后提出来的。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功绩也就在于,在他的指引下,我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弥补了历史欠帐,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获得了这种实践上巨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今后的更长远的时期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目标的根本问题,关系到能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起十六大提出的成型的、完备的,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和健康制约机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手段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想弄清现实中社会主义本质等重大问题,我们不能不在相对于马克思时期已有了重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对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清辩和梳理。唯有如此,才能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运动史、对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框架,进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一、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
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即物质条件问题,绝不仅仅是时空上的遥远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共产主义运动史在现实中的重大实践问题。由于理论上对这个条件的具体标准没有搞清楚,因而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各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走了弯路,甚至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马克思那里(《哥达纲领批判》),将这一条件表述为“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同时认为共产主义将首先在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一国或几国出现。由于这一条件的笼统性和格式化(没有考虑到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一开始都认为自身具备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苏联如此,中国如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上是这样。此外,不但马克思所预言的当时的发达国家没有出现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到了今天比当时发达国家还要发达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具备很大的生机与潜力。所有这些问题均是人们目前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感到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可以预见,如果在理论上不能解决进入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问题,即如果不能解决“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在定量上的内涵或标准问题,困惑的问题将始终难以解决,因为不弄清这些问题就难以解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特别是不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防止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即“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具体标准主要应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技术上看,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任何一种技术物化为生产力后,它所生产的产品量立即(几周甚至几天的时间)就能满足全社会需要,而不再存在需求者之间进行竞争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实现了。到那时,成为人们第一需要的劳动已不再是目前意义上的劳动。到那时,由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人们已经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力劳动主要靠机器人)。到那时,全体社会成员每人每年劳动一周,甚至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或产品就足够社会全体成员一年的需求。因此,劳动将成为人们难得的一种兴趣和快乐。而且在那时,由于技术和文化的发达,劳动本身具有极高的文艺和美学价值,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到那时,劳动、科研和艺术、娱乐将相互包含,并达到最完美的结合。所以,那时的劳动决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劳动。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以现在的劳动来衡量未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是十分幼稚的。如果那样的话,“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就不是美好的社会了。
二是从消费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国有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存在形式的社会公共财富积累会逐渐增多,同时个人财富的积累速度和积累量也会逐渐提高和增多。当这两种财富的增长达到某个临界点,以致人们的个人消费支出水平与社会公共财富可提供给每个人的消费总量达到或超过了个人可以想象的实际需求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到来了。到了那个时候,不但由于供给能力极大提高,而且由于个人的和公共的消费支出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至于人们在可想象的空间中,一切实际需求均可以达到现实的满足。到了那个时候,由于供给和支出能力的这种极大提高,以货币和工资作为支付手段和能力均因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消失。这在绝对的意义上类似于“粮票”、“布票”等票证的消失。
三是从机制上看,当竞争与垄断这对矛盾失去存在条件和意义而归于消亡的时候,共产主义就实现了。在小商品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竞争与垄断及其矛盾的。竞争和垄断是在蒸汽机诞生后并由此而进入大工业时代而产生的。竞争和垄断一经产生就作为一个基本的机制和力量,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伴随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始终。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直到目前为止,人们看到的只是他的相互否定、相互斗争的一面,实际上,建立在大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竞争与垄断这对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相互排斥和斗争,就是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竞争与垄断在相互否定中发展。要使市场主体之间开展公平的竞争,就要防止垄断;而要允许垄断,就妨碍公平竞争。所谓相互吸引和依存,就是作为同一个市场主体而言,二者互为条件,竞争需要垄断,垄断支持竞争。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垄断地位的提高为前提并促进垄断地位的提高,而垄断地位的提高必然表现为竞争能力的增强,同时竞争能力的增强也是垄断目的的实现,所以竞争与垄断相伴生长。但是,市场经济既要由个体组成,又要以群体存在,因此,既需要规范竞争,抑制垄断,又需要鼓励竞争,发展规模经济。这种发展的归宿就是在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下,通过细化分工和延长产业链,使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的规模都发展到极限的程度,在这个程度上,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速度都是极快的,即在一周甚至一天时间里生产的产品就够全社会(那时也是全世界)用一年的(在向这一极限趋近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