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军 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

作者:金太军 施从美发布日期:2009-09-07

「金太军 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正文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政府网上责任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政府网上责任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启动,但仍有诸多局限;政府网上道德教育功能弱化;政府上网带来网络参政,但也为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带来了可乘之机;政府工作人员信息意识落后、政府网上职能转变滞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大对网络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以政府信息化来扩大政府在信息网络中的影响力;优化网上传媒环境,保护本国民族文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政府;责任;道德教育;政治规范

互联网络向人类社会的广度扩展和深度延伸,一方面给作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政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也对政府的管理责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回应挑战,担负起网络社会的政府责任,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对政府网上责任的内涵作学理讨论,进而剖析我国政府网上责任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网上责任的内涵分析

“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注:N•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26页,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人们在接受互联网络这一革命性媒体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承受着其种种负面影响,如电脑黑客、计算机犯罪以及信息膨胀和失真造成网络空间有可能被信息垃圾所充斥。正如埃瑟•戴森所尖锐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它是一个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施展阴谋的好地方。”(注: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第17页、第19页,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因此许多西方学者担心,宪法可以保障我们享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却无法保障我们远离诸如色情和恐怖主义者的侵扰与威胁”。(注:尼古拉斯•巴任:《透视信息高速公路革命》,第166页,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针对网络产生的诸多问题,有人认为政府对解决此类问题的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的。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将极大地增强个人的力量,从而使政府无足轻重。此外,数字货币和电子商务会使政府对税收和经济的管制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样政府将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美国人约翰•P•巴楼带有后现代主义价值倾向的《电子空间的独立宣言》更旗帜鲜明地鼓吹网络上的“无政府主义”(注:Davos,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of Cybers pace,from http://memex.org/barlow.html.)我们认为无论是对于充分释放网络的正面功能,还是对于解决“网络社会”带来的诸多经济的、社会的问题,政府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尽管信息高速公路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地理界限,模糊了国界和地区界限,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国家和地区,任何单位和网络组织都不可能取代政府的作用。无论从网络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从资金投入方面看,政府必须积极参与网络建设工作,而且在其中能起到任何企业和个人无法取代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在社会网络化建设过程中有其不可推卸的网上责任。

那么何谓政府的网上责任?政府的网上责任实际上是政府责任的一个方面,二者本质上并无二致。既然源于社会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的政府,其承担的责任的本质在于回应和满足社会的意愿和要求,那么政府的网上责任就是政府能够在网上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正的需求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网上责任意味着政府的网上社会回应,政府所承担的这种责任实质上“公仆的责任”。(注: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政府的网上责任还意味着政府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其在“网络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即法律和社会所要求的义务。在这里政府的网上责任意味着政府的社会义务。这可以保证公共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克服随意性,减少行政失误。在本文中,我们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政府的网上责任,即把其视为政府网上社会回应力、政府的网上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整体概念。

当然,政府网上责任得以履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政府自身的“上网”,也即运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打破传统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在因特网上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电子政府”或“网络政府”。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政府可以让大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办事章程,了解各项法规政策,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人们的意见和心声,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实际上,政府上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路”的5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联合国经济事务部门把推进发展中国家政府信息化作为1999年主要工作之一,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变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率,重塑政府形象,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使政府能够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

二、我国政府上网及履行网上责任的现状分析

具体落实到我国政府自身的网络建设及其履行的网上责任的现状,我们发现成绩与问题并存,问题更为突出。

我国网络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1999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在新时期国家经济信息化的指导方针,并强调了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思路,推动国家和各领域、各地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的要求,特别突出了企业信息化在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信息化的立法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的第四部分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问题专章论述: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注:h-ttp://www.mii.gov.cn.)这些都为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和社会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但我国经济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掀起了高潮,进入90年代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目前水平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可以说网络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新生事物,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税收方面的优惠,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一)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启动,但仍有诸多局限

1999年为我国“政府上网年”。从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和中国电信联合在京政府部门,共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迄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目前政府上网工程发起单位由1999年初的48家中央国家机关信息主管部门增加至66家,中央机关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因特网上已建立站点52个,各级政府部门申请gov.cn网站域名已经发展到2972个,其中部委级站点占10%,省级站点占26%,市级站点占30%,县及县以下虚拟主机形式站点占34%。(注:蒋荣蓉:《电子政府离我们有多远》,2000年7月2日。http://www.people.com.)二十多个省级政府积极推动政府上网工程工作,涌现出一大批精品站点和精品应用,在政府部门率先上网的带动下,掀起了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许多政府网站将过去人们不易查找的有关政策法规在网上公布,设置了办事指南、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等栏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事程序透明度,拉近了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距离。

然而,我国电子政府只是初具雏形,还有很多局限:1.政府网络还以局域网为主,受各种因素制约,除一些政府部门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计算机全国联网(如统计、审计部门)外,网络技术在我国行政领域的应用大多是小范围的,一般以单位为主,形成单位内部网络,实现单位内信息资源共享。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网络技术在行政领域的应用要以资金、技术、人才为依托,这就使政府机关在网络技术应用上,东部沿海地区领先于西部内陆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领先于全国。3.网络技术挖潜不够,利用呈现肤浅化特征。当前我国政府机关网络技术利用还很有限,基本上还没有实现横向机关之间的互联,纵向上也仅在几个领域实现了网络互联。(注: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载《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二)政府网上道德教育功能弱化

网络在给人类提供的一个前所未有、高度开放的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提出了挑战。网络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虚拟”环境―电子空间,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了社会责任和道德感,出现种种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有:1.西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传输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2.黄色信息污染。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色情信息在有些国家视为合法,网络的国际化使这些黄色信息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网络社会的污染和威胁。3.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例如煽动种族主义的“电子纳粹”在网上频频出现。中国“法轮功”组织首领李洪志也多次在因特网上大肆传播“法轮大法”等歪理邪说,造成严重后果。4.“黑客”的侵扰。“黑客”在国外已经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黑客”的出现,一方面为国外敌对分子对我国政府及其他机构、单位储存在电脑中的秘密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也为极少数智力较高的害群之马胆敢以身试法、冲击国家内部网络“禁区”提供了技术可能,对其巨大危害不能掉以轻心。另外还有网络病毒的传播,网络高科技犯罪等很多网络问题也都直接与网络道德问题密切相关。

针对上述网络道德问题,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总的来说,这些措施还不够系统,缺乏严密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思想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等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理论方面的网上宣传教育很少。而宣传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和黄赌毒以及宗教邪说等却比比皆是。所以在网上建立进行道德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育阵地已是当务之急。有些政府官员把这些事情推给了教育部门或一些民间组织,但他们的影响力、可发挥的能量毕竟有限,政府网站特别是有关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部门在网上建立强大的德育阵地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三)政府上网带来网络参政,但也加剧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用电子方式行使管理事务的职能,并开发深层次的电子政府信息系统。政府上网可为社会提供信息完备、检索方便的资料库;而政府也可以借助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整理反映到政府首脑处,利于其制定和调整政策。政府上网还给政治生活带来新气象:“网络参政”。(注:陈毓:《政治生活新现象:网络参政》,载《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7期。)目前,公民网络参政的主要方式有: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公民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公民通过网络表达一定的政治情感;公民通过网络监督政府机关的运行等。

诚然,作为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存、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网络使传统大众传播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信息过滤”难以奏效,实现了信息传递交流的多元性和高度开放性。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本是一件好事。但在东西方发展极不平衡、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条件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会利用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和强势,在网络社会中大力推进和扩张西方主流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从而力求在网络社会中建立起与其在现实社会文化中的“领导和统治”地位相一致的“西方中心模式”。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