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如: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

作者:颜德如发布日期:2014-12-02

「颜德如: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正文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形象地表述为如下种种"取譬":君舟民水说、君原民流说、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君心民体说、君山民地说、君亲民子说和牧民说。这些说法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民"被视为"本"。究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民能致力于"本业"即农业和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如果结合君主在整个国家或政事中的主宰地位来看,"以民为本"便成为"以君为本"的工具性手段,民之重要就淹没于其卑微的身份地位中。然而,民又是影响江山社稷存亡的巨大力量,这就造成了君主对民仁爱、畏惧交加的矛盾心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有本质之差异。

[关键词]君民关系;以民为本;民本思想

当代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关键应坚守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彰显和明晰"以人为本"的政治意义,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首先要澄清它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之本质差异。事实上,不论是盛行于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今天力主的"以人为本"思想,它们的共通之处就在于:一个社会如何理解"人(民)"以及当政者如何对待"人(民)"。中国古代社会对"人(民)"的理解乃至对待,主要是从现实的政治统治出发。从根本上说,就体现为如何认识和处理君民关系。本文力图就此对民本思想予以省察。

一、君民关系之"取譬"

按照儒家"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篇)[1]174的教诲,在王朝社会中生活的"民"无权参政议政,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篇)[1]82。历代统治者为了建立"有道之世"以使国祚绵延,又不得不虑及这个庞大的群体,因而处理好君民关系是其面临的首要政治问题。如何定位"君"与"民"及其相互关系,就成为处理好君臣关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有关君民关系的种种"取譬"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1.君舟民水说

荀子在讨论统治者如何才能坐稳江山时,认为前提是使庶人"安政"。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他援引了古人的话:"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篇)[2]152-153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说。

君舟民水说之所以显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诤臣魏征以此向其进谏:"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政体)[3]16

隋朝二世而斩的惨痛历史,对于肇建不久的唐朝是再好不过的"前车之鉴"了。仔细体会一下魏征与荀子引用这段话的用意,实际上是有所不同的:魏征强调的是"失国"责任归于谁的问题,荀子强调的则是如何对待"民"以使江山稳固的问题。魏征的论点可以概括为王朝自灭论,它告诫君主必须善待民。对于"一姓之天下"的王朝社会来说,自灭论是君主改善自己作为的内在动力。

2.君原民流说

在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中,荀子大概是议论君民关系最多的一位。在其"君道篇"中,他频频言及。荀子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君道篇)[2]234民生存之根源来自哪里?来自君主。君民关系就像河水一样,君是源,民是流。要使民德清纯,前提是君主己身有仁德。君德对于治下万民起着表率、模范作用。

君原民流说实际上强调的是君主必须修己从而才能正人,也就是"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1]159。它继承了儒家开创者孔子对"政"的独到把握:"政者,正也。"(颜渊篇)[1]129在这种论调中,"民"相对于"君"来说,孰轻孰重已是了然。王朝运祚之短长,从根本上取决于"君"。荀子的另外三句话表明的也是这个意旨:"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也,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道篇)[2]234民的言行举止如何,系于君主之如何。正如《国语・鲁语上》中所说:"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4]61

3.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

孟子关于"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著名界分,显然是把"民"排除在统治者的范围之外。但是,从构成国家的要素而言,民却是不可或缺的。东汉著名政论家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指出,"天下国家一体也"。[5]4在这"一体"之中,"君"与"民"的定位是十分清楚的:"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当然,在这种定位中,孰轻孰重也是显明的。

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可以上溯自《尚书》。在"益稷"中有这样的记载:"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6]55尽管这里没有明言民为手足,实际上是不言而喻的。此处还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民众生活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贤明。反过来也可以说,民众对明君的渴望,在中国自古已然。

用彼此非常熟悉的人之身体构成来譬喻君民关系,除了一目了然地道出二者地位的霄壤之别外,它还提醒君主:能对君民关系处理得好与坏的利害问题感同身受。

4.君心民体说

用一己之身来比喻政治关系,强调了王朝命运同协调政治关系的紧密联系。也有以身体的某一部分来论述"君"与"民"相互对待的问题。这就是《礼记・缁衣》所说的:"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7]833民以君为"心",君则应以民为"体"。民将君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部分之一"心",君不过是把民视为支撑自己行动的"四体"也就是"手足"而已。

君心民体说尽管告诉君主要重视民的重要作用,但是也毫无例外地传播了王朝社会中盛行的一个根本政治观念:君尊臣卑。它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义:民的思想来自于君,或者说民是不能有自己的思想的。这也暗合了《尚书・泰誓上》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6]134的思想。北齐的刘昼曾如是说:"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贵农)[8]63国(君)依靠民,就如同人要行走须仰仗双脚一样。即便它言明了民对于国(君)的重要价值,但是不要忽略刘昼论述的重点。他是在强调驱民务农为王朝国家积蓄财富的根本性意义。

5.君山民地说

明朝前期著名政治家丘的君山民地说,非常直观地道出民相对于君之存在的优先性。他在《大学衍义补・总论固本之道》这样论述道:"山高出于地而反附著于地,犹君居民之上而反依附于民。何也?盖君之所以为君者,以其有民也,君而无民,则君何所依以为君哉!"山再高也不可能悬空而在,它必须依附于厚厚的大地。君主之所以为君主,那是因为有民的存在。民之不存,君将焉附?

君山民地说用彼此熟悉的自然现象,揭示了统治者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有了需要管理的芸芸众生这个道理。在位之君于此无疑是清楚的。但是,它并没有说明民为什么必须服从君,也没有解释君为什么能统治民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西汉的大儒董仲舒早就有了定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为人者天)[9]319

6.君亲民子说

最能论证君民关系存在的合法性,莫过于君亲民子说。这个说法比较古老,最早可能见于《尚书》。在"泰誓上"有如下文字:"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6]133"元后"即王是民之父母,民为元后之子嗣也就顺理成章了。

君亲民子说的本质是子民思想。孔子认为他所向往的尧舜之世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表记)[7]814-815唐朝孔颖达对"子民如父母"的解释是:"子谓子爱于民,如父母爱子也。"[10]1642这就是世人熟知的"爱民如子"观念。

既然君视民如子,就理当关心民的生活。君主就要承担起养民、保全民之性命的责任。魏征就曾以此劝谏唐太宗:"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直谏)[3]64

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乐民之所乐,这是作为天下万民之主应遵循的"常道"。不愧为明君典范的唐太宗还常以"民之父母"来规诫自己:"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务农)[3]238

真正明确提出君亲民子说的应是宋朝思想家李觏。他说:"夫君者,亲也。民者,子也。吏者,其乳保也。"(安民策第七)[11]183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则认为,作民之父母是君主首先要修的"天职":"人君之当行仁义,自是体上天命我作君师之心,而尽君道以为民父母,是切身第一当修之天职。"(《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卷八)[12]504

君亲民子说不过是将家庭的伦理关系转换为政治关系,或者说将家与国关联起来,使家国一体融合,实现忠与孝的贯通。明乎此,就能理解儒家推崇的仁者之人,为何是以"亲亲为大"(中庸)[7]784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冀图为现实的政治关系披上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而朝代更替之际却处处渗透着惨无人道的血腥味。

7.牧民说

最能反映君民关系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莫过于为人熟知的牧民说。早在《国语・鲁语上》就认为:"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4]61通过君的训教,民之邪念恶行得以控制。《管子》一书的开首就是"牧民篇",认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13]9。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牧民的总方略。明朝学者宋濂在《送王明府之官序》中说:"余闻昔子游氏之为武城也,以礼乐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载牧民之良法。"认为牧民的良法就是"以礼乐为教"。把民视作禽兽这个观念直至晚清依然如故。要不然的话,孙中山就不会说清政府官吏是"其身为民牧者"[14]50-51。

以牧民养畜比喻人君之治民,就是把偌大一个群体的民视为牛羊,或者至少是有待启蒙的愚蠢无知者。这既显见君对民的蔑视,又形象地揭露了民的地位是多么的卑贱。君主总是极尽蹂躏之能事,使民不成其人,又遑论人的尊严与地位!这正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本质和存在的"秘密"。

二、"民"何以为"本"?

从上述有关君民关系的种种"取譬"来看,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15]328不过是说民重要,而不是说民最为尊贵。需要探讨的则是:民为何重要?抑或"民"何以为"本"?

1.有关"民本"的种种说法

认识到民之重要,最早可见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