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胜洪:2014年思想舆情态势及引导对策」正文
2014年,思想舆情主流继续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中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凸显,争论有所升级,引发一些新的困惑和迷茫。为此,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妥善处理思想理论领域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让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实现者。
一、思想舆情主流态势及积极表现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日益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的显著标识。社会舆论延续十八大以来的良好态势,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互联网社交媒体上,支持拥护党和政府的声音不断聚集壮大,牢骚不满声音明显减少。
1.民众对新一届党中央和中纪委的反腐决心非常认同,也非常支持
7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一政策的正式出台,无疑彰显中央反腐的决心,在网上赢得网民的掌声。一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刑不上常委"的说法。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新闻客户端发布消息称,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各大媒体和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称周案处理在中共党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普遍认为,展示了中央从严治党、反腐不设限的意志与魄力,是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断腕之作;消除了人们对"大老虎"久打不出的猜测和疑虑,是顺应民意、收获人心的得分之举。专家认为,腐败分子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顽固的阻力,此次下重手搬走阻碍改革的绊脚石,对准了问题的症结,有利于突破改革僵局。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发表《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周永康被查再次表明:任何职务都不是"保险箱"》等评论文章,认为周永康案将对领导干部起到极大震慑作用,对党员、公务员行为产生重要和长远影响。舆论认为,中央在同一时间节点宣布四中全会将研究依法治国,释放强烈信号,有助于将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周案不是反腐的句号,而是开启了反腐新篇章,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将更加凸显。总体而言,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的高压反腐败风暴使全国人民的精神为之一振,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更加充满信心。
2.民众对新一轮深化改革的热情和冀盼进一步增强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全国掀起纪念热潮,各种关于邓小平的书籍热销,纪念邓小平的网站出现,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热播。网民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并赞扬邓小平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全国7个城市的普通公众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者对邓小平的态度是"崇敬"或"尊敬"。8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回顾了邓小平一生的丰功伟绩,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并重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网民高度评价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认为讲话既是对邓小平精神的肯定与延续,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音。舆论认为,习近平纪念邓小平讲话传达了未来坚定改革开放的执政理念;认为对邓小平的6个评价,无一不是在谈当下的问题,其中的红线就是"改革";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纪念都凸显出"改革"的主题,是对改革共识的再凝聚、对改革意志的再彰显,对改革智慧的再创新。
3.民众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满期待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用一个"前提"、一个"贯彻"、五个"体系"、两个"三位一体"、四个"环节"和一个"目标"对其丰富内涵作了概括,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连日来,舆论场上不断围绕着四中全会展开讨论,法治成为全社会的热词和高频词。学者们普遍赞同在坚持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推进依法治国。认为法治的目标是约束权力,实现社会正义,因此,执政党"依法执政"与政府"依法行政"应当成为中国法治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法律制度制约权力,希望四中全会能够在制度建设上提出一些比较重大的举措。有人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法治建设,重点是在立法工作方面,现在仍面临如何落实"有法必依"的挑战,未来重心将转移到知法守法方面。还有人提出,中国法治不能仅仅关注国家法律,还应关注中共党规党法及其他社会规范,特别要把党规党法提升到国家法治建设的战略地位上,以党内法治带动国家法治。网民普遍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民众对新疆暴力恐怖主义有了更清醒认识
昆明3.01和鲁木齐5.22严重暴力狂恐怖事件引起理论界对恐怖主义的极大关注。有学者认为,近年来,东突分裂势力制造的恐怖事件的频度和强度都在增加,危害在扩大,对此影响最大的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双泛"思潮在新疆的传播为"东突"民族分裂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有分析认为,宗教极端主义已经引发成为恐怖主义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境内外"三股势力"正加紧对新疆的渗透破坏,拉拢、裹挟信教群众,强化宗教极端思想,煽动民族仇恨。以"东伊运"为首的"东突"组织极力推行"思想上打入新疆"、"行动上拉人出境"计划,要将"圣战"引向"东方帝国",并企图建立对我国西北边疆武装渗透的前沿阵地。在"三股势力"的合谋下,部分地区极端宗教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动猖獗。从传播对象看,缺乏教育的底层民众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诱惑,是重点渗透对象,也成为暴恐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从传播手段看,互联网、二手手机、移动介质、便携电脑等已成为重要传播途径,这些新媒体在南疆维族青少年中快速普及,他们很容易获得一些极端宗教的视频、音频与图片,更加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潮的影响。从传播范围看,宗教极端思想具有从南疆向全疆扩散的趋势。维吾尔族信仰呈从温和向保守转化的趋势。而坚定地发展经济,提振民生,发展教育,可能是对抗极端保守宗教势力的最有效途径。
二、思想舆情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当然,我们在肯定思想舆情主流是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快,各种思潮和观念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社会政治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少数人政治信仰淡化甚至出现信仰危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不够,对现实情况了解不多,对重大政治问题理解片面,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舆情问题。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混为一谈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关于此24字内容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一些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混为一谈,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观,而绝不是中国特色。有人歪曲说: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还有人干脆将其与西方世界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进行比较,认为"中共十八大的一些新提法也值得关注,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中共在理念上开始向现代社会靠拢。"在"普世价值"信奉者看来,党的十八大倡导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们一贯所说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求是》发文指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对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
2.担忧反腐败斗争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
怎样看待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有人认为自从"八项规定"出台并逐渐严格执行后,干部的吃、喝、住、行不像过去那样随便,干工作的积极性下降,诸如带头"招商引资"一类等不像过去那样热心,因此经济持续下行。社会上出现了"反腐拖累经济"的言论,在一些人看来,反腐实际上妨碍了经济的增长,认为反腐导致来自政府的公款消费锐减而导致内需不足,将造成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更有外媒频频出台所谓的"分析报告"说,反腐败会拖累中国经济多少个百分点。言外之意就是说,反腐败要适可而止了;还有人认为,"反腐导致为官不为",称让地方官员"无所适从",丧失工作动力,造成经济发展缓慢。有些人担心持续高压的反腐败斗争会不会影响党内团结,政治稳定?甚至有人认为反腐败存有风险,"大老虎"们会死鱼破网,孤注一掷,联手反扑。更有民众认为,反腐败到最后是不是一个群众性的运动?
3.意识形态管理举措引起"收紧"议论
7月,多家网站报道"中国禁止新闻从业人员担任境外媒体特约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意识形态列入干部考察"、"社科院多维度整改意识形态"等,有分析认为是在收紧意识形态和舆论空间。中纪委常委姚增科说,前苏共允许党员发表异见,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中国必须引以为鉴。外媒评论,中国领导人与官方媒体反复强调前苏联解体的教训,显示"担心中共统治权威受到挑战"。中组部发布《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防止在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言论的鼓噪下迷失方向","防止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有外媒分析,由中组部出面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显示中共对党内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混乱现象"和"被渗透危险"十分担忧;在强力反腐、整肃党纪的同时,有意进一步强化党内的组织观念和思想统一。有人则担心,"经右政左"难以长久持续。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域也需要开拓创新,应更多地借鉴而不是批判西方有价值的思想文化,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创造出更具活力和生机的"理想信念"。有学者提出,应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4.围绕"法治"议题的思想争论日趋显性
9月23日,《红旗文稿》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一文,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不可能熄灭,引起不小波澜。支持者称,王伟光讲出了中国社会阶级分化、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的实情;"越是搞改革开放,越是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些人痛批王伟光重提阶级斗争是鼓噪复辟极左路线。评论认为,中国"文革"的国家悲剧和民族灾难,已经证明"阶级斗争"理论的荒谬;文革根本拨乱反正是否定阶级斗争为纲,这篇文章漠视了历史事实。重提阶级斗争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挑起工薪阶层与私营企业主的斗争、贫困阶层与新富阶层的斗争,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整个社会和谐毁于一旦。而王伟光为何要发表这样的文章,也引起关注。有文章提出,王院长高举熄灭了的"阶级斗争"火把,突兀而立,令人生发诸多疑惑和不安。"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际,王院长大谈特谈阶级斗争是否离题太远?"10月11日,《红旗文稿》再连发两篇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分别是刘润为的《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及梁柱的《人民民主专政不可须臾离开》,使"法治"与"专政"之争再起波澜,引发自由派人士回击以及对文革再现的担忧。这场争论被海外媒体视为左右两派的话语权争夺,称党内外左右势力都试图对四中全会施加影响,与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宪政"之争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