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联平:中国共产党与政治文化自觉

作者:朱联平发布日期:2013-09-18

「朱联平:中国共产党与政治文化自觉」正文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全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表明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正确的文化自信必须以科学的文化自觉为基础。政治文化引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始终是政治文化自觉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自觉是指党自建立以来在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上的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追求。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党一贯坚持持高度的政治文化自觉,领导人民奋勇开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民族复兴理想的超越性自觉

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具备民族复兴的条件与禀赋。具备民族复兴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过去曾有过灿烂的辉煌,这是民族复兴的历史传承资源;二是对于当代来讲,要有超越过去辉煌时代政治追求的领导者、组织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士仁人。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舍小我、为民族的爱国情怀;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用鲜血追梦的生动写照;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中华民族为实现复兴的梦想以一种强大的精神资源代代相传。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特别是以往的为民族复兴的志士仁人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不能够把民族的命运与人民的切实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够将民族复兴的宏图目标变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梦想只能是空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得到体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小康社会的构想、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的追求与提倡,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理想的一幅幅生动图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GDP以年均8.6%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原先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当今世界上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使以政府财政收入为基础的国家机器更为坚实雄厚,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创造了人所公认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奇迹。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将民族复兴的梦想变为现实,在于她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政治文化理念的先进性超越,那就是:把民族的复兴与人民利益相联系,把国家的强大与人民富裕相结合,把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解放作为崇高的政治使命。这是一种融合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为一体的文化自觉。这样的政治文化自觉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民众自觉地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看成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无论遇到外国列强的侵略还是内部腐败,都会义无反顾地作出自我牺牲。这种文化上的政治自觉无疑地超越了过去一切个人、集团或阶级的狭隘的政治局限性,为民族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永不衰竭的时代活力。

二、政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自觉

凡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追求和利益诉求,都要通过一定的政治活动体现出来,这种政治活动必然形成不同政党形象各异的文化风格。政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自觉是指政党所追求的政治理念前提下的时代性、包容性特质。

首先,时代性特质孕育着政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体现的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自觉摒弃各种不适宜中国发展前途的种种主义与思潮,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挽救国家危亡和民族命运为理论武器,这既是党成立的条件,也是最早的文化自觉。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又分别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党的纲领、旗帜上,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审视社会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种面向民众、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理念,当然是一种开放的自觉的文化理念,没有这样的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变成行动的指南,而只能是僵死的教条。在90余年的光辉历程中,党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其次,包容性特质也彰显了政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自觉。“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1]。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在组织建设上不是仅专注于工人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是自觉地把思想建设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首位,让大量非无产者和农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成为党的组织力量的主要来源。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统领下,以积极开放包容的姿态,自觉建立起了党与群众的新型联动关系,整合了社会各阶层利益,顾及了持不同观念的群体之需求,为党扩大执政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当然,中国共产党早期作为一个革命性质的党,尔后又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其开放性不是无原则的,既不同于中国国民党那样从一个广泛吸取革命分子参与其中的革命性政党蜕变为一个代表地主和资本家利益的保守性政党,也不同于前苏联共产党那样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党走向全面私有化道路的党,而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以中华民族复兴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政治使命,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把党的理论建构、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与时代特征、社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修复和创新,自觉推进党建科学化工程的新发展。

三、文化知识学习的求知性自觉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提倡和坚持,已经形成了一种依靠学习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全党能力的文化自觉。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2]。邓小平要求:“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3]。江泽民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方做到日新月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4]。胡锦涛更是向全党强调指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5]。习近平认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6]。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向来都十分清醒地认为,我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是不同的环境、任务,只有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会新的和许多不懂的东西,才能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强本领,提升能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全党要通过学习来解决我们的“本领恐慌”问题,不久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一场以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育运动(整风学习)在全党兴起。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进京赶考”的艰巨任务,毛泽东继续号召全党要老老实实地学习,要学会从农村走向城市,“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掀起了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业务技术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面临现代化进程中思想上、实践中的困惑、挑战与难题,我们党依然通过学习来统一认识,攻坚克难。我们党首先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随后又先后在全党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5年掀起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活动和教育运动,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领导水平和科学执政的能力。总之,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一种依靠学习来提升新本领、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任务的自觉机制。

党的文化学习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党中央自觉不断的学习政策、学习制度的持久推动。从1939年到1942年,以中央名义下发的号召干部学习的文件就有十多个。从1942年中央颁布《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规定》,到1989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再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任务,使全党学习理念日益成熟,学习风气日趋浓厚,学习制度日渐规范。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现定期化、定型化,不仅有力带动了全党学习的规范化、常态化,而且对于学习型政党倡导下的学习型社会的引领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人民利益追求的至上性自觉

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政治价值追求就是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以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自己崇高的政治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其创立以来的所有政治纲领和90多年来的政治实践中,人民的利益始终是其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式上为的是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实质上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人民利益的争取。比如,在中国社会,最能触及农民利益的东西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不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分得田地,并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2000余年土地所有权为有权者所有的不合理土地制度,使中国人一直追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成为现实。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直到本世纪初还在深入进行,以2005年12月29日在农村取消农业税为标志,结束了2600余年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交粮纳税的传统,实现了国家统治与农民关系的历史性变革。

人民在取得物质利益关怀的同时,对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维护和争取也是党始终自觉追求的政治目标。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设计以及宪政体制的构建,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是人民获得政治利益的真正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开辟了人民物质利益获得和政治利益谋求的新时代。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从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上凝结了党与人民之间的联接关系。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形成的战略构想,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利益诉求的长远决策。胡锦涛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构想,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8]。从物质利益到政治利益,再到文化利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人民各项利益的目标上自觉成熟的文化价值观。

五、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创新性自觉

在中国发展道路的方向性问题上,我们不可忽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四次重要的政治文化自觉。第一次是五四前后面对中国社会的各种主义、思潮之争,中国早期的进步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生根成长的理论前提。第二次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也就是在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为国家政权之争处于不可开交之时,一些人提出了走“第三条道路”的错误设想,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给予了有力的批驳,同时也教育和团结了许多摇摆不定以及抱有幻想的民主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显示了我们党所坚持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清醒认识与自觉。第三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面对国内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顶住歪风逆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又一次体现了我们党在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方向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自觉。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