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寿龙:市场经济与政府治道变革

作者:毛寿龙发布日期:2014-04-10

「毛寿龙:市场经济与政府治道变革」正文

 

摘要:市场经济是人类二百多年来的重要发明。市场经济可以在短短的时间里生产出巨大的财富,让人类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市场经济呼唤有效的政府、有限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尤其是多中心的政府,需要政府从传统的治理之道走向现代的治理之道,也就是善治。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治道变革; 多中心

 

政府? 为什么有限的政府,不是等级的政府?为什么等级的政府不可能廉洁,廉洁的政府必须是多中心的政府? 什么是多中心的政府? 政府如何进行治理之道的变革?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市场经济呼唤有限政府

在历史上,人类文明主要和农耕有关系,人的最基本需要是吃和穿,要对付的灾难和祸害主要是天灾和人祸。天灾需要人们集体努力,依靠权力运作来抵抗。人祸也需要人们团结起来,依靠命令和等级体系来防御。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发达的命令和服从的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天灾,也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当然,如果要扩张也轻而易举。一旦帝国建立,战争就会结束,人们就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下辛勤劳作,幸福生活,这样的历史延续了很久。在那时,人们认为农业是根本,而制造业和商业都是奇技淫巧。政府重农抑商,轻视手工业和制造业。十八世纪中期,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认为国家富强的秘密来自分工和交易。政府的职责是国防、治安和基础设施,其他都是市场的事情,市场看不见的手,可以让逐利的个人导致国家的共同富裕。他甚至认为,号称利他的人,对公共利益的贡献从来没有像自利的人贡献大。

这就是经济繁荣的秘密:有限政府和经济自由。只要个人是自由的,他所珍重的财富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可以吃穿的产品上。而且一旦有了个性化的发展,每个人对吃穿的产品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要求。比如,有10瓶矿泉水,如果严格由政府来分配,其结果就是10 个人一人一瓶矿泉水。假定政府定价,一瓶矿泉水1 元,其GDP 就是10 元。如果一开始1元很贵,矿泉水一般只会特供给高级领导人,普通人是喝不起的,他们只能去喝开水。如果由市场来配置,刚开始未必有市场,因为一瓶水1 元钱,还是很贵的。人们宁可烧开水喝,也不愿意用1元钱来买矿泉水,所以,GDP 可能是零。但是10元钱用于其他更重要的消费和投资,创造了更多的GDP,人们收入增加了,对饮水有了多样化的需要,矿泉水就进入了平常百姓家,而且有了细分市场。同样品牌的矿泉水,在不同场合定价出现了细分,2瓶1元,2瓶5 元,2瓶10元,2瓶15 元。结果10 瓶矿泉水的GDP 已经远远超出了10 元,达到62元。而且矿泉水种类也增加了,有些是低端产品,有些则是高端产品。一头猪,一头牛,在市场没有发展的时期,所有的定价没有差别,而且一般都是节日才享用的。但市场发展之后,不仅猪牛肉上了日常餐桌,而且还会细分,猪牛不同部位的肉,价格就有了差异。而且猪和牛本身也有了差异,有些猪牛养法不一样,是笨猪笨牛,其价格就远远高于饲养的猪。市场的物理空间越大,产品的种类和档次就越多,而且同样产品的差价也越大,其GDP计算的财富也就越多。

在有市场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财富的量发生了变化。从数量上来看,人类可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几乎不再知道饥饿是怎么回事,担心的不是吃不饱,穿不起,而是担心吃得太多,无法减肥,担心不知道穿啥衣服,啥款式适合什么样的场合,于是不仅吃穿有了市场,而且少吃减肥也有了市场,而衣服大部分产值来自时装和品牌,过剩的过时的衣服超级便宜,远远跟不上成本价。从质量上来看,很多产品比如Windows和苹果,几乎一年一次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超出任何想象。住房也是如此,过去祖孙三代都住同一个房子。现在一代人,10年不换房,人们就开始纳闷,怎么还没有搬家。人们开始喜欢健身、旅游,健身和旅游就形成市场。从生产角度来看,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消费能力,国家不是担心产能不足,那是极少数没市场的国家的事情,国家宏观调控担心的是产能过剩。显然,这一切都与经济自由有密切的关系。有了经济自由,人的有效需求就得到充分展现,人的生产能力也因分工和合作而得到充分的扩展。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危机都是短缺的危机,灾荒的危机,人们担心工作太辛苦,太劳累,担心短命。现在市场国家都开始担心过剩的危机,担忧灾荒救济如何到位,人们担心的是没有工作的问题,太闲的问题,社会保障则担心人过于长寿,也就是社会老龄化的问题。

神奇的经济自由,不仅造就了市场,造就了惊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造就了无数的产品,而且还使财富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金银财宝,然后是吃的粮食和穿的衣物,现在是以成交价格计算的GDP。当然,更多的企业家则是以企业为财富。你的财富在哪儿?在企业里。一个成熟的企业,有前途的企业,就是企业家的财富。如果一家企业前途很好,就可以在产权市场上卖个好价格,甚至通过IPO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获得很高的溢价。而且如果有创意,如Facebook 创始人,在数年时间里,年纪轻轻,20 多岁就变成大富翁。

这一切都是拜经济自由所赐,当然其另一个条件就是有效的政府。也就是说,政府要确保政治和平,要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一个战火纷飞、盗贼丛生的地方是不可能有市场的,也不可能有经济自由。现在处于内战的叙利亚就是这样,500万人流离失所,他们的生活主要靠救济。政府还要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物流很难发展,交通很难发展,要有良好的法律秩序,没有法律秩序,生命权和财产权就得不到保障,市场交易就无法进行;政府要有良好的领导力,搞好公共服务。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一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政府。政府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所有的政府行为都需要有法律依据,而且受到法律监督,接受司法审查。二是受到公民权利制约的政府。政府要保护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利、财产权和言论自由权等权利,政府的权利边界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三是确保公民消费自由、生产自由、定价自由,企业管理自由和资本自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

回到前面矿泉水的例子,如果政府不是有限的,干涉公民的定价权,规定矿泉水只能卖1元钱,其结果就不会有很好的矿泉水市场。10瓶矿泉水的GDP,可能没有10元钱,更不会有62元钱。对矿泉水如此,对房地产、对能源、对教育价格干预,都会导致这个结果。有人会说,如果政府不限制价格,老百姓就喝不到好的矿泉水,就享受不到优质教育,更住不上好房子。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政府管制这些价格,老百姓一样喝不上这些矿泉水,甚至连水都喝不上。优质医疗、优质教育、优质住房,还有豪华轿车、高档时装,也是如此。价格管制,不会让这些消费平民化,反而让这些市场消失,而且低端市场也随之萎缩。其实正是有了高端产品的盈利,才有低端市场的低价格供应。市场一旦发展起来,中间商的利润大大减少。君不见,网络电商省掉了多少中间销售成本。

如果政府干涉企业自由,企业就会官僚化,缺乏创新能力,也缺乏灵活适应市场的能力。如果政府干预股票市场,企业家就无法把企业在市场上买卖,企业本身的价值就无法体现为市场价值,坏的企业就会生存得很好,好的企业就会发展不起来。如果政府干预资本市场,资本就会短缺,国家就永远会是招商引资的国家,即使有大量的资金,也会依然缺乏资本。

所以,经济自由、有限政府、宪政法治,是经济繁荣的核心秘诀。国家的政策往往都是针对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采取相应的公共政策。但是,如果为了解决问题而破坏经济自由、放纵无限政府,损坏宪政法治,那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度倒退,或者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而一旦实行了经济自由、有限政府和宪政法治,那么经济增长的引擎就会发动。如果因为经济快速增长而放弃对经济自由、有限政府和宪政法治的追求,那么国家就会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也就是说到了中等发展的水平就停滞不前,永远无缘于发达国家。

 

二、有限政府不是等级政府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自由,需要有限政府,也需要有效的政府。但是,为什么转轨国家尤其是中国,要实现有限政府那么难呢?这需要我们探索市场经济的政府是怎么运作的,更需要我们去探索计划经济中的政府是怎么运作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什么,消费什么,谁有资格消费什么,都是政府决定的,而政府是按照管理幅度和管理效率,按照等级设置的。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大约有国家级、省部级、地区级、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六个级别。由于计划经济事务繁多,管理幅度必须缩小,因此在一些级别里,又产生了一些级别,比如国家下有大区,或者让有些重要省市的官员成为政治局委员。省下设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或者让有些市的官员成为副省级领导、省委常委成员。地级市下也可能有副地级的县市,县下则有区,或者副处级的镇。

在这样的经济里,生产单位是有级别的,消费单位也是有级别的。生产单位,大的可能到正部级,小的可以是正科级,或者没有级别。消费单位也是如此。生活待遇上,住房分配是最典型的,正部级220平米,司局级120 平米,正处级90平米。用车的排量也是按照级别确定的。这样的体制里,发展的权限是有等级的,即使是借债的权限也是有等级的。重庆成了直辖市之后,就充分享受政治局委员级的发展空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样的体制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很多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尤其是价格,不再决定于政府。其结果是很多人都可以从中赚钱,很多企业家白手起家,挣了很多钱。他们买别墅,买比很多部级官员还要大的房子。很多人买了好车,远远超过官员的公车。电话过去要有级别才能安装,后来是商业化高价安装,现在是家庭有电话,每个人都有了手机。网络发展起来以后,更是人人平等,即使贵为副部级的官员,在微博上和一个新手也没有两样。

但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府的基本治理结构依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政府的级别依然如故,而且官本位越来越严重。在市场经济国家,娱乐精英、学术精英、媒体精英和企业家精英在地位上和政治家没什么区别,有的比政治家还要高。但是在中国,这些精英的地位和政治家相比,似乎越来越远。一位学者自以为地位很高,别人给他的答复是,你自我感觉良好。教授的地位过去是副厅级,现在也就是副处级。大学生最想就业的岗位是公务员,其次是国企,然后是事业单位。

结果整个社会根据与权力的远近分了很多层级,掌握权力的官员为最高层,这部分人员按照行政级别排座次。官员还划分为有实权的和边缘化混级别的。其次是事业单位,大约有几千万人,内部分为参公的,全额拨款的,差额拨款的,自收自支的,还有聘任制,最边缘的是合同制的劳务外派。事业内部也有各种行政级别,从正部、副部到老百姓不等。第三部分是和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靠点边的,不是正式公务员,是协助性质的。他们有的可以转正,有的很难转正。他们享受到了好处,却不牢靠。除此之外,就是一大批草民。这些人的高端是城里人,城里人按照城市的级别分成三六九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编排的。这些人的低端是乡下人,他们过去没有商品粮吃,现在依然在向土地要吃的,更多的是在全国各地到处打工,叫做进城务工人员,拿着身份证,没有工作地户口本,但会有一个临时居住证。

这种社会分层显然不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层。市场经济按照一个人的成功程度来分层,而不是按照身份来划分的。娱乐圈最成功的,就是市场价值最高的那群人。学者圈最成功的是对学术最有贡献的那群人,企业家最成功的是对经济贡献最大的那群人,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