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公益慈善的力量不在钱」正文
王振耀先生从政府部门主动辞职,就任一家公益研究院院长,专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和行动,令人敬佩。中国就缺这种“社会企业家”、公益事业家,或者说社会贤达。
不过,王振耀先生最近提出的一个看法却令人费解。他希望和媒体一起,对富人制造“善意的压力”,引导亿万富翁们年度捐款不少于100万元,从而带动平民每年也捐出几十元、100元。如是,全国全年的慈善捐款额每年可以达到2000亿元。王振耀先生说,这样一笔钱,可望化解中国的贫富矛盾,消弭仇富情结。鼓励包括富翁在内的民众捐款给公益慈善事业,这当然没错。问题是,目前日趋严重的贫富矛盾,果真是因为缺钱而造成的?这里不必去讨论导致贫富矛盾的法律与制度原因,我们回到个体层面来看:那些曾经捐款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富翁们,果真就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因而缓解了民众针对他的仇富情结?恐怕没有哪个富翁敢打这个保票。
王先生这些话语在不经意中,呈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巨大误解。当代中国社会物质主义精神之强烈,可谓古往今来绝无仅有。人们透过物质的有色眼镜看待一切,包括公益慈善事业。每发生灾难,人们就开始数钱:数捐赠者的钱。如果钱多,大家就叫好;如果钱少,大家就愤怒声讨,以致出现“逼捐”现象。而有关机构评选年度公益人物,也是在数钱,捐款规模是最重要的指标。
这样理解公益慈善事业,错得离谱。公益慈善事业就像人间任何公共事业一样,离不开钱,但对于公益慈善事业来说,钱绝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公益慈善之源在人心,公益慈善事业之本在人。公益、慈善事业是否繁荣,不由这类机构可支配的金钱规模决定,而由用心参与这类事业的人员规模所决定。在很多时候,帮助一个人并不需要付出金钱,从事公益事业也不需要付出金钱。此时所需要的只是人力的投入,情感的投入。如果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公益事业的本质就是拿出自己的生命与他人分享,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有专家说,美国的公益捐赠时间要超过金钱总额的两倍。在所有公益、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社会,这恐怕是常态。
自愿的、发自内心的人力投入,乃是公益事业繁荣的源泉。有了这种带着强烈情感的人力,即使没有金钱,公益慈善事业也可以展开。比如,一个人关爱他人的教师,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时间帮助农民工子弟读书。在所有公益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主体都是普通大众,比如,在美国,每年大众捐款的总额要超过大企业和财团捐款总额。
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公益慈善事业才发挥着增进人们的共同体感、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首先,一个人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就说明他能够扩充自己的恻隐之心,具有较为强烈的共同体感。这群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们真诚地向他人提供帮助,也必然增进他人的共同体感。由此,通过大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慈善事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共同体感会增强。
中国式物质主义的公益慈善事业观,却难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如果人们普遍认为公益慈善事业就是捐款,那么,富人就会把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当成自己的特权,舆论也会把这当成富人的特殊义务,所谓的平民、穷人,则被解除了这样的道德义务。于是,社会中从事公益事业的人的规模就会比较小,能够享受到其好处的人自然也会较少。社会必然给富人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施加巨大压力。那些做出巨额捐赠的富人就会把捐赠当成施舍。社会当然会感受到这样的傲慢心态,而对其产生反感,进而对富人们捐赠的动机进行恶意猜测。这必然让捐赠的富人们感到愤懑,他们进而会认为穷人不知好歹,而怨恨社会。如此一来,富人的捐赠不仅没有化解贫富矛盾,反而公开和强化了互不信任和对抗情绪。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在最不恰当的领域中对金钱的错误崇拜。
公益慈善事业确实离不开富人的参与,但他们首先需要投入的是心灵。对公益慈善事业来说,没心没肺的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假如富人们真能投入自己的心,投入自己的时间、生命,即使他没有巨额捐赠,也依然可以获得人们的信赖、赞赏。为此,富人们恐怕得抛弃骤得财富的傲慢,以平常心对待财富,以平等心对待穷人,以敬畏心对待社会秩序,总之,需要富人的道德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