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中国经济大势与供需管理相结合新方略

作者:常修泽发布日期:2017-01-16

「常修泽:中国经济大势与供需管理相结合新方略」正文

本文系常修泽教授应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邀请,在“中央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研修班”的报告录音记录稿(2016.9.8)。虽然报告已有4个月,但今天读来感到仍有味道。

[要点提示]

●过去38年,四个经济周期,跟国内政治和世界经济是息息相关的。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中国过去38年的改革历程,内涵值得挖掘。

●大家看会发现“包容”一词始终都有。我把马克思的“多元包容”理论、老子《道德经》思想和西方学者的“国家衰落之谜”理论融为一体(马中西,三合一)来研究中国改革。主张用包容性的思想来推进中国的体制改革。

●为什么在书中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简言之,这是基于中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出现复杂新变化提出来的。

●《人本型结构论》从人的发展出发,探究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当中,“人”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发现了一个比较令人忧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过低。

●需求侧有需求侧的问题,需求不足;供给侧有供给侧的问题,又过剩又不足。因此从战略思路来说,应是两翼齐飞,在飞中寻找“动态均衡”。要关注习近平同志“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并重”这么一个新提法,“并重”。

●最近有朋友在报上讲,中国“展现世界领导者的风貌”。我建议不用这种“世界领导者”,我们不是世界领导者,我们是参与者,我们是建设者,我们也当不了这个“老大”。

●两种模型,一种是偏于市场决定的供给管理,一种模型是偏于政府主导的供给管理。到底是市场决定,还是政府主导的呢?三个试金石,第一看微观看企业,第二看市场体系,第三是看政府。

●现在有人提出一个新的论,叫“政府驾驭论”。就是说市场决定中央已经定,但在市场的上头,再有一股力量“驾驭着市场来决定”。我觉得这样做市场决定是要打折扣的,拐弯抹角的还是讲“政府主导”。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新方略的实施,应按三线展开,一条线是释放,第二条线是消解,第三条线是创造。三线推进。

●既然要“烘烤出一块新的馅饼”,那么,对在座的金融机构负责人来说,应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即使有难度,我认为也应坚持金融创新。但是注意,推进金融创新有一个与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

很高兴能够和来自中央金融机构负责人、央企高管人员一起来讨论问题、交流思想。

两星期前,我应邀在这里参加了中改院和井冈山学院联合举办的关于中国转型论坛。在论坛上,针对2016年出现一个新动向,即民营企业投资大幅度下滑问题,作了一个发言。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大幅度下滑,由此引发我的制度经济学思考。我那天在这里讲的题目是十二个字:《产权保护 市场准入 政府重塑》副标题是“民企投资下滑倒逼的三大改革”,逼着有关部门必须实行严格产权保护,逼着必须要放宽市场准入,逼着必须要推进政府重塑。

今天的学员是来自中管的金融企业,银、证、保都有,以及国资委管的中央企业,包括领导干部由中央组织部管的企业,济济一堂。今天井冈山学院安排我讲“需供管理相结合新方略”,根据新情况,加上“中国经济大势分析”,题目为:《中国经济大势与供需管理相结合新方略》。讲四个大问题。

一、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大势与G20峰会的价值?

在讲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之前,我想结合最近这段新的情况,来谈中国经济发展大势与G20峰会进展。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分析

我先分析一下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今天早晨6点钟我出来散步,看到电子屏幕显示毛泽东同志1965年到井冈山来写的那首著名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边有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中共中央决定改革开放开始,到今也恰好是38年,也觉得是“弹指一挥间”。

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研究,这38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我试图用一张图来说明这问题。

图一

从图可看出,1978年12月份开始到80年代的中后期这算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底部”是1982年提出经济整顿。从体制来讲,中共十二大采用陈云同志经济理论,称“鸟笼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经济工作上叫做“调整”。

第二个周期1985―1993,“底部”是1990、1991年。当时口号叫“治理整顿”。当时淡化改革开放而提出所谓“以反和平演变为纲”。从制度经济学来讲,是改革中的旧体制回潮。邓小平在1992年1月18日离开北京,去南方视察。第一站武昌,到武昌让关广富书记拿小本记下,“你告诉北京,谁不改革谁下台”。当天晚上传到北京后引起反响。这就是著名的所谓南巡谈话、实际是“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后,人们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1993――到2007年这算第三个周期。这个周期的底部是在1997-99年这里。主要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首先泰国,泰铢贬值,索罗斯袭击,中国也未能幸免。

到了2007年达到一个高潮,但从2008年以后又下来了,原因在于出现美国信贷危机、次贷危机,后来叫金融危机。2010、2011年又上来一点,但现在还在比较低的状态运行。好在我们还6.7%左右。

这就是过去38年,基本上四个周期。按照我的研究,四个经济周期跟国内政治和世界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经常问:世界经济跌宕起伏,我们自己如何,你还好吗?这个图是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中国过去38年的改革的历程,内涵值得挖掘。

(二)当前及明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已经有18个季度低于8%,连续5个季度低于7%。今年(2016)、明年(2017)的日子怎么样?我这里是引自《世界经济展望》比较权威的预测概览。

我依据它的数据,做个分析。

1. 从全世界来看,去年是3.2%,IMF预测今年是3.2%,应该说全球经济依然平淡。明年有所提高,约3.5%,但不同板块情况不太一样。

2. 发达国家现在平均起来1.9%。IMF预测美国今年2.4%,可能估计低了一些,我看的资料现在势头不错,全年估计在3%以内,失业率明显降低,在发达国家中可能经济最好;欧元区1.6%,其中德国最突出可能1.8%;欧元区外的英国2.2%。日本约1.1%,表现一般。

3. 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4.1%左右。俄罗斯在去年较大下滑后,今年可能探到谷底,负增长不到1%;亚洲平均6%多;中国去年6.9%、今年估计6.7%左右;印度7.5%,表现亮眼,亚洲速度最高,不要老说“风景这边独好”,当然它经济规模小一些,大约只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

4.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多大?一般预测今年是6.7%左右,略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6.6%。全世界增长3.2个百分点里头,预测中国能占到1个百分点左右。

(三)杭州G20峰会主题内涵之我见

这次杭州G20峰会,主题叫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在G20前一天有个B20会,主题叫做“创新.开放.联动.包容”。最后形成的目标,叫做“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

大家看会发现“包容”一词始终都有。这个理念是中国人的智慧。它来源于老子《道德经》里的思想。《道德经》里有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字,若当名词就是“王”,就是首领,就是领袖;要作动词就是管理、统治、领导。老子有大智慧。老子说,“公乃王”,这是老子的大智慧――如果你办事公平、公正、公道,你就威信高,就推选你当头,你就能当王,就能够统治这个地盘,就是叫王。“公乃王”,要害是“公”。接着,老子继续往前推,怎样才能“公”?“容乃公”。容量要大,心胸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乃大以后,才能不排斥人家,一碗水端平,公平。“容”是“公”的前提,心胸要开阔,容量大,办事公平。老子再往前推,怎么做到容量大呢?怎么能够心胸开阔呢,老子说“知常容”。你要知道这个“常”,要掌握这个“常”。这个“常”是全部问题的实质。知道它你就容量大,心胸宽广。所以整个《道德经》里边5000字最珍贵的字就是“常”字。“常”是什么?常规,规律,客观规律也。

中国智慧是博大精深、有感于此,我用几年时间我写一本书《包容性改革论》。

而且我特意把《道德经》里这个“容”字,放大印在封面上。我试图把马克思的“多元包容”理论、老子《道德经》思想和西方学者的“国家衰落之谜”理论融为一体(马中西,三合一),研究中国改革。我研究的专业是“制度经济学”,主张要建立一种“包容性的制度”,要用包容性的思想来推进中国的制度改革或者叫体制改革(具体见《包容性改革论》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今天不讲)。

这次G20会议,人们逐步了解中国理念,不仅增长要包容,我们改革也要包容。那么下一步G20关键就是落实。“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就是我这里给诸位列出来的,关键在落实。与时俱进,不要因循守旧,不要固守原来的老思路;知行合一,规律知道后,要行动合一;共建共享,不是要搞自己的“后花园”,而是搞百花园;同舟共济,世界经济很严峻,未能走出困境,要共同奋斗。

二、 我为什么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

(一)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结构性矛盾

为什么我在书中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据我的研究结论,简言之,这是基于中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出现复杂新变化提出来的。

我在去年8月份出版的《人本型结构论》这本书里边,提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2015年版)。

这是国家十二五的重点图书之一。我用4年半的时间写作这本书。2011年,我预感到中国下一步应该聚焦“结构性”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于是把书名定为《人本型结构论》。就在这本书里我提出一个命题:“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第5页)。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