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清:中国的大国特质与外交特征

作者:熊光清发布日期:2012-08-04

「熊光清:中国的大国特质与外交特征」正文

有些时候,中国在外交上的表现与其大国地位和实力极不吻合,甚至可以说,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得非常被动。这大概与中国的大国特质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外交特征有着密切联系。中国独有的大国特质使其外交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例如:守拙性、柔韧性和内倾性等。不理解中国独有的大国特质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就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外交。

一、中国的大国特质

中国的大国特质充满了矛盾性。它是一个天然的大国,但其实力受到许多因素的约束;它是一个东方大国,而其它大国都是西方国家或者西化了的国家,从而显得比较孤立;它在迅速发展,这不仅带来了一些国家的疑虑,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问题还非常之多。

第一,中国是一个天然大国。中国无论从地缘环境、自然资源,还是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方面看,都是一个天然大国。从历史上看,中国长期以来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在中国衰落的时期,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打垮中国、或肢解或侵吞掉中国;即使是在中国危机四伏的时期,中国仍然表现出很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并且,也没有哪个大国能够忽略中国的存在。当前,中国虽然不是十分的强大,但是,却是一个天然的大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很难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撼动中国。

第二,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从本质上讲,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文明。近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中国强行拖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中国被迫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西方人在把中国纳入他们经济轨道的同时,中国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不得不接受西方人的观念和游戏规则。比如说,“民族”、“国家”、“主权”这些概念,在古代中国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大国,传统的东西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当代中国仍然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东方国家,并没有被完全西方化,它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仍然保留着东方文明的特征。

第三,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无疑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使一些国家开始对中国产生疑虑,他们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中国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他们更担心这种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实力,从而可能改变区域和世界政治权力结构。这种疑虑和担心使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收益大大削弱,甚至导致中国与某些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从而限制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第四,中国是一个内部问题很多的大国。尽管中国发展较快,又有很大的潜力,可是,它的内部问题却非常之多。有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中国用于内部维稳的经费比军费还多。可见,它的内部问题何等严重。从一定意义上讲,外交不仅仅是内政的映射,而且直接受制于内政和内部状况。可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内政和内部问题的严重约束,使其灵活性和活动空间大打折扣。

二、中国的外交特征

正是由于中国的大国特质充满了矛盾性,才使得它在外交方面不得不更加内敛而表现出很强的守拙性、柔韧性和内倾性。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外交才看似非常被动。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大国,它的影响力和作用可能会隐性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它的实力和维护自己利益的决心也绝不可低估。

第一,中国外交表现出很强的守拙性。拙,就是笨拙、粗劣的意思。可是,它又似乎不是一个贬义词。老子就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表面上好象很笨拙,真正善辩的人表面上好像言词迟钝。当前,中国外交就表现得好象很笨拙,但是,回顾近30多年来中国的外交历程,又发现中国外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并且成就非常显著,真正好象是“大巧若拙”。中国外交中的守拙,以及外交政策的“静”与“不动”,看似“笨拙”,往往又能够展现出大国风范,并为事情的合理解决留下余地和出路。而那些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闹得很凶、看是很强硬的国家,才是真正被动而遭受损伤的国家,还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和愚蠢。中国这种“守拙”,一方面,源于中国作为一个天然大国的自信,以及一个有很深传统底蕴国家的稳重,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这也是中国外交的一种现实选择,中国外交不能不考虑自身实力的限制和内部问题的约束。但是,如果夸大这种约束性条件而认为中国在外交上只能无所作为,则可能形成严重的误判,犯下巨大的错误和招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实力总是比较而言的,而内部问题在面临外部挑战时更会退居次要位置,甚至会迅速化解。

第二,中国外交表现出很强的柔韧性。中国就是一个矛盾体,它把很多相反的东西集中到了一起。中国看似笨拙,但是,它不动,别人也动不了它,又表现出很强的柔韧性。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过于强大的东西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怀柔远人”、“尚德抑武”,中国外交的柔韧性可能是中国传统的现代延续吧。同时,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处理外交事务可资运用的手段和可以缓冲的空间毕竟太大了,这样,中国政策的回旋余地就会很大,由此表现出很强的柔韧性。我曾经和中国外交部的一个官员聊天时说,中国外交现在主要就是靠吓唬,吓唬住了好办;吓唬不住就难堪了。他说,吓唬不住也没有问题。后来想想,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和中国对抗,几乎都会动用其所有国家资源;而中国这样大,可以利用的手段多了去了,并且只需要动用一点点资源就行了。最近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发生的冲突就是如此。可以说,时间一长,事理自明,高下自分。何需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或者动用军事手段?

第三,中国外交表现出很强的内倾性。从传统上来看,中国就是一个内倾性很强的国家。当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维护世界和平,从而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中断,是中国人的普遍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再加上中国现在国内问题和国内矛盾非常复杂,中国更希望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总是力图保持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良好关系,即便是在与中国有矛盾和冲突的国家相处时,中国也是尽可能化解矛盾和冲突,希望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但是,任何时候也不应低估中国人维护自己尊严和利益的决心,中国可能会忍让十次,但是,是否就一定会忍让第十一次呢?恐怕就未必。看看中国现代史上出兵朝鲜、印度和越南的例子,中国人总是坚持“不斗则己,斗则全胜”的战略思想的。

(本文以《“鼠戏象”并非中国外交真相》发表于《人民论坛》2012年08月(上)总第373期,《人民论坛》发表时有删节)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