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钢:经济增长与公共目标

作者:鲍盛钢发布日期:2011-12-11

「鲍盛钢:经济增长与公共目标」正文

现代社会是一种竞争模式,它建立在产权私有制的基础上,由此确保经济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物质的繁荣,但是其并发症是导致生产关系与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这是现代制度的最大败笔和令人遗憾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解决或者缓冲这一内在矛盾,一方面保持经济在私有制基础上继续能够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对冲机制缓解社会不平等的矛盾,从而使社会发展得以均衡和可持续呢?

为何人类不能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生产,共同富裕?因为这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它会导致吃大锅饭,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以至于非但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反而减少财富,导致共同贫穷,而不是共同富裕,这不能不讲是人类的弱点和悲剧。那么为何财富创造只能建立在产权私有制的基础上?要共同富裕,只能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对此的解释和理论与信仰的建立主要归功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私利和对自身幸福的追求,正是利己之心充分发挥了人们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发展,由此使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如果压制和试图改变这种本性都是无益和愚蠢的,因为它只会阻止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那么人类的利己行为和动力又如何可以带动公益和转变为利他呢?这主要在于人类行为有一种交换的倾向,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为了通过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价值的东西,交换是平等的,除非一方是傻瓜或者一方是骗子和强盗,如屠夫和面包师为我们提供食物,不是出于他们的善良,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即从我们这里得到对肉和面包的支付。平等的交换使个人的私欲与利他和公益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正是因为如此,个人的努力将为整个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最大的利益,人们将以最有利可图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境况,同时也改善他人的境况。利己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人类的行为,自私自利的自由导致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亚当斯密首先是一个伦理学家,然后才是经济学家,他从人类的天性利己主义推断出市场的道德性和有效性,利己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人类的行为,自私自利的自由导致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无疑亚当的理论朴素简单,并且散发玫瑰的花香,它奠定了经济学的框架以及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但是也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因为实际生活并不是这么朴素和简单。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历史告诉我们市场充满尔虞我诈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因为以利己主义驱动的交换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和互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更多的是不平等和不等值的,社会竞争更多的是不完全竞争,所以利己主义不可能转化为利他主义,相反自由竞争往往导致垄断,垄断控制市场竞争,以至于经济增长的目的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富裕,而以多数人的贫穷以及环境破坏为代价。其次,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上的功利主义道德是冷冰冰和毫无人情味的,因为人们遵循道德,只是为了得到别人口袋里的钱。最后,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工业化趋势,市场经济并不是最有效的和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发生市场失灵,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以现代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其自身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而要解决这一内在矛盾,并使其发展得以可持续必须引进和建立相应的对抗力量和机制。

抗衡力量的概念主要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针对美国富裕社会,他认为在美国国内,少数人越来越富裕,而公共机构和公共服务越来越贫乏,生产和消费的繁荣以牺牲清新的空气,良好的学校等社会福利为代价,显然经济的发展走偏了方向,所以必须引进和建立抗衡力量和机制对此加以抗衡和修正。而抗衡力量的来源和提供者是工会,社会慈善和宗教机构,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政府。政府是一个平衡器,平衡市场与计划,市场与社会以及资本与劳工的关系。现代社会主要是由市场,政府和社会组成的,政府一方面要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确保社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以及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增长,同时另一方面又要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以达到社会公平与公正,所以政府在社会中的定位应该是中性的,任何偏向一方将会导致社会均衡的打破,如果偏向市场和资本,将导致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和劳工失去保护屏障,如果偏向社会和劳工,则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甚至导致公司的外逃和产业的转移。归纳讲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政府是规则和法制的制定者,以确保规则的透明与公正,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次,政府应该是规则运行的监督者,对任何违规行为加以处罚。其三,政府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者和承担者,没有政府的参与和主导,就不会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自由竞争体制,它被证明在激发人类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但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它又创造了贫困和环境灾难,导致自身发展的困境和不可持续性。对此抗衡力量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对现代社会制度内在矛盾的解决或者缓冲的一种方法和机制,由此降低文明和发展的代价,因为显然人类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富裕而以多数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中国改革方向是从社会主义计划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目前中国改革的焦点是如何从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进一步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以此完善市场竞争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成功。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问题大多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到位和不成熟,但是同时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问题也来源于市场竞争体制的引入和发展,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的扩大,社会道德的溃败,环境的破坏,企业诚信的缺失等,显然中国改革的继续深入正在呼吁抗衡力量和机制的建立,因为唯有此,中国才能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确保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才能确保市场竞争机制自身的良性发展和运行。

作者简介:

曾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国际政治硕士

曾获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

任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

现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在加拿大海外集团工作

兴趣: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通讯地址:杭州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631室, 310006.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