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武:中国情结:华化、同化与异化

作者:王赓武:中国情结发布日期:2011-11-16

「王赓武:中国情结:华化、同化与异化」正文

原载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今天参加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年的学术会议并作为第四届"费孝通纪念讲座"的主讲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在海外生长,对中国的乡土环境了解很少,看了费先生的书,才稍微了解一点中国传统的绅士社会和社会结构。后来我开始研究华侨社会的时候,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人类学对我们海外华人社会研究的贡献是如何重要。

费先生在晚年时倡导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从我的出发点看,海外华人其实很早就有一种"文化自觉",但与国内汉人的"文化自觉"性质不同。这是因为海外华人和当地人在一起时,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平常来往,在交流时明显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或者是汉人,或至少是来自中国的人。在早期的来往中,就会有这种"自觉"。但这个"自觉"并没有人很好地写下来,也没有人注意。但是在外国人写的材料里提出了这样的概念。他们的报告和记录的材料里,认为这些从中国来的人--工人也好,商人也好--至少从他们的观点看是有特殊的地方,因此记录下来。这不能算是中国人自己的"自觉"。但是外国文献记录下了中国人自己所认为的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牵涉到我们在海外看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外国人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华人叫作 Chinese,来自 China。但是,这个 Chinese 和 China 这两个字,当时在中文里很难找到一个适当的翻译。因为在汉语里说到中国人时,有很多词汇都可以用,每个朝代、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称谓、自己的说法。但这些与外国人的所谓 China、所谓 Chinese 都有区别,要去认真地考虑 China、Chinese 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要去翻译,会感觉有困难。

我特别注意到,在外国人的文献里只有这么一个词。不管是来自什么地方或什么样的人,只要是从那边来的,就叫作 Chinese,那个地方就是 China。至于China到底在什么地方,China 多大,China 是怎样一个国家、怎样一个文明,他们不一定说得很清楚,但都用这样一个名词。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不管哪个语言(可能俄文除外)都用这个词。在东南亚,所有的语言--马来语、印度语以及西亚语言,一直到欧洲语言,都用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很难翻译。因为,在中国人的文献里,谈起这些出国的人,会说是闽粤的人,也就是福建、广东人,因为他们都是从这里出去的。清朝的时候说有些人是明朝的遗民,是明朝时候出去的,不肯效忠满清。这是我们在材料中所看到的。但是怎么翻译这个 China 和 Chinese,现在有许多困难。最后我们习惯地用"华"字。为什么用"华"呢?最早这个字是用在"华侨"、"华商"、"华工"的称谓里。这些词里用"华",因为用这个"华"字表示的并不一定仅指汉人,也可能是满人。到海外去的那些所谓"华人"基本上是汉人,但也有少数民族,也有回族或满族,所以不能叫"汉人",就叫"华人"。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小时候,在华人社会中,用广东话也好,用福建话也好,他们自称为"唐人",根本不用"汉人"这个名称。所以,我小的时候就有点奇怪,因为我自己的父母是从江苏出去的,他们反而习惯用"汉人"来称呼,但到了南洋去,发现根本不用"汉人"这个词,都叫"唐人"。他们在广东话、福建话里自称为"唐人",而北方人到南洋去,自称为"汉人"。由于在海外也有少数民族,也有满族,都参杂在海外华侨社会里,所以后来就用"华"字。"华"就比较接近于所谓Chinese、China。"中华"就代表China。但其实也不能完全代表,在中国话语里分得很清楚,但是外国人不能分得那么清楚,从China来的,所有的人都是 Chinese。

从这里出发,我今天想谈几个字。这几个字也是从"文化自觉"的观点来看的。我用三个词,一个是"华化",一个是"同化",一个是"异化"。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为什么用这三个词与文化自觉有关。

一、"华化"的概念

先讲"华化"。刚才已经谈到,"华人"是与 Chinese 最接近的一个词,但是还不能够完全反映出 Chinese 的含义。"华"字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海外华人接受了,但并不是自称。从有文字记录的材料上看,自称还是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都是某某州、某某县、某某村的人,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除了"唐人"之外。从来自己不用"华"字。这个"华"字是官方语言称呼他们为"华":"华工""华商"。但是为什么我用"华化"这个词呢?换句话说,到了海外之后,大家在一块工作、一块做生意时,就了解到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地方,虽然来自广东、福建或广东某个地方,不管是广府人也好,客家人也好,潮州人也好,还是福建人、闽南人、莆田人、福州人或福建的客家人,他们大家就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别人称他们叫 Chinese,就用这同一个字,但他们自己的叫法是不同的。如果他们自称是"唐人"的话,为什么不说是"唐化"呢?或者因为有"汉人",为什么不讲"汉化"?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那么为什么用"华化"呢?我现在就先介绍一下,为什么"华化"这个概念是可以接受的。它不仅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而是来自中国,都是 Chinese。这就需要找一个共同的称呼,最后还是在清朝末年19世纪的时候,从官方找到一个正式名词,就是现在我们大家用惯了的所谓"华侨"。

"华侨"并不是他们自己称呼的,而是官方文件里称呼他们为"华侨"。由此就开始使用"华"字。从满清政府的出发点来看,"华"这个字是很适当的,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汉人,也包括满人和其他族。我看到的许多中国国内文件档案里都以"满、汉"作为区分。但是,为什么在海外不用"汉人",也不用"满人",而是用"华"字,就是因为它包括汉人,也包括满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关于"华侨"这个概念,我写过好几篇文章来考证这个概念的来源。官方认为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如果是侨居在外面的,认为他们常会回到家乡去,就称为"华侨"。从19世纪开始,虽然政策上实行海禁,但基本上是很宽松的,许多华工、华商经常出入,回家乡去。海禁并没有严格地去处理。

所以,当时侨居似乎并不是不对的。许多那些所谓的侨居者其实在海外已经居住好几代。土生的华人已经有好多。在19世纪初的时候,在海外的大概都是土生的,到19世纪中叶以后,鸦片战争后,出洋的劳工人数越来越多。从1850年代开始,大量到海外去,不仅到东南亚,还到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

从那个时候开始,从中国出去的人数比出生在海外的人数要多。19世纪末的时候,可以说大半都是出生在中国,而出生在当地的是少数。在这100年间,移民人口的数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并不算太多,每年可能一两万人。我们没有正式的数字,大概如此。到20世纪初时,比较可靠的数字显示,至少在南洋,华人已经有三、四百万人。海外华人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其中土生的比例在降低。

土生华人,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尤其在荷属东印度和英属马来半岛,在这些地方,他们建立起相当强的华人社会。这与其它地方不同。为什么这里就建立了这样规模的社会呢?这与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政治有直接关系。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想跟中国做生意,希望利用这些海外华人,让他们回到广东、福建帮助他们打开市场,和当地商人做生意。由于官方限制得很厉害,所以找这些华人帮忙,使他们至少可以打开一扇小窗--大门是打不开的--到广东、福建去做生意。因为有这个政治目的,想利用这些华人,所以在各方面优待他们,承认他们有特殊的地位,跟当地的土著分别得相当清楚。尤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严格地控制华人的同时也给他们好处。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华人就建立了一种可以说是中间社会的集团。一方面比土著的社会地位要高,同时也承认政权、军权还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一个华人的社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在英属、荷属殖民地建立起来之前,大多数去南洋的华人都渐渐地融入当地土著社会,接受土著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至少几百年前,就我们所知这种情况很普遍。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少数人出去,多半是单身汉,妇女根本没有出海到国外去的机会。那么单身汉出去,与当地的妇女成家生子,就留在那里,不再回中国。两三代之后,基本上与当地的土著不能区分了。很自然地就成为当地这些国王的臣民,同时也为当地政府服务。他们也做中国的生意,但基本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接受他们的宗教,如泰国佛教、西班牙统治下菲律宾的天主教、爪哇的伊斯兰教等,华人基本上都能接受。

但是,由于荷属东印度和英属东印度的政治关系排除了华人被土著人"同化"的现象,华人建立了自己的华侨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华化"这个概念就是表示他们如何维持、保护、保卫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他们的集团--华商的网络--也就建立起来了。

同时,不管是从西方的观点,还是从土著的观点,都把华人看成是一个民族,就是"华族"。但没有用这个词,而用 Chinese。不管是哪种语言,都用 Chinese,这就是一个民族。中国没有这个词,中国也不承认他们是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各地方的人口即广东、福建的人,从北京和朝廷的观点来讲,他们不是一个独特的民族。他们不过就是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来来回回。朝廷允许他们做生意,但是不承认他们有什么身份和地位。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在海外反而有地位,被外国公司和殖民政府承认,当地土著虽然不甘愿,但也承认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就是 Chinese。在这种情况下,"华化"就有一种特殊的意识,就是一种文化自觉。他们认为,如果能够保卫、延续他们从中国带来的文化,就能够保持他们的身份,商业网络也好,风俗习惯也好,社会集团也好,宗教集团也好,都要依靠这种文化自觉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华"字就很有意义。所以,在19世纪末官方用"华侨"这个词的时候,就认定他们是有组织、有族群、有社团,而且有相当的势力,尤其是有相当经济势力的。所以,官方就承认他们是一个特殊的集团,用"华侨"这个词来称呼他们。"华"字本来是已经可以用了,又加了一个"侨"字,就是表示他们是暂时在外,希望他们与中国保持联络。所以,官方的态度就改变了。以前是根本不重视,而且还相当地轻视,认为他们是汉奸或不忠不孝、逃亡到海外的人,不欢迎他们回来,他们如果回来的话,不小心就要被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海外土生的华人根本就不敢回去,和中国的联络也没能很好地保持。

尽管他们跟中国没有什么关系,连中国话都不大会讲。尤其是那些土生华人,中国字看不懂,中国话不会讲,父亲可能还会一点,母亲是当地人,过了两三代之后,基本上就与中国没什么联系了。但是,风俗习惯还保留着,宗教还是信仰三教,也知道一点儒家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还保留着祖辈、父辈所保留的风俗,也就是闽南或广东的风俗习惯。在家庭中,虽然妻子是当地妇女,但子女尽量与其他华裔或土生华人通婚,尽量地不再与当地土著继续来往,尽量与后来从中国出来的"新客"来往,与他们的儿女通婚,尽量地保持、保卫中国传统价值观。只有一点难以维持下去,就是文字语言,其他的风俗习惯则尽量地能维持多少就维持多少。这就是我所谓的"华化"。"华化"就是在文化的意义上还保留了"华"的概念,但是没有语言文字。除了语言文字之外,保留了其它的风俗习惯。

这与"汉化"不同。我所了解的"汉化"是北方汉人到南方去,如广东、福建等地,把当地少数民族"汉化",使其成为后来的"唐人",这是"汉化"。汉人到西南去,如广西、贵州、云南,这也是"汉化"。但这些在海外的华人不是"汉化",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都没有延续,基本上保留下一些风俗习惯和社团组织,这个叫作"华化"。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不完全自觉,但至少在风俗习惯上还是有相当的自觉,而且保持得相当好。这已经有三百多年了,到现在为止,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三个地方还有不少土生华人跟以前一样,保留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中国话也不懂,中国字也不看,也没有兴趣,但是保留风俗习惯,而且是真地认为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并认为是很值得骄傲的。到现在为止,还是如此。

这些土生华人也保留了自己特殊的文物和档案,他们用马来文写下的东西,他们写信用马来文写,他们把一些中国传统的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用马来文写下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