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花 王东维:论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作者:陈桂花 王东维发布日期:2014-08-07

「陈桂花 王东维:论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正文

 

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思潮、形成思想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他在系列讲话中紧紧围绕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提出和重申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观点、新思想、新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针对新形势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挑战,习近平提出和强调了新时期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这些都为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2.渗透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渗透到具体工作中,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习近平论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渗透原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他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

3.物质利益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利益原则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明确,“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为民务实的执政理念。在河南考察时,他要求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使办实事的过程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

4.分类指导原则。习近平非常关注分类指导问题,在讲到干部作风建设时,他明确提出“抓作风,反‘四风’,中央有规定动作,但必须分类指导,不能上下一般粗”。他在各种不同场合,分别阐述了对不同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问题。他要求小学生要“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求军队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等。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提出了差异性目标,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系列重要讲话中,创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时代感和针对性。

1.理想信念与中国梦教育。重视运用理想信念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力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习近平针对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迷茫的问题,重申“革命理想高于天”,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做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认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得“软骨病”,明确要求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他关于理想信念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结合起来,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要通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教育,激励、引导全体人民凝心聚神、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力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明确概括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政治局第十三次学习时提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张借鉴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对此,习近平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提出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4.党史、国史教育。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习近平多次讲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5.法纪和廉政文化教育。面对当前党内的腐败问题,习近平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他注重法制宣传和廉政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他高度重视法纪教育,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他要求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有益做法,同时要“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教育,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连接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习近平多次论述到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

1.读书学习法。早在2009年春季中央党校第二批进修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习近平在批评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不好读书、不勤读书、不善读书、学用脱节等问题后,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认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2.道德修养法。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运用道德力量鞭策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他明确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时不能忘记德治的力量,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特别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3.知行统一法。思想道德的养成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习近平提出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他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强调“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4.批评与自我批评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他在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反复强调,对错误思想和言论的批评教育要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5.文化熏陶法。我们党非常重视发挥文化工作的价值引领功能,发挥文化工作感召、教育、引导、激励人的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繁荣文化工作、发挥文化工作的价值引领功能做出总体部署,习近平明确提出,新时期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这些都为新时期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6.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一大批模范人物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以此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的优秀品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学习,倡导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等等,对于新时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作者:榆林学院教师;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