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荣:政党“寡头统治铁律”及其超越」正文
在发展中国家,政党的作用极其重要。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已做了充分论述:组织是通往政治权力之路,在那么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存在着的权力和权威的真空,只有政治组织才足以永久地填补这一真空。……而在一个处于现代化的国家中,政治组织即意味着政党组织。……一个现代化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其政党的力量。[1]
20世纪末期,一党主导制渐现盛极而衰之势,不少最终相继丢失执政权,沦为在野党。世界上的一些大党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日本自民党、中国台湾地区的国民党等大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同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创造了所谓新加坡奇迹,也被称为“新加坡之谜”。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民行动党一党长期执政的格局定型。当“第三波”民主浪潮席卷东亚及全球时,它并未按民主化理论进行转型,至今人民行动党依旧得以维持其一党独大的地位。本文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案例,从新加坡经验看一党主导下的政党寡头化与破解之道,说明可以以制度创新与政党制度化来破解政党“寡头统治铁律”。
一、“寡头统治铁律”及其超越
(一)寡头统治铁律
寡头化是政党的内生倾向。政党为了壮大自己,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冲动,由此带来数量上的膨胀。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是其内生趋势。同时,随着政党的发展壮大,政党复杂化增加,其内部必然会出现分工而趋于专门化、职业化,导致组织内部利益、结构和技能的分化。等级体系的由此产生,这是政党机器能够顺利运行的必备条件。但是,政党的层级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具有内生的官僚化、程式化倾向,使政党民主不断被压制,政党日益僵化,容易形成封闭的、保守的权力集团,墨守成规、阻碍创新,这必然推动政党组织向寡头化发展。
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任何政党组织都代表了一种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寡头化权力。[2]伴随着政党的官僚化出现了所谓“寡头统治铁律”的争论。“寡头统治铁律”的命题是由著名政治学者米歇尔斯提出的,其论点如下:
首先,组织本身会出现异化,即从当初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政治组织产生了权力,而权力无一例外都具有保守性。组织本身的发展规律总是必然趋向保守。[3]一旦政党本身变成了目的,它将脱离自己所代表的阶级。一种普世的社会规律告诉我们,任何集体性组织机构的形成都是出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一旦这一机构稳固起来,它便会形成属于自身的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必然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最终,它们逐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阶级。[4]
其次,从人才选拔上,这种寡头体制拥有一套严密的人才选拔机制,该机制对官僚主义者或伪善者总是情有独钟。[5]并且,对于新生代来说,通往权力的道路总是困难重重。……新老两代领袖之间的斗争极少以后者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为了不失时机地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滥设职位。这样,领袖们便日益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在政治上相互结盟,画地为牢,党同伐异。
再次,习惯和人的本性的原因。对习惯的依恋,以及对稳定的本能青睐,经常使人们将目光放在过去而非现在。……正是由于这种群体性的惰性,或者委婉一点说就是惰性规律,使得领袖们只要愿意便可长期身居其位。[6]
最后,政党组织化程度越高,其代表凌驾于党组织之上的可能性就越高。[7]
(二)制度化超越
寡头化的本质是个人意志,而个人意志的克服必须靠政党的制度化才能解决。
米歇尔斯从政党的内部视角得出了这一铁律,他把政党组织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来阐述寡头统治铁律。若从外部看政党的话,就可以找到克服这一“铁律”之道。一是外部竞争,即选举,主导政党总会面临和其他政党的竞争关系,这会对“铁律”带来影响;二是从政党和议会角度看,政党一旦进入议会,议员就代表了全国人民或某个选区人民,而不单纯是政党的利益了。这个时候是国家制度在起作用,而不是政党的制度。即使从内部看,若是内部各个权力之间有契约,有法治的话,在大规模组织的政党中,精英很难摆脱大众的控制而独立进而形成封闭的寡头集团。
米歇尔斯的这一理论遭到了西方政治学者的诟病。但其提出的命题引人深思。若是要打破寡头统治铁律,必然要破解其提出的这些论点,其根本在于制度化,以制度化保证竞争:主流和边缘的竞争,老人和新人的竞争,纵向和横向招募的竞争。具体来说即:以制度保证开放性,打破封闭结构,保证党内人才的流动,从社会中吸纳贤才。以制度化的方式不断与人性中的惰性斗争,不断打破权力的保守倾向,使权力流动。组织的精英人才代谢制度化,防止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用法治来规范全体党员行为。这些制度若能完整涵容于若干国家制度运作中,就能去除政党寡头化之弊。
二、以制度创新打破与超越寡头统治铁律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执政以来,其执政经验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对其成功执政的原因的认识,主要有社会控制、党政合一、指导性民主、为人民服务等方面。[8]本文认为,人民行动党能保持长期执政的原因,是用制度创新打破、摆脱与超越了政党的寡头统治铁律。具体如下。
(一)以制度保证政党开放性,抵消封闭性
随着领导体制的建立和领导者任职时间的延长,领袖群体会蜕变为一个封闭的特权阶级。封闭不动的话,就容易使其产生自己的利益,独立于整个组织之外的自身利益。要打破这一点,就需要保持政党结构的开放性,使领导者无法封闭而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主导政党要避免结构组织的寡头化,必须于各专业领域中延揽精英,形成社会结构的良性循环重组。
据估计,人民行动党的干部党员约有1000人,但不是封闭的,每年约有100位候选人被提名,这些候选人来自政党的活跃分子。[9]这一秘密和排他性的征募程序一方面促进了政党团结以及凝聚力,另一方面,干部党员资格向全党开放,保证了党内渠道畅通。每次大选后,该党都通过种种渠道,从全国各行业中挑选出200-300名具有潜能的候选人,然后通过笔试、一般性考察、面试、中执委考察、心理测试、中执委裁决等程序,遴选出合格的候选人。[10]
重要的是,它以奖学金制度保证“人才识别”的精准有效。人民行动党注重人才的学术成就和专业技能,要保证他们能为党所“识别”和“猎取”,则需要一套制度作保证。20世纪70年代的奖学金制度,成了主要的人才识别机制。如公共服务委员会主管了13个重要的政府和军队奖学金,建立渠道吸收学者。在军队内部,1974年新加坡武装力量部队也建立了有关项目吸收年轻军官。“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掌权阶级中大量增加蜕化分子,同时也使下层中的优秀分子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平衡就变得不稳定了;稍有冲击……就会摧毁这种平衡。”[11]奖学金制度保证了精英的知识化和职业化,也使社会向上流动性强。大量多样奖学金帮助穷人的孩子进入大学,[12]这使得中下层能凭借着成绩上位。
(二)打破更新下降铁律,建立自我更新机制
随着政党管理核心的建立,领导群体会随之出现,管理的精细化上升,领导权革新率下降。组织制度化水平越高,机会减少。即随着组织变得更加制度化,领导更新率将会下降,领导的专一性将上升,这就会导致机会结构减少。[13]
任何政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容易产生政党寡头和利益集团。如果不打破的话,政党就不再保持开放的性质。而自我更新需要常规的、制度化的保证,这就需要有一个政党自我更新制度。任何政党的寿命都取决于它的自我更新能力。[14]以自我革新机制保证党内开放畅通持续。与几乎所有其他政党不同的是,人民行动党有一套非常透彻的自我更新程序,其中不带有丝毫情感,因此国会议员及部长人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替换。[15]其精英人才代谢制度化,是政党延续发展的坚强基础和有力保证。在每一次大选中,执政党都常规地使三分之一的议会议员退休,以为新鲜血液让路,这些新手有的甚至还不是人民行动党的党员,这成为党的自我更新机制。[16]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自我更新步伐加快,中期开始,除个别元老留任外,党和政府的重要职务均由40岁左右的领导人担任。[17]这已成为了常规的方式,成为政党革新机制的一部分。
(三)用政治征募的横向机制,打破纵向的升迁垄断
横向和纵向的精英征募模式并用可以产生竞争关系,使得干部系统分权化。人民行动党反对精英的垂直融合,认为这样会产生派系。党倾向于采用精英的水平融合,向社会取材,招那些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政治体系向全社会开放,吸纳人才主要基于学术成就和突出的职业成就。不像大部分政党――重视政党忠诚和基层经验,人民行动党广泛地从不同的社会部门,从没有较强的政党联系纽带的社会精英中找寻人才。
很多政治领袖都不是执政党自身培养的,而是从社会吸收进执政党的。在20世纪70年代,人民行动党吸收了后来成为总理的吴作栋和副总理的陈庆炎。80年代后,又吸收了现在的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黄根成等精英。他们在哪个领域成功了,执政党才邀请他们入党,为国民服务。因此,这种横向机制打破了纵向的升迁垄断,使得竞争机制由此建立。
(四)以伞状结构和自主自治机制,代替等级制和行政命令
人类文明持久的创造潜力与自组织和自治关系模式有关,而非强制和命令的模式。等级制是任何有效率的组织所不可避免的结构安排,但这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个体主动性不足和监督乏力等问题,这些是产生政党寡头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消除寡头化,必须建立自主自治机制来保证社会自主活动的空间。
人民行动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伞状的外围组织,探索出了一套常规化地处理社会问题的机制。外围组织人民协会有28个社会中心,超过1800个基层组织,25000个志愿者基层领袖。在政府指导下自主活动,人民协会的领导们不干涉人民协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志愿者拜访居民以鼓励社区参与,解释政府政策,收集反馈信息。人民协会的全职工作者靠的是拨款,不参与任何决定制定,他们仅仅是对基层组织提供支持。如社区俱乐部管理委员会由全职志愿者组成,他们管理着社区中心。志愿者进行常规的会面,以计划和组织如何满足居民需要。这样,通过帮助居民在社区中心见面、互动、分享共同利益以及交友等等,把居民聚到了一起。
人民行动党虽然组织领导,但并非靠行政命令。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义工来源于群众和基层,而非上级委派。因此,他们不是行政命令的贯彻者,即非理性机器的一部分,而是民众的一分子。新加坡社会注重培养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精神,培育了一大批基层领袖,不计报酬从事居委会工作。
(五)党权移转到政府手中,党政关系趋于无形
自从1961年人民行动党分裂后,权力就从政党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党的领导通过国家机关落实行动党的路线及意志,“党”定位成“国家机关”的一环,以至于新加坡被称为“行政国家”。而国家则靠法治制约、靠民主框架跟选民互动。二者融合是靠中执委成员与内阁部分重叠来实现的。行动党并没有大规模的党组织,行动党党中央组织并未扮演政策决定的角色。人民行动党组织只有少于9个带薪的行政人员,在一个简陋的远离市中心的总部。党依靠国家资源发展了一个服务于选区的、蔓生的伞状的组织网络。
事实上,不论是基层的政治任务或是党中央的政治决策,都已经在行动党领导人刻意的操纵下移转到政府的手中,基层政治任务由基层组织来负责,政治决策则由政府内阁及国会来下达。但行动党党组织并非完全静止,至少必须在大选时动员起来以争取选举的胜利,以维系并提供政权的持续及合法性。[18]
(六)用法治攻官僚“患失”软肋
寡头化即权力不合法地牢固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19]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党官僚享有固定的薪水,逐步走向独立,并为自己建立维护这种特殊利益的机构,其特点是“患失不患得”。而新加坡的法治惩罚机制严厉,使得党内官僚,一旦出错,全盘皆失,
新加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政府官员趁机利用手中特权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腐败行为泛滥成灾,人民行动党对此进行了殖民改造。[20]人民行动党沿用并改造了英国1952在新加坡年设立的贪污调查局,授予其莫大权力;1960年,李光耀亲自推动《反贪污法》出台。该法共35条,规定了极为严厉和详细的惩罚措施。以法治手段,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政府也十分重视公务员的道德自律,认为这是保证公务员廉洁的重要措施。政府颁发了《公务员守则和纪律条例》共209款,每款之下还有若干细则。以此防止政党官僚形成自身的特殊利益而寡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