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立:改革动机与推进程序――中日行政改革政策比较

作者:白智立发布日期:2012-05-12

「白智立:改革动机与推进程序――中日行政改革政策比较」正文

以往的中日比较研究,主要出现在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论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且基于历史维度的分析探讨显得较为活跃。与此相比,特别是关于中日两国的现代政治、行政制度及其活动的比较研究则很少见。当然,以往的中国的日本问题研究以及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在各自的研究中都已积累了很多有关日本和中国相关制度和实践的具体研究成果,应该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包括行政改革在内的现代行政制度、行政现象的中日比较研究,对中国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该国的行政制度及行政活动。正因为中日两国的政治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给比较研究作为其下位概念的公共行政活动增添了很多难题,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往往也因此经常受到轻视和怀疑。我们当然不能不重视这些制约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基本因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政治、政府行政的比较研究以及找出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特殊性,恰恰是比较行政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作为一种深化我们对日本认识的方法也非常有效。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学术研究和加深相互理解的角度强调现代行政制度以及行政活动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另外,人们出于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这一对过去和当前现状的认知,由于过去两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巨大差距,因而我们有关日本现代行政制度以及行政活动的日本研究,较多地关注那些促进日本现代化成功的产业政策、行政指导等一些特殊领域。这虽然对吸收日本的现代化成功经验非常有用,但是仅仅如此还无法全面把握日本政府行政的整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大的改革历史背景加入进来思考的话,那么中日行政改革的比较研究对于中国的意义之大,可能就更不言而喻了。

笔者自1999年以来,开始了将日本的行政改革活动介绍到中国的相关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除了介绍日本的行政改革经验之外,也尝试思考和推动与中国的比较。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中日行政改革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总结出两国推进行政改革所表现出的相同点和差异,同时对发现中国行政改革的课题也非常有效。这可能也是比较行政改革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在以上概括中日比较行政改革研究意义的基础之上,就朱基政府1998年3月开始实施的政府机构改革(以下简称为朱基行政改革)与同期日本开展的桥本行政改革进行比较,探讨中国政府行政的课题以及行政改革的动因、改革的推进机制等问题。在本文的最后,讨论中日比较公共行政研究需要留意的问题点。

一、中日行政改革与中国政府的行政课题

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日本来说,何谓“行政改革”都是一个公共行政学需要深入探讨的基本命题。在中国,有关“行政改革”的讨论一般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的数次政府机构改革。我国学者张国庆认为,朱基政府进行的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具有了全面行政改革的性质,可将其定位为政府行政改革。虽然有关行政改革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探讨,不过从我们以往关于政府行政的特质以及日本行政改革的发展过程的探讨可以发现,行政改革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可称为“政治”改革的内涵,而且在中国则更是如此。在中国,行政改革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一般认为行政改革可以促进政治改革的发展。

在中国,行政改革一般用“政府机构改革”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词加以表述,因此中国的行政改革在实际观念上还被理解为“对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编制和重组问题的集中”探讨。由此,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可以理解为等同于日本的“行政机构改革”或“行政整理”等传统意义上的狭义行政改革。而在日本,正如我们以往所探讨过的那样,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1962年进行的第一次临时行政调查会主导的行政改革,是与过去的改革经验不同的行政改革活动,所采取的“临调改革方式”一直延续到后来的第二次临时行政调查会、行政改革审议会、行政改革委员会等而被继承发展,从此日本行政改革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8年朱基政府领导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被认为是一次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行政改革,中国国内将其称为“第七次革命”并得到非常高的评价,社会公众对此寄予很高的期待和热情。如在国内还出版了刘智峰主编的《第七次革命--1998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同时关于中国政府建国后具体进行了多少次相关改革还涌现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当然,将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称为革命是否恰当,特别是同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行政改革进行比较的话,则需要进一步观察。但不管怎样,朱基行政改革确实在动员舆论和国民热情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功,得到了广泛支持,而且这一点又是与日本类同的。

不过,同日本的行政制度及实际运行过程相比,中国的行政制度由于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因而使得中国的行政改革活动内含了如何确保行政改革实效性的课题。这两个问题分别是:第一,保障每次行政改革成果的法律制度,更严格地说,就是政府行政组织及人员编制的法制化等的基本行政法律制度不尽完备的问题;第二,人事管理以及组织机构管理等政府行政组织内部综合监督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到了改革完成之后,很快又出现组织机构以及人员规模的膨胀现象,又回到改革前的状态,出现了精简和膨胀的反复。这一行政改革现象,可以说在中国已经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如何克服这些行政改革的组织与管理的课题,如何将其纳入到行政改革的内容和过程之中,应该是决定中国行政体制健全发展和行政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也是今后提升行政改革实效性的重大课题。不过,虽然1997年的中共15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机构的组织、职能、编制、程序法定化的改革方针,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完全将其纳入到现实的行政改革过程之中。而中国的行政改革还经常被置于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的削减这一传统的“政府机构改革”基本框架之内,而且其实效性还很难得到保障。

我国的行政学者也提出了应该进一步拓宽行政改革范围的思考,如任晓提出,行政改革的内容应该包含行政体制的功能、结构、行为的再设计;张国庆也明确指出了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与此同时,能否建立和完备保障行政改革成效的行政法律体系和组织管理及监督控制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行政改革的政治逻辑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正式提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公共政策的转型带来了政府行政环境和条件的较大变动。这首先是,随着经济的自由化和市场化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结构不得不发生变化;其次,伴随着自由化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深化,必然会出现众多社会问题,因而社会不满情绪也会大量出现,加上行政制度等的缺位,也会使政府行政道德下滑、行政腐败和犯罪现象增加,因而人们对政府行政活动的批评更会大量增多。

同时,经济的自由化会带来新闻媒体的部分市场化和部分自由化,并能够促进言论的自由,当然也会促进社会公众加大对政府活动的批评和舆论监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主张的最盛期:“小政府、大社会”、“有限政府”、“法治行政”等自由主义的改革思想得到了推广和渗透,这为中国政府推进以实现向小政府转变为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起到了舆论支持作用。我们在前述中介绍过的面向普通读者的《第七次革命--1998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一书中,实际上收录了很多官方人士等关于小政府改革的言论和主张。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出现的这一现象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运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这一宏观社会经济背景之下,1998年朱基行政改革得以实施。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中央地方政府行政机构和人员减半、对负责产业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大规模重组和削减以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等。中国社会寄予此次行政改革非常大的希望,而朱基行政改革更是由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我国学者谢庆奎根据中国政府的相关阐释等就此次改革的动因进行了考察,发现有四种逻辑隐含其中:

第一,弊端说。这一主张强调政府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壁垒或障碍,特别是传统的大政府体制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体制,而且是财政支出增加的原因所在,还带来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等问题。推进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如何实现这一公共政策的转型可以说是朱基行政改革的最直接动因。

第二,负担说。这与上面的“弊端说”也有叠加之处。负担说的论者将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作为直接的比较对象,用详细的数字证明现代政府规模的膨胀和臃肿,强调当前的财政状况到了已经无法承受的地步。这些言论虽然不尽客观和合理,但是却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容易为普通社会公众所接受,因而在赢得社会大众对行政改革活动的支持上发挥了积极功用。

第三,挑战说。这主要是从国内外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变化的高度出发,通过触发国民的危机意识来阐发必须推进行政改革的合理性。“挑战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众多国营企业陷入到了经营难的窘境,而出现了大量国营企业人员的下岗和失业,造成大量社会问题的涌现。这些难题和课题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四,联动说。即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联动,最后促进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协调发展。这是部分学者出于对1989年之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的基本认识,认为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相比,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不大,应该通过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对这一不均衡发展加以修正。如果实现这一联动,那么就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能够如期成功实现改革计划,这样才能解决和克服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官民关系等以往存在的艰难课题。这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动政治改革、最终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联动。

有关朱基行政改革的动因,存在以上诸多解释,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人们

对此次改革所寄予的巨大热情和期待。“联动说”实际上是人们希望中国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将行政体制改革看作是政治改革的前奏。于是提出通过推进以打破经济改革停滞的其他领域的改革,来促进中国的大变革,而朱基行政改革就成了这一变革的先导和象征。

当然正像我们以往探讨过的那样,对于日本而言,行政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如何超越泡沫经济失败带来的经济衰退也是日本推动20世纪90年代行政改革的最直接原因;而且从对政治的影响来看,日本“如果不能实现行政改革等其他改革,就不能与政治体制整体的改革形成很好的整合”。同样,中国只要把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环加以推进,那么朱基行政改革就会作为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象征而成为说服部分公众的最好素材。这样,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因,就与以克服经济低增长和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推动以确立政治主导、向自立型社会转变为目标的日本行政改革连接起来。

我们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朱基行政改革内容的探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改革动因的讨论。罗干在全国人大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阐释了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危机意识。与朱基行政改革的动因相关联,以下两个因素需要我们关注:

第一,关于负责产业管理的相关部委的大规模重组改革,在此次改革中被定位为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从而使变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体制成为朱基行政改革的主要课题。因此,朱基行政改革的意图非常明确,与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联系。

第二,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步,朱基政府在实施行政改革的同时,进行了以国营企业职工裁员、国营企业破产重组等为内容的国营企业改革。当然,此项改革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政府机构的改革,因而此项改革能否真正被社会公众接受并赢得支持,国企改革能否顺利成功就成为需要超越的关键课题。这样,让政府中的人员也与普通大众一起分担改革的成本和伤痛,让因腐败问题等而受到社会批评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减半的大规模精简改革,就成了缓解整个社会对国企改革等担忧和不满的最佳缓冲。这可能就是隐含于朱基行政改革过程中的政治逻辑。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