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宁: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作者:郭建宁发布日期:2013-09-06

「郭建宁: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正文

近来,关于中国话语体系的问题令人关注,成为理论热点。中国化、中国道路、中国话语体系应当是一个三维构架,相互支撑,整体协调。在中国化和中国道路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中国化的进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有创造性的概念和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理论创新,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别强调与实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实践创造,但是实践经验可以提炼并上升为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最重要的命题,首先都是针对苏联范式和苏联模式的,一是在理论上针对苏联范式,一是在实践上针对苏联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命题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突破苏联范式和苏联模式这一起点的意义和范围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大成果,两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是以人为本。这八个字,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价值。进一步说,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是执政理念。其间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转换,这三个“以”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当然情况是不同的:第二个“以”是对第一个“以”的全面否定,拨乱反正;第三个“以”则是对第二个“以”的重大发展,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旗帜。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最后,中国化的进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中国话语体系。不久前,李长春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一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紧迫性,需要理论界和学术界长期扎实不懈的努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月23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就失去了实践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来源。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群众实践创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并善于理论概括、总结和提升。二是学者要致力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有许多风险与挑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感召力决定话语的影响力。为此,在当前的改革与发展中,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更加着力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从而使改革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割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

从西学方面来看,20世纪以来,哲学领域的尼采、佛罗伊德、萨特,历史学家汤因比,社会学家韦伯,未来学家托夫勒,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罗尔斯的正义论,德里达、海德格尔的学术思想,以及经济学方面的新自由主义等,都对当代中国的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要对外开放,要学习借鉴,并且不能动摇。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原创,形成自己的概念范畴和表述。目前,我国高校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大多使用西方教材,可是西方高校很少使用中国的教材。中国经济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没有诞生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提升学术原创性,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确实是当务之急。

一些西方学术的概念,比如说释义、澄清、遮蔽、祛蔽、祛魅、文本、话语、解构、颠覆,常出现在中国博士生论文中,是中国年轻学者们比较喜欢运用的。所以,很多时候话语就越来越小众化,有些问题看似讨论得很热烈,但是往往是自说自话,有人将其称为“自娱自乐、自斟自饮”。有些概念和问题在学术界大概也就很少几个人知道,争论得再激烈,也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如果文章选题越来越窄,文章写得大家都看不懂,甚至让导师都看不懂,那就是一种自我放纵、自我边缘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格格不入,也就没有现实感与学术影响力。因此,研究经院化、内容小众化、选题边缘化、话语西方化的状况必须加以根本的扭转和改变。

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近年来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1月11日,孔子像出现在天安门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一时间议论纷纷。4月20日,孔子像撤至国家博物馆内。

如果说孔子像的竖立有些意外,那么孔子像的撤走更是始料未及。它凸显出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问题。2011年头几个月是议论孔子像和传统文化;中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唱红歌,宣扬红色文化;晚些时候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讨论孙中山与国民党及三民主义。毛泽东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应当给以总结,本来这三人是可能在天安门聚首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相继迎来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自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激进主义的碰撞与交锋仍然是当今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探讨的主要问题。“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注重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塑造,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把儒学当作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讲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另一方面又不赞同完全追随西方,把西方的价值当做普世价值。这三种思潮既有交叉和交融,又有抵触和冲突,大体影响和规范着我国未来文化的发展走向。面对这三种价值,何去何从成为我们思考的重中之重。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说到底就是文化主体性、理论原创性的问题。理论自觉包括三个方面,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创新;对西方文化的自觉吸收与借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坚持与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对传统文化与学术既不自卑,也不自大,而是具体分析,确立自觉;同时,对外来文化与学术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等交流,树立自信。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通过中西马的综合创新,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实现自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极其重大。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是大呼隆,不是大数量,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统一。这就尤其需要理论创新,尤其需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增强学术含量,提升学术品位,克服低水平重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话语体系是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学术视阈的统一

具有国际视野。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有一种开放的眼光,要有一种世界的格局,要有一个国际的视野,切不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要重视国际交流,在国际的交流和对话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增加我们的话语权。

立足时代前沿。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

强化问题意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拓展研究视野,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认识世界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认识中东、北非动荡剧变和美国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影响,充分认识防止全球暖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对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要深入研究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问题,研究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问题,研究利益协调与改善民生问题,研究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问题,研究文化强国问题等,特别是要善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突出中国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时代特征,还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体现学术话语。这里讲的中国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具体体现和重要支撑。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当说是很有难度的。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理论创造。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宽容的精神,平和的心态,维护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在探索与争鸣中,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明确学术的创新与进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钻研与积累。要尊重学术规律,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学问,而切不可急功近利,搞学术“大跃进”,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