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政: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究竟谁带动谁

作者:高民政发布日期:2013-06-19

「高民政: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究竟谁带动谁」正文

内容摘要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成为当下中国一个特别流行的观点并非偶然。但将其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却只能是一种应然逻辑思维下的主观愿望和理想需求的情感宣泄与表达,而不是实然观察状态下的客观实际和现实路径的理性设计与选择。只有脚踏实地发展包括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在内的人民民主,才能切切实实地推动包括党内选举和党内监督在内的党内民主,逐步形成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设“大党民主”和“大国民主”,最终建成“民主大党”和“民主大国”,才能为真正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关 键 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国家民主 社会民主 中国民主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和中国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发展相联系,中国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研究热度也不断加温。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观点特别流行,甚至相当多的学者如胡伟教授等,将其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以论证。那么,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究竟谁带动谁?是“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还是“人民民主带动党内民主”?哪里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下面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大家。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一对需要梳理层次的概念范畴及其相对关系

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及其相互关系,既是近年来学术界中国民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党政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热门话题。之所以如此,除了这两个概念和范畴本身在民主理论与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民主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被先后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很显然,能够形成“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思想观点,不仅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地位和作用的思想认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而且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与推进人民民主实践中的步伐将会逐步加快。

在进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命题之前,首先有必要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概念范畴做些说明。由于学界对这两个概念所做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笔者无需赘言,只因为后面论述问题时概念清晰和行文方便的缘故,仅就其相关性稍作阐释。如果宽泛一点从政治的角度理解的话,由于现代意义上的“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范围很广,“政党党员”其实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因此以政党的“党员”为权利主体的党内民主或许也应该纳入人民民主的范畴,包括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在内的政党民主也是人民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从法律意义上来讲,由于“党员”一般也是特定国家的“公民”,因此,作为一个“党员公民”在国家各个层面享受的民主权利都是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亦即政治概念上的“人民”应该享有的合法的国家民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甚至“国家民主”也是人民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人民民主的概念显然大于“国家民主”,除了“国家民主”之外,人民民主至少还应该包括社会民主。如果从“国家”与“社会”相对区分的角度看,“人民”在社会领域同样也享有民主权利,而且中国人民还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得到举世公认的“社会民主”的思想理论、制度形式和实践效果,所以,“社会民主”也是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表现形式。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在并列意义上使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国家民主”、“社会民主”几个词汇,显然是要将几个概念做相对区分的一种文字处理方式,而且目前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不仅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的使用习惯,因此,笔者以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几个句式或提法都可以使用,也能做到并行不悖,只是在使用时应该做出说明使人明白其所指范围有所不同。据此思路,如果把人民民主作为与党内民主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来使用的话,这里的人民民主概念至少应该包含“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两个部分。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一个流行观点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成为一个当下中国特别流行的观点并非偶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是来自于官方政治文件明确的话语表达和强大舆论宣传机器的影响。“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权威观点确实出自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1980 年 12月,邓小平首次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联系起来。党的十三大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必然推进人民民主,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江泽民在进入新世纪的“七一”讲话中提出“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发展”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和四中全会《决定》就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确立了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民主政治发展路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替代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不仅在自己的重要政治文件中明确写入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话语,而且通过党政组织对政治文件精神实质的层层传达,特别是经过党和国家主流媒体的权威解读和大力宣传,加上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很自然地成为一个不仅被广大党员干部所熟知,而且为国内普通民众所知晓的重要政治观点。

其次,“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观点的流行也与部分学者对党内民主功能和作用的过度推崇和大力鼓吹有关。林尚立认为,“党内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形态,而且也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生活,是科学的制度和健康的政治生活的有机统一。因而,它不仅涉及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而且涉及党的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换句话说,党内民主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1]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尚立教授认为党内民主是党领导和执政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保持领导党和执政党的理性化。[2]不仅如此,很多人认为党内民主功能和作用发挥的范围不应仅仅限于政党内部,还应延伸扩展到政党外部,因为“党内民主不论在哪个层面展开,都会对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党内民主所产生的效应,不仅在党内,而且在国家和社会”[3]。

正是在这样一种思维逻辑下,在诸多关于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中,“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就不仅成为官方发展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口号和重点内容,更是成为一个获得民间认同也颇受民众欢迎,并得到专家理论解读和学者学理支撑的重要学术观点,甚至将其看成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和“最佳路径”。党内民主研究的知名学者如胡伟教授,不仅把它作为中国民主发展应有的“顶层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加以论证,甚至认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4]杨光斌教授实际上也有类似的观点,只是不同意人们经常使用的“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提法,而是认为应该用“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代替“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提法。杨教授认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政治上是模糊的,在理论上具有误导性,最终会影响民主政治制度的实际建设。因为党内民主是一种制度形式,人民民主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理论主张。因此,以“制度”带动“理论”之说缺少合理的逻辑性。事实上,官方常说的人民民主是作为制度形式的“国家民主”,准确的说法是“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即以一种制度形式去推动其他制度形式。[5]可见,“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观点的流行,也是与学术界专家学者对党内民主的功能和作用寄予厚望分不开的。

再次,也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经验教训的启示。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的执政实践中,党内民主的发展也曾经成为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发展的启动器和加速器。且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发展,对红色政权内部的人民民主成长的带动作用,仅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两种不同形式和范围的民主实践来看,就有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新中国建国之初,党内民主的发展状况对以国家民主为核心的人民民主建设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凡是在党内民主比较充分的时候,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发展也很好。凡是在党内民主比较缺乏的时候,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的内容与形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甚至遭到破坏。众所周知,“文革”前夕和“文革”期间党内民主遭到破坏,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也受到削弱就是最为典型的反面例子。除了“文化大革命”极端时期党内民主遭到破坏的极其负面的例子之外,还存在着某些时期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而导致党内民主精神发扬不够、党内民主制度落实不足的现象。党内民主特别是执政党的党内民主的不足或缺乏,不仅仅影响到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的发展,实际上也同时影响到了党际民主发展,还制约了社会民主的进步。也正是由于党内民主状况不理想,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进程也比较艰难。

最后,“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观点的流行,也与人们对包括党内民主在内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效果的主观评价相关。人们对此意见分歧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不仅国内外评价不一,而且官方与民间不同,甚至在学术界也没有形成共识。但无论来自哪个层面的评价,都可以归结为“过度乐观派”、“过度悲观派”和“相对客观派”三种。而且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无论哪一派,几乎都不否认或反对“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观点。所不同的是,“过度乐观派”是因为对党内民主功能和作用的正面积极评价,而渴望党内民主引领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过度悲观派”则是因为对党内民主功能和作用的负面消极评价,而希望党内民主不要拖累和阻碍人民民主的进步;“相对客观派”则是因为对党内民主功能和作用的两面中道评价,而期望党内民主纠正和弥补人民民主的偏误和缺憾。这也反映了不同评价者对党内民主的共同期待。

“人民民主带动党内民主”:一个事实判断与现实选择

如前所述,虽然“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说法的流行事出有因,也可以使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包括“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和“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提法,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并不认同这些提法是对中国民主状况符合客观实际的现实判断,而认为它最多只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部分“乐观民主派”的一个良好主观愿望和政治理想,或者说它只是一种中国民主建设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构想,更不能“单独”把它当做当前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路径选择和实际行动纲领。笔者之所以持此观点,是因为我们不能以“应然判断”代替“实然判断”,并得出“必然结论”。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究竟是一种实然判断,还是一种应然判断?如果是一种实然判断,那么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事实很难支持这种观点。相反,笔者以为,“人民民主带动党内民主”、“国家民主促动党内民主”、“社会民主推动党内民主”,这才是一个对中国民主现状符合客观实际的现实判断,也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发展目标和现实路径选择,而且也是能够把它变成马上可以采取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手段。

客观而言,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的成就与中国人民的人民民主 (包括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成就都很大,但相比较而言,至少从感觉上讲,似乎人民民主取得的成就比党内民主更明显一些,更突出一些。无论从内容范围还是制度形式乃至实践效果上,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相比较,人民民主的进展显然大于党内民主的进步,说“人民民主带动党内民主”或许更为准确一些。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点同样表现得很明显。比如改革开放后人民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已经运转正常化多年,每年的两会都会引起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极大兴趣,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