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民:中国集体谈判中的体制工会

作者:吕建民发布日期:2013-05-09

「吕建民:中国集体谈判中的体制工会」正文

一、集体谈判主体间的四元结构

集体谈判制度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典型的主体间结构形态是劳、资、政三元结构。劳工组织、雇主组织和政府直接参与集体谈判的实体活动,具有独立的利益和诉求,平等的法律地位。政府虽然不是谈判的一方,却是必要的调停者和仲裁者。三元结构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协调机制,在法律制度的架构下,遵循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各方的利益。国际劳工组织也将三方机制作为其成员国调整劳动关系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在中国,上述理论的应用却遇到前所未有的例外。无论集体协商还是集体谈判的实践,中国的劳动关系都呈现出“劳资政工”(“工”指体制工会)四个主体的结构形态。其中体制工会这一特殊主体,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上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它是代表劳工,还是代表政府,还是代表雇主?已经不能从它的组织名称、外在形式和一般宣示中得出结论。

所谓三元结构,系指劳资关系中呈现三个主体(劳资政),它们的互动对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会仅仅是工人的组织,在劳资关系中代表劳方表达诉求,并不是独立于劳工之外的关系主体。它不具备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诉求。与此不同的是,体制工会的代表性问题出现了歧义。中国《工会法》第六条写道:“工会在维护全体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显然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时候被加诸了一个“维护全体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全体人民的总体利益不仅涵盖了而且高于职工的合法权益。体制工会首先代表着凌驾于职工利益之上的、抽象的全体人民的总利益,在独立判断和决策时,种种忽略和违背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可以假全体人民总利益的名义变得合情合理。更为重要的,体制工会在组织上虽然拥有成千上万的职工会员,它的领导机构,即它职业化的各层机构却是高度政治化、行政化的。名义上工会属人民团体,实际上是党-国体制官僚系统的组成部分。体制工会垄断了工人的组织权,屏蔽了工人的组织空间,它的各级干部是执政党自上而下任命产生的,完全服从执政党的政治领导,执行党的政策和指示。在现实中,体制工会的法定地位和劳动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使其异化为一个独特的组织形态,职工群众是被组织起来的,通常也是被代表的。职工群众对其代理人既不能选举和罢免,也不能对其决策和行为进行预期和监控。这种工会与劳工相互割裂的状态,使工会在劳动关系中演化为独立存在的关系主体,也就使得中国的劳动关系引进集体谈判制度机制的时候形成了主体间的四元结构。

二、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工会的性质与地位

不能简单地把中国工会理解为工人群众的组织,并不是说它的大多数成员就不是工人群众。理解中国工会的独特性必须借助历史的视角。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工会是近百年来政治革命、社会动乱、国内战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0世纪以前,中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除了少量官办或官督商办的现代企业外,并没有多少现代工业。相应的,工人阶级自然也很弱小。自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现代产业工人仅200万人,不足总人口的1%。其后,中国的工业化虽时有进展,现代的机器大工业始终没有具备规模性与主导地位,中国仍然停滞于传统社会痛苦的蜕变过程之中。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开始了由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化进程。

中国近代早期工人阶级长期处于软弱分散的状态,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极其不发达,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也模糊不清。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它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兴起才改变了这种状态。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自诩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并以如此弱小的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呢?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全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指导中国革命,极力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组织起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通过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武装夺取政权。虽然这一革命道路后来被毛泽东修订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农民战争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却没有妨碍共产党致力于组织工人阶级,展开斗争服务于总体的中国革命。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张国焘任主任。1925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斗争,都是典型的政治斗争。

中国工会登上历史舞台伊始就不是工人阶级自发的经济型组织,而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是共产党将涣散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化的结构形态,担负着共产党联系和组织工人群众展开革命斗争的责任。把工会看作共产党这一政治组织的自然延伸和有机的组成部分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可以把工会称之为共产党的“劳工工作部”。中国共产党改造和创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工人组织--工会在中国革命条件下的新形态,成为全世界独特的工会。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高度的政治化。共产党本身就是高度政治化的革命组织,具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系统的理论,清晰的策略,严格的组织纪律。党造就的工会是革命斗争的工具,因而是政治的工具。中国工会从来就不是以一般的经济诉求为宗旨的工人的群众组织,它的大多数经济目标是策略性的,其终极的战略无疑要通过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颠覆整个旧制度。如果把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农民组织看作一般的现代社会中的群众团体难免大错特错。这些“群众组织”本质上是共产党为了革命的目的动员民众,整合基层社会,以便形成统一的、一元化的革命力量的组织形态。其行为方式要绝对服从于党的政治领导,优先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按照党的指示、命令、方针和政策去行事。第二,高度的组织性。欧美国家的工会虽然很发达,甚至可以在议会民主制下通过工人政党参与政治决策,但通常总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工会组织共存,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在争夺会员方面互相竞争。在中国,为了防止分散和分化革命的力量,工会需要依照革命政党的模式形成统一的、排他性的组织,换言之,在劳工领域中不允许多个工会组织并存,甚至工会内部的不同派别也绝对不允许存在。革命斗争将迫使所有的劳工群众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工会,所有想游离于革命斗争之外的工会组织都将被无情地边缘化。高度组织性还表现在工会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极高的覆盖面。由于它完全按照列宁主义政党的模式进行组织与活动,短时间内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的能力几乎没有限制。

综上所述,中国1949年以前的工会是革命政党主导型的组织。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经典社会主义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革命政党自身发生了转型。成为统治党的共产党,革命的色彩一点点淡去。党假以全部国家机器对社会进行统治日益使自身官僚化、行政化,工会与党的关系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它与工人群众的关系则演化出新的形式与内容。

三、从经典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

经典社会主义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一党统治、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计划经济。这一制度与苏联1930年代建成的所谓斯大林模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全体职工只受雇于国家,而法理上全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显然,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已不复存在,人们不能自己雇佣自己。不管经典社会主义制度现实的劳动关系如何演变,资本雇佣关系被解构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

经典社会主义的逻辑结果推导出全体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结论。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十月革命后,如何定位工会在苏维埃政权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工会应当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国家的基本机构来完成经济管理的任务,逐步变成无产阶级国家的辅助机关。这种将工会国家化的主张并不是要实行劳动者自治,而是使工会与劳动者完全脱节。另一派主张工会应当是共产主义学校的浪漫主义者们也好不了多少,他们都不认为工会仍然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并为其经济和政治利益而斗争。列宁非常现实地看到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得资本主义关系广泛复活,劳动关系中的雇佣关系产生了新的剥削,他主张工会必须组织工人阶级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斗争,特别是那些“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工人阶级要通过工会的斗争防止“苏维埃政权的管家”甚至无产阶级国家自身对工人阶级的伤害。当时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托姆斯基说过一段话代表了这种立场:“在私人企业可以罢工,而在国营企业不允许罢工,该抛弃这种对待罢工的官僚主义的态度了。出现罢工不是因为允许还是不允许,而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在罢工问题上不能双重标准,而应该是同一的路线。这条路线就是确定罢工是改善工人经济状态斗争的方法。”

经典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表面上看存在两个平行的权力机构--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和国家组织机构,实际上共产党作为更高层次的现代政治组织假以国家和政府的形式实行集权式的政治统治。党垄断了一切政治权力。国家和政府是党的工具,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力也只是党权的延伸。党通过人事任命权和政策决定权直接控制国家机构,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立法和政府治理,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党国体制。党国同构的载体表现为科层制的金字塔型的官僚体系。在宪政民主的条件下,政党是低于国家组织的政治组织,它仅限于提出政治纲领和政策以动员选民取得执政权。一旦成为执政党,就会在国家权力机构的法律框架内组成政府,通过政策实施实现治国理念,而不会有党的直接治理。在经典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是高于国家组织的政治组织,无产阶级的领导通过其先锋队共产党得以实现。共产党通过把自身“组织成为国家”来实现对社会的领导与管理,同时保留了超越于国家之上的政党组织的全部形式。形式上党国二元结构掩盖了实际上党对整个社会政治权力的一元化独占。不仅如此,政治权力通过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化为经济权力,极大地挤压了社会领域的空间,窒息了弱小的社会权力。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年龄和性别组成若干垄断性的“人民团体”,通过这些与党紧密连接的政治性组织,政治控制渗透到社会的整个机体。所谓“体制工会”无疑就是这类组织的典型。工会组织蜕变成党组织的官僚化、行政化、职业化的附庸,工会的各级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任免,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靠国家财政预算发放工资。工会国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同的是它并非经济管理的机关,而是政治控制的机构。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基本上完成了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转型。使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转变为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尽管这一历史进程并未完结,却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结果。市场经济前所未有地提高了经济效率,增长了社会财富,都是在引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普遍复归雇佣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实现的。整整三十年,中国的精英和民众热情地拥抱了市场、全球化、国际分工、GDP、消费主义、互联网等。所谓“红色资本主义”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说现行的经济体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什么不同,而是说共产党仍然是全社会唯一的政治领导力量。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像一柄双刃剑,在高速增长积聚财富的同时,也放大着贫富差别、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弱势群体和贪污腐败,加剧着政府公信力的危机、社会集团的利益冲突和平民暴力主义。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对现状不满是一个危险的症候。在“国退民进”、“抓大放小”、适度私有化的产权改革中,大量的原国企职工,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成为了新的雇佣劳动者。他们面对强势的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处于一盘散沙、无奈且无助的状态,被迫以自发的抗争行为争取有限的经济利益,酿成了众多的群体事件。

改革开放的基本现实是,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化和政治制度仍然停留在经典社会主义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并存。在劳动关系领域,人数众多的雇佣劳动者缺乏自己的组织,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体制工会面对的不再是那些它熟悉的国有企业职工,而是一个个“自由的”孤独的劳动者,一个日益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不断提出经济诉求的群体,一个开始思考和追求自身权利的普遍的阶层。体制工会在现存制度框架下几乎不可能从政治组织回归到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角色,几乎不可能从政治权力的领域回归到社会权力的领域。体制工会是现存的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