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为:治腐败,先治权力过分集中」正文
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3日在国务院第8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内容。谈及当前中国政府改革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温家宝指出,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依然是滋生腐败的根源。温家宝指出,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执政者都必须思考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民主和法治,归根到底就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温家宝总理这份讲话相当于对自己两届总理任期的总结,以及留给继任者的期望,意义非比寻常。讲话中他反复提到“腐败”两字,却没有公文中泛滥的词组“贪污腐败”。温总理直击腐败的根源,权力过分集中。权力集中有一万个不好,但肯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改起来方便,所以不是改革难度大,而是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缺乏改革动力本身,也是腐败的后果。
贪污受贿是最低层次的腐败,或许是危害最小的一种形式。习惯性的“贪污腐败”两词并列,窄化腐败的含义,意在为更大的腐败打掩护,这种表述本身就是语言腐败。语言腐败的危害远大于贪污,张维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民主本来是个好词,全世界的政治家都把民主挂在嘴边,但是有人说,要分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民主,结果民主的含义就被改成和反义词专政一个样,民主这个词不好用了。语言腐败让一个又一个词语报废,听众看着主席台上眉飞色舞,听着抑扬顿挫,却不懂讲的什么意思,会议精神无法领会,工作无法展开,这让国家怎么长治久安呢?
张维迎教授近来提出“语言腐败”的概念,很有解释力,但更核心的问题是立法腐败。最近中石化承认灰霾天气与油品质量有关,但是不承认责任在企业,而是国家标准太低。有人揭老底,燃油的国家标准就是由三大油企制定的,这就是立法腐败,比这更典型的案例是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腐败案。郭京毅精通国际商贸法律事务,是商务部对外谈判的好手,但是凭借娴熟的业务能力,钻了立法执法释法三位一体的空子,因贪污受贿被惩处。郭京毅只是个厅级干部,在京城算不上大官,假如郭京毅不是谋取私利,而是谋取部门利益,他可能不但不会落马,还会因为“民主评议”得分高而获得提拔,那样不是“腐败”,实际危害却更大。
立法相当于授权,一旦立法腐败,就很容易从权力集中走向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集中,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出现过,一战前的德国、俄国也出现过。权力过分集中既是革命的导火索,又是革命之后持续混乱的元凶。全能的政权崩溃后,社会必然在动荡中重组,为了应付动荡,权力又趋于集中。大革命之后的法国,比大革命之前法兰西帝国更集权;纳粹德国比德意志帝国更集权,苏联比沙皇俄国更集权。没完没了,直到美国这个强大外来因素介入,才把欧陆国家拖入正轨。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未必要照搬立法、司法、执法三权分立,欧洲封建时代教会、行会、法院也起到制衡行政权的作用。近代由于军事技术和战争规模升级,行政权一权独大,教会、行会与法院受到挤压,才让社会变得脆弱。英国得地利之便,外来侵略威胁较小,司法体制相对稳固,即使内战期间,王国的中央巡回法庭照常运转。经过一轮动荡之后,憋屈的英国王室幸存下来,喧嚣一时的欧陆帝国崩溃了。
中国当前的政令系统还是畅通而高效的,中央改变作风八项规定出台,立竿见影。现在谈革命,可能被讥为杞人忧天,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所幸高层已经意识到权力过分集中的危害,温家宝总理的话必不是他的个人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正是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从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路径着手来遏制腐败滋生的根源,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