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中:差额选举与两种民主政制模式的融合」正文
摘要: 在中国的民主语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民主政制:一种是 “由民作主”的政制 ;一种是“为民作主”的政制。前者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后者则隶属于精英主义政制范畴。中国的民主政制依赖于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民主政制发展,十八大以“民主制”基础上的“民主集中制”来实现党的领导集团的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政制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 由民作主;为民作主 ;民生层次;民主集中制;差额选举
民主政制是人类政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宏大话题,历久弥新。然而,在中国,关于“民主政制”的初始话语探讨始终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试图结合差额选举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就此作些探讨。
中西两种不同质的民主政制
“民主”(“democracy ”)一词源于希腊语“demos”(意为人民),即人民的权力或为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1 即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民主政制意味着由人民统治。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至于民主的统治方法、以及其“人民”的构成范围则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一般的原则还是由多数进行统治。民主政制通常是与寡头政制和独裁政制相对照而言的政治体制,后者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上,而 “民主政制”由广大人民所统治。
民主政制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从表面看,多数决定与保护个人和少数派权利的原则似乎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支撑所有民主政制的支柱。多数决定少数的原则是形成政府和决定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不是压制另一方的途径。多数派,即便是在民主制度下,也不能剥夺少数群体或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所有民主政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应有权利。所以说,“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2
民主政制的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人们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因此,民主政制要求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证,使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
民主政制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理念。民主政制意识到,达成共识需要妥协,即使无法达成共识,也应容忍。圣雄甘地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民主政制一词虽经常用来描述国家的政治体制,但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存在统治行为的其他领域,例如国家政党的政制与活动原则。
虽然“民主”一词在汉语中早已有之,但中国式“民主”却并不具有democracy 的含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民主”是指民之主宰者,意指封建时代的帝王或官吏。例如,先秦古籍《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 3其基本含义都是指“民之主”,即“为民作主”的政制。而西方意义的“民主”则是“民为主”,是“由民作主”的政制。
西方文化输入中华,最初是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传播桥梁,西方传教士在传播西方观念时必然要有意识地选择中国古典词汇,这是自利玛窦以来的一贯做法。“民主”政制的观念亦是如此,由于西方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使原有的汉语词汇语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明末清初, 利玛窦用儒家古籍中的“上帝”翻译基督教的信仰对象, 导致“上帝”的原义被现今含义完全遮蔽。而西方“民主”政制一词在近代中国的遭遇更是离奇,中西“民主”政制在具体的指称上始终未能一一对应,而是存在着相反的对象差别,导致其真实的含义完全走向了对立面。
问题还在于,原本两种质地不同的政制被国人混为一谈,造成了中国式民主政制的混乱。改革开放以来,在有关民主政制问题的讨论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民主观:一种是“民为主”,它由此生发出 “由民作主”的政制;一种是“民之主”,它由此生发出“为民作主”的政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然而,我们的很多干部在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中常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自喻,这实质是停留在 “为民作主” 政制的认识上。所以,在他们心目中,社会主义民主之所以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共产党要为民作主。制定法律是为了限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当行为,而不是为了约束政府权力。这当然并不全错,但这不是真正的民主政制,只是“精英主义”政制范畴的思维。其本质是忘却了人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的基本事实,反而倒过来把自己当作老百姓的“父母”官。如果站在“由民作主” 政制的立场上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必须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三者的关系: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最为根本;党的领导是其政治保证,是为了防止民主政制发展的无序化趋向所导致的民粹主义,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法治则是针对民主政制进程中某些失范现象所制定的一种约束性规范,没有法治,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稳定,民主政制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而引发无政府主义。所以,依法治国是民主政制的法治保证,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然而,民主政制所给予的权利大多是理论上和法律上的,而非实际上的。民主政制强调人人平等、自由、参与等一系列人类所向往的原则,但并不是说民主化了之后,这些权利就会自动实现。道理很简单,这些权利的实现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民主政制在法律上保障人人的机会平等,但现实则是不平等的。尽管在民主大众化之后,原先建立的各种国家制度变得更加平等,对弱势社会阶层有利,但在实际层面,每一个人的权利未必真正平等。民主政制是用理论上和法律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的一种制度。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被视为最民主的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也经常通过社会运动的方式要求平等的权利。女权运动和少数种族运动即是两个常见的例子。
民主政制的渐进性
民主政制是为“民生”而诞生的,其实,“民主”亦是“民生”的应有之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5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据此,老百姓的民生需求亦有四层含意:温饱、小康、公平、民主。
民生的第一层含意是温饱。温饱的生活,指的是人民能够得到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温饱问题,成为民生的第一层需求,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民生的第二层含意是小康。小康就是在吃饱和穿暖以后,能有更好的物质消费能力。同时,能够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和安全。民生的第三层含意是公平。公平是指社会公平。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论述,即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民生的第四层含意是民主。民主就是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它依托于健全的民主制度、丰富的民主形式。
这四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一次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也会发生变化,出现种种例外。所以,民主作为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它是民生需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政府民主政制建设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对当前而言,温饱问题,也就是民生的第一层需求,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应该说,除了极少数地方和极少数人,中国已经消灭了饥饿。这是中国改革的最大成绩,也是邓小平的丰功伟绩。随着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提高了,民生的定义进入了第二个层次, 也就是小康的层次。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这说明,人们的“类需求”是有递进性的。超越低一级的需求层次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只会导致需求的“乌托邦”。例如,博茨瓦纳确实实行了西方民主政制,而且没有出现过大的政治动乱。按说,这个国家资源非常丰富,民族成分相对单一,应该早已达到了西方“民主”国家的发达标准。但即使有这么好的客观条件,博茨瓦纳至今仍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不到40岁。民生的第一层次需求――温饱问题至今还没解决。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类需求被分为两级,民生需求中的温饱、小康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公平、民主的需求是高级需要,他们只有通过制度安排才能被满足,而且一个人对公平、民主的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人们也会有多个层次的需求。例如,当中国社会迫切要求解决温饱时,也存在着追求社会公正与民主自由的愿望。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因此,中国社会当前的民生重点,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问题。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这说明,一方面,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不必关注民主,相反,小康是奠定民主的基础,民主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然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民主”在新层次上的需求,何况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人民对民主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比如,随着互联网和微博的出现,人们对言论自由,对民主的要求更加强烈了。政府再也不可能通过封闭网络,来压制人民对言论自由的需求。相反,政府必须因势利导,通过微博和网络,加强同民众的沟通,及时了解民意,不断地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温饱需求和小康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求──比如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之类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这说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社会的民主政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民主”作为一种社会需求,其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求与满足,将决定于民主政制的境界或程度。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民主化的顺序,西方原生态的民主政制演变顺序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民生小康,二是健全法治基础上的社会公正,最后才是民主化的完善。这个顺序搞错了,一个社会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西方世界却要求后发国家在民主政制上一步到位,把最后一步当作第一步,或者三步合为一步,其最好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所以,一个社会的民主政制,都是在“渐进”中走过来的。
民主集中制与差额选举
中国民主政制的路径依赖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的民主政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党内民主的程序性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只不过是实现民主的“程序正义”的一个阶段。具体而言,“民主”关系党的根本属性问题,“集中”关系党的工作效率问题。作为民主集中制的两面,民主是决定性的,集中是基于提高民主的效率而次生的。民主集中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民主而非集中,其本质含义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落实广大党员主体地位、扩大普通党员的党内权利的制度平台。民主体现在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权利的保障上,集中体现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对由广大党员组成的各级组织的最终决议的执行上,体现在各级党的领导对党的集体决议执行的推动上。聚焦民主而非侧重集中,“民主”与“集中”如此结合,不仅符合民主政制的基本理念和现代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而且也能够成为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武器。
民主集中制最初源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改称苏联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