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建:全面治理中的制度修复

作者:姚尚建发布日期:2013-10-12

「姚尚建:全面治理中的制度修复」正文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1],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现代中国的发展同时面临着社会和政治结构的重建。由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无法保持完全的一致,于是在国家整体秩序与社会个体自由之间形成了政治张力,原有的政治制度不断被撕裂,新的政治制度又面临着特定社会发展的考验,而其中暴露出的权力异化、碎片化治理等诸多社会病症又倒逼着全面治理中的制度修复。

一、权力异化中的治理无效

在约翰斯顿看来:“腐败就是追求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角色或资源”[2]12。这一概念的优点在于有助于我们突破简单权力与腐败的内在逻辑来讨论这一政治之癌对于社会政治的巨大破坏作用。我们更进一步认为,在腐败治理中,政治制度的变迁与信任仍然影响着这个政治之癌的清除。

首先,制度的缺陷与治理的无效。应该看到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是面向国家政权的;在对外开放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政治制度开始同时面向市场;在市场机制损害了社会公平时,政治制度开始面向社会。因此,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政府同时面临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建设重任;由于缺乏契约精神与私权意识,中国的制度建设首先选择了国家成长而非市场与社会成长,因此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叙事中,国家成长是构建的,市场与社会成长则有着明显自为的痕迹。

国家与社会、市场发展的异步性,使得公共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关系存在衔接上的障碍。由于市场和社会发育的自主性不足,国家与社会甚至市场发生权力交换的可能性增加,腐化行为由四大要件构成:腐化行为的主体、腐化行为的动机或目的、腐化行为的根本手段、腐化行为的后果[3],而这些要件正指向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过程。

其次,治理的无效与权力的异化。制度的无效不一定必然导致腐败,但是制度的缺陷有可能导致权力的异化。虽然对于腐败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多从以公共职务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和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加以分析[4];从腐败的发生学看,权力是腐败发生的第一要素,权力异化有可能正在于私利的获得,而指向私利的获取过程就是腐败的过程――这一过程已经被从孟德斯鸠到透明国际对于腐败的定义加以确认。

那么异化的公共权力能否参与公共治理?异化的公共权力是否具有公共性?我们知道,“权力过程是所有政治活动在既定时间内持续运作的一种模式”[5]165,当公共权力已经异化,这样的权力运作就是权力异化的过程,也是公权私用与治理腐败的开始。当制度存在缺陷时,异化的权力过程开始被视为平常,甚至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莱弗(Leff)通过价格管制下官员不同反应及其产生的社会福利效应,提出了腐败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观点[6]。但是,腐败背后的寻租行为与过度许可设置也同时被经济学家揭示了出来。事实上,即使腐败在一定时期内有着合理性,但是基于制度的不完善而催生的、以牺牲制度正义来换取效率的行为最终仍将毒化制度完善的努力。

第三,制度无效背后的行为无效。政治制度是关于权力的安排,在理性的制度面前,为什么腐败容易滋生?事实上,科学管理的局限正在于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有限理性设计出来的制度也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现代治理中所有的复杂问题。

但是腐败的出现瓦解了构建制度的努力与行为的整体效果。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制度无效的情况下,腐败的蔓延可能同时伴随着治理行为的扭曲,因为这种系统性腐败在于:财富和权力的使用两者之间的种种联系,大大削弱了公开、竞争的参与和经济、政治制度,抑或拖延或阻挠了其发展。从各方面看,系统性腐败问题阻挠了发展理想,并说明参与权和制度存在根本问题。因此,腐败既是发展困境的综合表现,也是了解这些问题性质的诊断工具和一种正在得到强化的动因[2]12。

二、临时制度的信任缺乏

在制度修复滞后的同时,社会的自主性却借助市场经济得到提升,其中社会个体的利益诉求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在行为主义政治学看来,“贯穿政治科学的核心概念不是‘政府’与‘国家’,而是个体及其行为”[5]19。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政治叙事格式的转换,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中国治理传统的正当性。

首先,单边治理中的信任流失。在国家优先的制度设计中,国家及其官员的身份不仅仅意味着职业官僚,更是一种公共利益、公共良知的维护者与示范者,事实上我国“以吏为师”的传统正彰显了这种官员身份的复杂性。在现代治理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治理与信任模型相对稳定,传统政治治理格局受到的挑战也多集中体现为公共信任的流失。而讨论政治信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及其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一般民众的认可,从而体现政府执政的合法性;二是政治信任也是政府政策有效性的基础[7]。

中国自秦汉以来,政治权力就是建立在纵贯中央到地方的单边政治体制之上的,“以吏为师”的传统确立了传统政治体制的道德高地,在这样的政治过程中,政治治理必须无懈可击,因为一旦这种道德高地逐渐淡化,作为治理对象的民众就有可能逐步降低这种传统的政治信任。但是从许多地方爆发出来的针对官员的信任危机看出,基于纵向分权的政治结构仍然有着其致命的缺点,即针对特定官员的信任危机往往会被联想到更多的层级、不同的官员身上。于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这种深刻不信任的弥漫甚至可能动摇我们现有的治理结构。

其次,多元参与中的社会怀疑。在民主制度逐渐深化的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表现尤其集中。“民主制越有凝聚力,越稳定,社会各阶层越可能以同一态度对主要刺激因素做出反应。”[8]9其实“在多元主义者看来,国家并不像传统理论家所认为的那么重要,国家只是一部消极的机器,它反映社会各利益团体之间力量的平衡”[9]。多元主义颠覆了国家单边治理的正当性,于是作为替代方案,公民社会开始参与治理,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在政府无法有效供给公共服务时,NPO的参与可以有效地加以解决。

但是在社会自主性不足的情况下,非政府的组织如何赢得公共信任则成为又一个问题。在萨拉蒙看来,当NPO无法得到有效的资源时,志愿失灵就成为可能,于是政府的资助成为必需。但是政府―NPO的合作模式也可能出现新的问题:第一是NPO独立性的丧失;第二是NPO在追求政府服务资助过程中扭曲自己的使命;第三NPO在过度职业化的过程中变得官僚化而失去项目涉及的灵活多样性[10],而这些无疑又形成新的志愿失灵。由于我国的社会权利源自国家政治权力的退缩,在国家对于社会管制的逻辑下,许多NPO往往注册并挂靠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从而使这种NPO本身就带有着政府官僚属性,因此兼有政府失灵的内在动因。但是当公共信任的危机指向这些带有政府属性的NPO时,也给中国的公共治理带来很大的困惑:因为在政府治理出现空白时,公众无法指望社会组织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的短缺。

再次,社会抗议的适度安抚。无法弥补的公共服务短缺使公众对于治理质量的不满重新反馈到政府,迫使政府重新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但是在缺乏缓冲地带的政府与社会关系上,由于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无法化解原先的结构性冲突,社会冲突逐步强化,并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抗议,并可能在各个层次给特定的政府治理形成压力,正如李普塞特所说的那样:“稳定的民主要求在参与竞争的各方政治势力之间保持相对适中的张力。在新的争端出现之前,系统若有解决重大分歧性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政治上的缓和。如果让宗教、公民身份和‘集体交涉’三个问题积累起来,它们会互相促进,越演越烈,因此,分歧的根源越是互为补充、互为关联,政治宽容的可能性就越小。”[8]55

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抗议多来自权利的诉求,但是现有的制度供给仍然无法实现有效的安抚。在刚性维稳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承担着化解矛盾的首要责任,但是信访体制的设立尤其是越级上访的默许,事实上又颠覆了地方维稳的层级责任。相互矛盾的制度设计事实上无法化解社会不满,甚至一些对于司法终审决定的“有效”信访,同时否定了我国的横向分权体制,并鼓励特定行政权力的扩张。于是在这种内在矛盾的制度运行中,地方政府往往选择适度的、甚至临时的制度运作以安抚社会不满,“花钱买稳定”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但是“花钱买稳定”的制度设计建立在以下前提才是有效的:一是这种赎买必须针对少数个体;二是这种赎买必须在可控的公共监督之下;三是这种赎买必须建立在特定的制度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之上,否则,这样的赎买不但无法平息社会不满,更可能激发更多类似的社会事件。

三、治理拼接的制度危机

“政治制度是为了解决人类政治生活的办法。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不停地在改变。为了解决环境改变后的新问题,人类的政治制度也不停地跟着改变。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办法来为大多数人解决问题。”[11]因此在特定时期和特定范围,特定的治理方式往往有效。但是对于我国的治理传统来说,政策的一致性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政策范围必须严格限制在中央政府许可之内,否则就可能形成制度的适用性危机。

首先,制度整体性的分化。政府治理的背后是稳定的权力架构,莫斯卡这样解释道:“现代政治体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承认自由原则与独裁原则的创造性平衡,议会和地方政务会代表自由原则,而永久性官僚体制则代表独裁原则。而且,我们知道,假如所有政治力量和政治潜能都需要在公共生活中发挥影响,假如所有主权权力相互间都有事先对政治自由必不可少的制约平衡,那么这种共同参与就是必要的。否则,自由只是空谈,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12]

宏观架构上的权力配置在具体制度上得到了确认。在任何国家,都有着无法动摇的基本制度。但是基本政治制度也必然伴生着相关事务性的治理形态,并相互支持现代治理体系。然而,由于我国的快速转型,制度的生长既有其自发性,也存在于地方政府不同的治理目标之间。仍然以“花钱买稳定”这一临时政策为例,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旧城改造方面,金钱赎买的政策工具在许多涉及社会稳定性的层面上确实解决了一些难题,这一政策也鼓励了类似公共政策的推出,并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的政策手段。临时政策常态化了,而建立在这一常态化政策之上的制度也被默许,于是这一临时拼接的制度既可能鼓励了漫天要价、抬高行政成本,也冲击了现有的正式制度,并给后来的政府管理埋下了苦果。

其次,制度刚性的拉长。整体制度建立在对于中国社会一致的认识之上。但是事实上,“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在生产率、富裕程度、资源、教育、人口统计学和其他社会变化指数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在各地区中,在以亲缘关系、民族和其他社会纽带为基础的地方社区之间有可能存在尖锐的差别和冲突”[13]。正是这种横向的差异性证明了在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单纯追求一致性并不符合现实。

同时,在中国的政治制度运作中,秦汉以来的集权制度意味着中国治理结构遵循着从政治到行政的纵向授权过程。由于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复制,中央政府承担着对于下级政府政策传递与绩效考察的双重功能,因此,中央政府制定的制度通过纵向的权力结构拉长了――在具体环节上,我们通常把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中央政府制定的制度定义为基本法,而位于金字塔底端的地方政府则通过实施法来完成这一制度的运作,就这样,中国的政治与行政体系实现了有序的运行。

第三,政策执行中的制度断裂。任何设计美好的政治制度归根到底必须由公职人员个体即美国行政学者李普斯基所谓的“街头官僚”加以实施,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