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河北清河的案例

作者:薛澜发布日期:2010-02-20

「薛澜: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河北清河的案例」正文

一、导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作为解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已经越来越多地为学者们所采用。普特南(Putnam,1993a)把社会资本解释称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这一把长期以来为主流经济学所忽略的基本关系转换为解释潜在经济能力与行为差异的概念,作为一种对集体行为以及长期选择,对经济发展所须依赖的结构与制度安排的诠释,在90年代迅速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赞同,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面的研究之中,如福山(Fukuyama,1995)从经济发展与社会特征方面考量了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资本的实力是成就社会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弗泰恩和阿特金森则认为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分析创新行为与新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贝克(BakerW.,2000)则把研究的对象放到了商业运作中的个体身上。我国学者张其仔(1997)则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的角度作了一个中观的结构分析。

对社会资本的重视在聚群经济的研究中由来已久。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Marshall,1920)把工业集聚的原因基本上归结为六个方面:协同创新的环境;互补性工业的存在;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消费习惯。在对工业集聚的分析中,马歇尔归结出创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主题,揭示了区域的无形的创新的空气(air)是区域能够产生工业创新,最终形成聚集的关键原因。

以格兰诺维特(Granovettor,1985,1991,1992)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则强调了社会根植性(embeddedness)在聚群形成原因分析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制度之中的,这种网络与制度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区域性社会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非正式的安排,增强了当地的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些社会资本蕴藏于社会网络、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之中,使得其内部交易偏离了市场交易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整体发育。而在后来逐渐形成的以GREMI(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组织)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环境学派,他们以社会文化环境作为研究的主要概念,把产业的创新活动与空间聚集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Bramanti&Maggioni,1997),他们认为环境是一种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使得创新的个体能够创新并能和其他创新机构相互协调;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与生产组织的网络正是由于深嵌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所以网络得以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创新。

而萨克斯尼安(SaxenianA,1994)对硅谷社会文化,人力资本网络的实证研究则在研究创新以及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在这一些研究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对地方经济和区域创新起到促进、加强作用的因素得到了重视;社会资本是蕴含、或者深嵌于社会构架、社会网络与社会文化之中的,它既非市场因素,同时也不是组织一体化的因素,但是同样也能够通过技术扩散、信息流通、生产组织、市场规模效应等渠道充分发挥其作用。

社会资本的概念对于突破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突破无差异的区域简化,突破局限于要素价格、运输成本以及基于产品层面的外部经济的分析框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资本概念的产生及其引发的相关讨论,为揭示聚群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然而作为一个过程分析而言,社会资本是如何促进区域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取竞争优势的,还必须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案例研究:清河聚群发展中的社会资本

在2001~02年,我们对河北省内的若干产业聚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这些产业聚群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体现了社会资本的显著作用。

河北省清河县具有羊绒、汽车配件(以密封条等小件为主)、摩托车拉线、耐火材料、合金刀具等五大产业,这五大产业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以羊绒产业为最,羊绒产业在当地财政收入中超过80%,其初加工环节(梳绒)占国内市场生产能力的70%,在产量上,占全国的66%,占国际市场份额40%。从英国道森公司传出来的“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已经成为业界的名言。随着这几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清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并且在同时,这几大支柱产业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逐步形成,并加强,巩固。

在我们对清河的实证调研之中,得出了以下三个相关的基本结论:

1、社会资本是促使并保证高流量的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2、区域性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随着网络的的发育,网络自身及其所孕育的技能成为聚群经济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3、在聚群经济的动态演进中,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促进了对产业发展的特定方向的集体选择。

(一)清河羊绒产业的由来

羊绒(cashmere,pashm)产业的由来

清河的羊绒产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区别于原来已有的长绒产业,清河所萌发出来的羊绒产业其实是一个短绒产业。长绒的原料来源较短绒而言更为稀缺,成本更高,因而其消费市场也就更小;而短绒主要是要冲破两个瓶颈:梳绒和编制,方能实现这一产业的萌发。

羊绒尤其是短绒这一产业的市场具有较强专有特性。短绒梳绒这一“行当”正是由清河人(供销员戴子禄)从原有羊绒厂的废料中发现的,但当时采用梳棉机梳绒的效率并不高;此后的清河人通过天津纺织工学院实验工厂的同乡帮助,对原有梳棉机进行了简易的改造,从而使其能从这些废料中梳出短绒来(当时已经能够提取35%,而目前已经基本上可以达到100%)。而对于短绒产品市场而言,山羊绒要较绵羊绒的价格要高出非常之多,而能够梳出短绒来的山羊,必须是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贫瘠草原中的山羊;因而这一产品在原料市场上就具有非常之大的特殊性,其原料来源供应零散,多来自于游牧牧民以及皮革市场,因而就目前而言,仍然难以在羊绒初加工中实现大规模的整合,而清河的羊绒业,正由于当地良好的商业传统、社会信任、相关生产基础以及清河与供销地良好的关系使得清河的羊绒生产网络能够在数年内迅速的发展起来,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占据了相对中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难以消除和替代的市场势力;获得了整体意义上的竞争优势,从而难以为其他地方所轻易替代。可以说,有软黄金之称的羊绒市场,其争夺最激烈的为原材料(占最终产品成本的60%左右)和品牌两端,清河人目前已经紧紧抓住了原材料一端,而社区内部也正在孕育着新的变化,其一些成功的领头企业正在整合资源,逐步向品牌一端挺进。

而从整个羊绒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在70年代后半期,正是由于清河特定的社会结构,羊绒产业得以产生,而随后产业的发展进程,又是与其社会结构不断演化相对应的。

(二)清河的三个基本特征

河北清河原本属于“两无四不靠”(地上没特产、地下无矿藏,不靠山、不靠海、不靠交通要道、不靠大中城市)的穷乡僻壤。同时,清河原来也不属于任何国家或者省级与羊绒(以及当地的其他几个聚群产业)的计划内容之内。经过我们的实证研究,清河之所以能够形成高度发展的几个聚群产业,当地的几个特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l良好的商业传统

清河具有优良的商业传统,这一传统在清河羊绒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以下一些重要的作用:

这一传统间接创造了短绒这一产业,并提供了最初的企业家群体;

良好的商业传统使得生产与商业行为在当地得到认可与尊重,这对于加快经济流量,建立清河在短绒市场的先行者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传统商业中所形成的供销员网络为清河的羊绒业建立了有利的大进大出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清河起步阶段的初加工环节的起飞;

商业传统与供销员队伍的特质造就了清河的其他两个重要的特质:高度的信息流通机制与相互信任。

清河良好的商业传统由来已久,明清时期清河作为古运河漕运的重要中转点,为当地的商业气息留下了注脚;而在1949年之后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清河在整个国家主导的经济系统内培养了一大群供销员,这些供销员走南闯北,很大一部分是活跃在与纺织相关的产业之中;在起步于1969年的“建设五小工业”的运动中,清河建立起了大量的集体企业,到1975年,清河具有1479家集体企业分布于90%的村庄,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其中包括超过1,980名供销人员,在1975年之前的四年中,这些集体经济获得了2,485万元人民币的纯收入。虽然在1975年的“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中,清河的集体经济收到了颠覆性的重创,然而商业传统作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本却为后日的重兴留下了种子。

在起源于70年代末的羊绒产业中,清河的商业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在供销员的队伍中培育了产业的创新者。1978年,供销员戴子禄在内蒙的羊绒工厂(长绒)里捡回一些长绒产品所废弃的边角料――毛球,经过尝试,发现通过使用废旧的梳棉机能够梳理出一部分的短绒来,这一创新行为引发了后来清河短绒产业的发源。

清河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良好的商业传统与其历史以及政府的作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良好的商业传统引导了当地政府的行为。尽管在1975年“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清河正是作为河北省委的“割尾巴”典型进行处置的,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就为“能人”平反,大力鼓励私营经济,而在1983年,政府就将所有的集体企业出售为个体。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清河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迅猛的发展了起来,目前清河已有个体私营企业20000余家,其中羊绒产业有8000余家,获得了“北方温州”的美誉。

在目前,清河人更是看重并尊重各个产业的“商人”;并把他们之中的佼佼者选举地方的带头人,这就出现了很多的羊绒副乡长,羊绒副镇长,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位农民出身的科技副县长(耐火材料行业,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通过生产、经商,从而发财致富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流文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对生产经商的尊重已经成为地方的惯例(routine),在当地得以扎根并流传广播,产生了显著的扩散效应。

清河的其他两个重要的特质――高度的信息流通机制与相互信任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业传统与供销员队伍的特质。在基于前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与核算体系的中央计划经济中,供销人员是一个在各产业系统处于边缘的群体,这种特质为他们的相互信任与协作提供了共同的背景,他们在聚群中的主导作用引致了区域内的的信任与信息流通得到了发展与传承。

清河的商业传统为清河的羊绒产业提供了萌发、起飞的必要条件:产业本身的创新,人员,基础的运行网络。

l高度流通的信息传播机制

清河是一个没有信息围墙的地方,技术与贸易诀窍的空气(air)在社区内充分的流动。对清河聚群的发展,这种信息流通的机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

技术信息的高度流通,为大量参与者迅速而且低成本的掌握相关知识――尤其是使用低成本机械的知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这迅速地增大了整个聚群的经济流量;

而商业信息的流通,为短绒业起飞阶段突破贸易瓶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后期它依然起到了满足量化贸易与一定程度上稳定价格的作用。

针对于羊绒产业而言,当地也具有非常好的生产基础。清河良好的生产基础,不仅仅来源于其历史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源自于其技术的传播和扩散。

在清河,几乎没有技术秘密可言。羊绒生产中的所有技术信息,在当地几乎都是全公开或者半公开的。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由梳棉机改造为梳绒机(短绒)的技术;二是判别羊绒与原毛的“绒眼”、“毛眼”的技术。

在清河,这种信息流通行为已经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得到了公众的允许,保证了整个产业的高流量运行;保密的商业与技术行为不仅仅没有盛行,反而往往会被当成是另类,影响其合作关系。在清河羊绒产业发展的初期,这一种信息流通的机制主要来源于聚群中心区在地理上的高度紧密,更来源于当地的商业传统以及供销员、社队企业构成的运营主体,后来又社队企业分解出来的私营企业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传播机制;政府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曾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80年代前期,外贸渠道是整个产业的瓶颈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鼓励地方干部积极扶助地方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