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蓝消绿长”已成定论?

作者:陈孔立发布日期:2010-12-15

「陈孔立:“蓝消绿长”已成定论?」正文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蓝营得票率不及四成五,而绿营则接近五成,于是台湾以及海内外媒体再度出现“蓝消绿长”的说法。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人认为与2008年大选相比,“马英九执政900天,流失250万票”。有人说,2008年国民党“狂赢”220万票,而在2009年县市长选举时就“蒸发100万选票”,这次“更蒸发近120万票”。有人认为2009年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得票率降为47.88%,民进党大幅上升到45.32%,蓝绿差距迅速缩小到两个百分点,这时“蓝消绿长”的局面已经出现。这次五都选举绿营得票率超过蓝营,说明过去“蓝大绿小”6:4,或55:45的基本盘已经改变。

要看长时段的变化

我认为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关键要看如何界定“蓝消绿长”,是否它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不可逆转?从选举得票率来看政党的实力消长是有一定根据的,但由于选举的性质、范围不同,得票率也不一样。要从大选的得票率,还是从立委选举的得票率来判断政党实力的消长,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大选或北高市长选举,是“一对一”的选举,它与立委选举或县市长选举的总得票率就没有可比性。民进党在“一对一”的选举中,曾经在两次大选中获胜(2000年、2004年),一次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获胜(1994年),三次在高雄市长选举中获胜(1998年、2002年,2006年),此外,民进党只有在两次立委选举(2001年、2004年)和一次县市长选举(2001年)的得票率超过国民党。因此,是否可以说民进党在某次选举中取胜、得票率高于国民党,就算是“蓝消绿长”呢?

反之,2008年1月立委选举,国民党与民进党政党得票率是51.23%与36.9%;该年3月大选,马英九的得票率58.45%,是否可以说明这是“蓝长绿消”呢?所以我认为只看一两次选举,就得出政党实力消长的结论,未免过于武断。

有人指出,近两年来,即马英九执政以来,出现“蓝消绿长”的态势,而且还在持续地发展中。他们的根据是:在六次立委补选中,国民党五次失败,国民党籍立委从82席降为75席,而民进党则从27席增加到33席;再加上2009年县市长选举与这次五都选举,“蓝消绿长”的“骨牌效应”已经不可阻挡。可是,有人提出,2011年的立委选举,与2012年的大选未必出现上述“骨牌效应”,因此要说“蓝消绿长”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还有待验证。

我认为要从长时段来考察政党实力的消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开,从民进党成立以来的趋势来考察,就不难发现,从总体上看,民进党的实力是在上升,而国民党的实力则是在下降。起初,民进党的得票率只有30%上下,后来上升到40%上下,2009年县市长选举中上升到45%以上,与国民党只差2个百分点。这次得票率接近五成,超过了国民党。这与其说是“蓝消绿长”,不如说是“国(国民党)消民(民进党)长”,因为“泛蓝”不等于国民党。不可否认,这样的“大趋势”是一种事实的描述。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不是不可逆转的。

有没有“骨牌效应”?

不少人从这次选举得出“蓝消绿长”的结论,从而对2012年的大选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蓝消绿长”的趋势已经为马英九2012年的连任提出“一大警讯”,或说马的连任之路已经出现危机和艰险,甚至可能是“噩梦一场”,还有人预测,马英九连任的概率只有0.303。

其实,不同的选举,谁胜谁负,涉及不同的因素。例如,地方选举比较重视有关地方的利益,整个台湾的选举则必然涉及两岸因素、国际因素等等;当然候选人因素、政党因素等等也十分重要,不同选举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会不同。此外还有一些偶然因素也会起人们想不到的作用,“两颗子弹”、“一颗子弹”的效应,人们记忆犹新。

在当前台湾两党实力相当的条件下,政党轮替应当会成为常态。谁也没有长期执政的把握,每次选举都是一场艰苦的拼搏。所谓“钟摆效应”、“骨牌效应”都是人们选前用来预测、选后用来解释的手法,并不存在必然趋势。2012年不注定会出现蓝消绿长的“骨牌效应”,台湾两党谁也不敢根据这样的设想做出决策。现在距离2012年大选为时尚早,谁也无法过早地做出“推论”与预测。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