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两岸文化研究的盲点

作者:陈孔立发布日期:2014-02-23

「陈孔立:两岸文化研究的盲点」正文

 

当前在两岸文化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中存在一些概念问题与理论问题,一般的文章对这些概念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说法,然而作为学术研究,如果缺乏一定的规范,结果只能各说各话,无法交集,也就无法辨别什么是正确的看法。本文试图针对学术界有关文化、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的盲点,即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讨论。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我不想先提出文化的定义,而是先把现有的不同看法列举出来,然后再看哪一种看法比较正确。

第一种看法是:有人认为文化是指共同的血缘、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历史记忆、地域文化。有人认为儒释道哲学(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戏曲、音乐、美术、工艺等等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有人认为:“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共同的血缘、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记忆等等”。有一篇文章讲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指出汉文化的传播、语言上的一致、习俗上的同根、艺术上的同源、宗教上的同质,从而说明“两岸文化习俗的相同是多方面的,从台湾的居民组成,到生活习俗、文化体育、宗教信仰等方面与祖国大陆深层的联系,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化影响、风格模仿、强行灌输的结果,也不是偶然的巧合,只能充分证明两岸同根相连,同属一源,同承一脉,同为一体,血脉相连”。显然,这种看法所指的文化是历史的、传统的文化,而不包括当代的、现存的文化。

第二种看法是: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有人还强调其中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有这样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并且指出,在精神文化中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它是精神文化的核心。[1]这种看法既包含历史的、传统的,也包含当代的、现存的,而且强调的是当代的、现存的文化。

研究两岸的文化问题,究竟应当强调历史的、传统的,还是当代的、现存的,这是需要明确的问题。我认为只讲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就会强调“同”,而忽视了两岸文化事实存在的“异”;如果强调当代的、现存的文化,就会强调“异”,而忽视了两岸文化存在的“同”。我们需要两面兼顾,但要强调重视两岸当代的现存的文化,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当代的现实的问题。换句话说,两岸文化研究所涉及的“文化”概念,不能忽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之类的内涵,不能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些现存的主流文化,否则就远离了主题。

 

二、关于文化认同的概念

有人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认同的基础。有人进而认为,两岸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文化认同。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开展两岸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黄帝祭祀、妈祖信俗、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儒、释、道文化乃至戏曲、音乐、美术等等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文化认同的效果。有人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认同的基础,中华民族认同是台湾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两岸联结的纽带。有人认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文化认同也就是中华文化认同。两岸文化同根、多元融合、都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价值、都提倡“和合思想”。

与上述看法不同的是,有人认为,“两岸文化认同”不仅是指由共同语言、文字、历史、集体记忆等方面形成的原生性的文化认同,或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应当包括两岸后天建构的制度认同、心态认同,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有人强调文化认同是指“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不同价值取向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2]有人则强调文化认同是“制度认同”和“公民意识认同”。

这里涉及西方有关认同的两种主张,即“原生论”与“建构论”。“原生论者认为,族群认同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中的固定特征,基本上是既定的,共同的文化特征,诸如语言、传统、习俗、宗教等是一个人的族群认同的核心所在,并在孩童年代通过初期社会化的过程内化到人的意识之中”。“建构论者认为族群与族群关系要放在历史的社会结构当中分析,族群认同是动态的、流变的和可以改变的,族群认同不是必然和文化边界相一致,常常是政治和社会建构的产物”。[3]

研究两岸文化究竟要强调“原生论”还是“建构论”,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前者强调的是历史的、传统的、原生的文化认同,后者强调的是后天形成的、甚至是由政治认同动员和建构出来的文化认同。我认为这两个方面也应当兼顾,但要更加重视当代建构出来的文化以及对于这种文化的认同,因为它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两岸文化研究如果只讲历史的、传统的、原生的文化认同,那就不符合文化认同的概念。现在大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台湾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研究文化认同就不能忽视这些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的问题。

 

三、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一)文化认同是不是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论点,叫做“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他们把这个论点应用于两岸,认为当前两岸之间的政治认同存在明显的分歧,因此应当从文化认同入手,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两岸的政治认同。或者说,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且明确主张两岸应当“以文化认同,召唤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

按照这个论点,可能导出这样的看法:一、先有文化认同,然后才可能有政治认同;

二、没有文化认同,就不会有政治认同;三、文化认同改变了,政治认同一定跟着改变;四、只要文化认同不改变,政治认同也不会改变,等等。

我不知道这个论点的根据何在,但却感到它无法得到普遍的论证,也违背了许多客观的事实。以下我想列举一些国家的事实进行验证。

先看美国。亨廷顿指出:“美国的核心文化向来是,而且至今仍然主要是17-18世纪创建美国社会的那些定居者的文化。这一文化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督教信仰,新教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工作道德,英语,英国式的法律、司法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传统,以及欧洲的文学、艺术、哲学和音乐传统。在这一文化的基础之上,定居者们于18-19世纪建立了‘美国信念’,其原则是自由、平等、个人主义、代议制政府和私有财产制。后来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则是同化于这一文化之中,又对它有所贡献和修订,但并没有使它有什么根本的改变。”[4]这就是所谓的WASPs,即白种(White)、盎格鲁-萨克森人(Anglo-Saxon)、清教徒(Puritan),统称WASPs核心文化与价值观。那么,美国人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是否建立在对这一核心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呢?过去人们把美国称为“大熔炉”,强调外来移民要融入美国社会,后来改称为“沙拉碗”,强调要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因此,亨廷顿忧心忡忡地指出,这一核心文化在美国受到很大的挑战,他警告说,美国正在被西班牙裔移民分裂成“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这将使得三个世纪以来一种语言和一种核心文化――盎格鲁一新教文化――的美国变得面目全非”。[5]说明美国人的认同并非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亨廷顿还讲到这样的问题。他说:“‘美国信念’的原则――自由,平等,民主,民权,无歧视,法治是如何组建一个社会的标志”,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接受这些原则,但他们不会因此而成为美国人。“只有当他们移居美国,参加美国社会的生活,学习美国的语言、历史和习俗,吸收美国的盎格鲁-新教文化,主要认同于美国而不再是认同于原籍之国,他们才会成为美国人。”[6]说明并不是有了特定的文化认同就会有相对应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再看欧洲。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是从煤钢共同体开始的,以经济共同体为基础,通过欧洲单一市场、统一货币到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公民欧洲、共同的象征符号――欧盟旗帜等

等一步步地走上欧洲认同的道路。这个过程在很长的时间里,忽视了文化。所以欧盟的缔造者之一让?莫奈(Jean Monnet)曾说过,“如果我们重新开始欧洲共同体,我们将从文化开始”。后来他们才开始建构欧洲文化认同,但至今还有不少人担心“一种单一的欧洲化文化模式将会危及本族文化的地位”。这一事实说明了欧洲的认同不是从文化认同开始,并不是以文化认同为前提。

再看澳洲。现在从世界各地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很多,澳洲政府废除了过去的“白澳政策”,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鼓励移民保留自身的语言与文化。尽管英裔澳洲人仍然拥有优势的地位,西方文化属于主流文化,但各地来的移民也没有完全认同英裔澳洲人的文化。就是说,澳大利亚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并非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

再看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是三个主要族群,此外还有欧洲人、阿拉伯人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政府首先致力于建构“新加坡人”的认同感,竭力塑造国家意识,强化国民的政治认同。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五大“共同价值观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7]新加坡政府从不主张以文化素质较高的族群去同化文化素质较低的族群。相反,它主张保持和发扬各族群的传统文化,以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加坡文化体系。这个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个实例说明了不是先有文化认同才有政治认同,而是在保持各族文化的基础上,先建构政治认同,再倡导和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当然,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不过以上事例足以说明“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这个论点经不起历史与现实的检验,在很多场合并不适用,它并非颠扑不破的理论,不要把它当作的放之四海而皆准普遍真理。因此在研究两岸文化时,不能忽视这个被许多人接受和引用的不正确的论点。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两岸之间的认同是否一定要“从文化认同入手”,也是可以讨论的。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能否达成政治认同、国家认同?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两岸文化认同是否等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第二是,是否可以通过中华文化的认同达成国家认同?对此,学术界存在正反两方的看法。

正方的看法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两岸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台湾民众逐步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国家认同。要用中华传统文化重塑两岸民族认同。有人进而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这意味着要用儒家思想来推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还有人具体指出,要采取族谱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举办黄帝祭祀、妈祖信俗礼仪等传统文化活动,来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这种看法存在如下的问题: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两岸的主流文化,对此两岸之间的看法并不一致,大陆内部或台湾内部从民间到学术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也不一致,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