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胜利:中国“货币泛滥”从哪里来?

作者:巩胜利发布日期:2010-11-19

「巩胜利:中国“货币泛滥”从哪里来?」正文

中国不喜欢美国、欧日最近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防不胜防、铺天盖地的外汇资本、挤破中国关不住的门栏,抬高了中国人本不富裕的通货膨胀、物价高升,民声哉道;美国也不喜欢中国“顶牛”的“收紧”货币政策,使得美联储可能要花费更多的美元来促进美国市场流动性和促进美国就业、出口。当代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就是人类大自然共生态的一对“矛盾”共同体。于是,韩国G20最高峰会就这样留给全世界不欢而去,美国和中国只有拿着“矛与盾”相互走向2011年,开始那没完没了,你往东、我往西,你上天堂、我下地狱的经济、金融厮杀……

2010年11月12日,第5次G20集团首脑峰会需要确凿证据来证实和说明此次峰会的气氛和寻找新的经济出路,以说明世界各国对当前经济的判断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策略路向:现在是各国经济巨额且持续在更大范围的“失衡”,失衡怎么办?此次G20峰会没有给出任何答案。中国11月11日公开发布的最新月度数据显示,出口再次出现大幅同比增长,贸易顺差高达270亿美元,比2008-2009年平均值高出五分之二,这足以证明中国货币的巨大优势,成全球各国不得不瞄准之目标。是日公布的中国工业增加值预期将相当强劲和消费价格指数数据高于预期目标,应当加强持不同人士的全球信念,即中国人民币币值太偏低、成全球最大的不公正、不公平贸易策略,谁也无法阻挡中国继续“出口创汇”的步伐。中国2010年比2009年的贸易顺差只是象征性由1960.7亿美元变成了1800多亿美元(此数据见2010年11月9日《南方都市报》C02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言论),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依然需要寻求源头贸易“游戏规则”的改变,这基本上是2011上半年中美贸易格局的一个新走向。而世行则表示,这一趋势在中国可能会持续下去,并预测中国贸易顺差将从2010年的2470亿美元,甚至有可能增至明年的2730亿美元和后年的3140亿美元(见2010年11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世行:中国需进一步加息》一文,作者杰夫•代尔)。

强势美元符合国际社会、各个它国的利益,但未必符合美国的利益,否则美国又为什么坚持了十数年的美元贬值、接二连三的采取释放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行为?美国需要更多的出口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需要一样的货币宽松策略来延续发展。

中国2010年10月份贸易顺差再次飙升至271亿美元,为2010年以来第二高水平,且就在20国集团(G20)峰会召开之际,这对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构成新的巨大压力。中国10月份的贸易顺差较上月169亿美元的顺差有大幅提升,这也是中国近几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之一,让人对其再平衡的速度、方法产生新的怀疑,中国货币升值为何也挡不住继续“出口创汇”?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官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评论道:“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全球贸易失衡再现的又一个信号。目前,越来越清楚的是,中国在再平衡其经济、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方面并未取得太大、实质上的进展”。

“未取得太大、实质进展”,怕是中国与大多发达国家2010年、2011年未决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同时敦促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旨在“促进国内需求和消费”的结构性改革,但60多年至今的中国、特别是21世纪以来,对“促进国内需求和消费”几乎是一筹莫展,几乎也是没有任何改变和实际措施可以策略、应用。

对首尔G20峰会上的各国首脑政要来说,好消息是中国自己已放弃说服世界各国相信中元(即人民币)汇率“适当”的任何目的了。自6月15日中国央行表示将允许更大汇率弹性以来,中元升值已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升值了。坏消息是各国首脑领袖们依然各打算盘,难以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全球经济共同的方向。正当中国希望通过加薪和抑制通胀来提高购买力、并似乎准备为此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美国却只想提高中元兑美元汇率。中美(包括欧元、日元等)最近直接的交锋是,中国正聚焦于实际货币的这一轮的升值,而美国却关注其名义汇率反应在真实贸易上的数据和结果。中国与美国2010年末、及2011上半年的整体货币为一“宽松”、一“收紧”,两边拉开相向对抗,一台跨世纪的好戏正在上演,美元的“宽松”正在加速放大中元的“收紧”艰难,一场势不两立的货币策略大战鹿死谁手还没有展开来……

中元兑美元汇率已成为一种历史上的政治玩物。就在G20首脑峰会之际,中元兑美元在首尔峰会前夕大幅上扬,升幅占6月中旬以来累计升值的四分之一,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种姿态。

2010年10月20日、11月10日,中国分别宣布上调货币基准利率和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这是与全球特别是高收入国家的美元、欧元、日元的现行“零利率”相向的一种货币策略。这种中国与国际主要大国经济体冲突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剧这几种主要国际货币间的运行冲突,其结果可能使中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的“贸易平衡”更加冲突而加剧,那么中国衍生30多年的“出口创汇”可能继续前行;新一轮中国与美欧日货币策略相向,还不知道要解决什么实际、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新平衡问题;当然,世界主要大经济体不同货币相向政策势必产生与加大新的资本趋利空间……不确定、资本空间、对封闭的中元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之所以“真理越辩越明”――是不至于成历史上哥白尼的天下冤假错案,那么最好是让这种双边争端成为多边、让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来充分讨论一下的真谛。一种已是国际货币的成因和趋势,怎样才更美好?一种标榜要走向国际货币舞台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怎样在今日世界的大舞台上展开公开、公正、公平有益于世界各国“平衡”博弈?而2010年11月11日公开中元的名义贸易加权有效汇率在过去五个月实际上一直在稳步下降,因为中元只是相对于走低的美元轻微升值,这种升值还有很多的路程要完善走过,但到今几乎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巨大外汇盈余。

2010年11月11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得知中国10月份数据公布后表示:若中国继续抵制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将面临高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盖特纳在首尔接受CNBC电视采访时称,他认为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已取得进展,且他认为北京方面继续升值进程至关重要:“若你抗拒这些市场力量,这种压力将不会消退。这些力量只是反应了外界对中国将强劲增长的信心”盖特纳表示:“若不继续升值,其最终将导致通胀上升或资产价格上涨,这对中国不利”。11月12日,奥巴马在G20峰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重申“美国要求人民币更快升值的立场,人民币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理解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解决不可一蹴而就”。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海啸的最严峻时期(2008年9月到2009年底其间),中国货币超大发行与GDP之比预计接近2:1,这是全球历史以来最大的货币“流动性”扩张。在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广义货币超发已经达到43万亿元(大于中国当年GDP年度总额。有关本段、此组中国货币的数据,见2010年11月7日《南方都报》AⅢ19版《通胀考验中国》一文,作者陈建利)。尽管随着中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财政收入向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比例肯定还是呈上升趋势。但是因基础货币供应速度远超过真实经济增长速度,其唯一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200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仅仅是“适度宽松”或“过度宽松”,而是不负责任超60年以来的“极端宽松”。2009年全年,中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在,因超大量发行货币的通涨时期毫不迟疑的来了,人民币对内在日益贬值,对外扭曲的却不得不升值,而唯一治理的货币杠杆原理就是只能收回货币。2010年末,美元、欧元、日元(到2010年11月15日,当前美元基准利率为仍为0.25%,欧元为1%最低水平,日元为超低的0-0.01之间)依然坚持金融海啸最严峻期间的“零利率”货币策略,中国又不敢以加息而收紧货币之现时缰绳,无奈中国经济只有迎来它自己货币泛滥的第一场恶果――又不得不收紧货币之缰的泛滥成灾、通货膨胀、结构性紊乱……

实际上,自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截然相反,中国的CPI一直居高不下,通胀一直是全球之最的中国主流。2007年全年通胀率为4.8%,2008全年为5.9%,2009年全年为-0.9%,但中国现有CPI统计数据并没有将房价纳入到指数成分以内。高盛集团2010年年初发布的报告称,假如将房价列入CPI,2009年中国CPI涨幅早就超过10%,远不是官方公布的负值,2007年、2008年的CPI指数也会高升、罕见。即使按照官方惯例的统计指标看,2010年前9个月CPI同比已经上涨了2.9%,考虑到近两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比率上升了2%多,中国实际CPI涨幅还应更高。就是不包括房价上涨,中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继续扩大并创出25个月新高。也就是说,中国早已进入到通货膨胀的严峻时代,只是“中国特色”数据掩盖了全球最大的预期通胀。在只有人民币单边升值的环境下,选择加息人民币并不是一个好的货币策略。在美欧日等全球第一、第二大发达经济体都选择不加息、处于最低“零利率”之下,中国加息只能鼓励全球的钱都要赶快来中国。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中国早已骑在了火山顶上却找不到回来之路……

相比,美欧日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全球经济的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为了本国经济增长和出口,各国近期纷纷打起了汇率、货币流动性扩张的主意,日本、韩国、巴西、印度、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出手,希冀以本币贬值来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带动增加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都希望人民币升值,而与中国制造有直接竞争、不无关系的发展中新兴国家也暗中希望如此,全球几乎一致的掀起了人民币升值的大合唱,人民币升值正面临全球一致的连锁行动。

如果按中国治理金融海啸、下猛药的方法,美国可以拿出当年超过20万亿美元当量的货币来极大促进流动性(美国2009年GDP约为14万亿美元,按中国2:1发行货币是24万亿美元),那么今天的世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货币泛滥”、波澜壮阔局面……据美国2010年末、金融海啸爆发后数据显示:美国国债不过10万亿美元,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相比美国每年GDP14万亿美元,依然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因之,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于11月12日在G20峰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最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迄今为止的最强烈辩护,称它不是为了弱化美元,而是为了促进增长并防止通货紧缩。2011年,收紧货币的中国则麻烦了,中国GDP在2010年7月刚刚过5万亿美元大关,除了要回笼最大超量发行的人民币以外,还要面临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泛滥成灾的一波、又一波的大洪水冲击。

2010年11月12日,G20峰会的延席已经散去,而对于威胁全球的汇率、贸易失衡问题,20国首尔宣言也没有给出具体规定,只是同意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提高汇率制度的弹性”共识。对于“汇率问题”和“经常贸易项目设限”问题,被认为是“首尔20国峰会”的两大绊脚石。此次G20副财长彻夜磋商,就这些绊脚石初步达成了以上“共识”。第五届G20峰会《首尔宣言》认为,难以消除最近汇率战争和贸易失衡造成的压力,各国分歧仍然存在,要等到下届法国G20峰会来具体解决。而对于中、美两国的汇率政策造成全球性紧张,奥巴马在首尔寻求各方谅解,称美国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消费(中国则认为是截然相反的“货币宽松泛滥”),就是对世界各国经济所做的贡献。

峰会决定按照庆州G20 财长会议的协议实施市场决定型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在宣言中写入提高汇率弹性的内容,间接要求经常项目顺差过多的新兴市场国家改善结构。同时,包括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化保持警惕,以减轻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流动过度波动的风险。

峰会决定,今后IMF不仅能解决危机,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