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通胀难躲 中国模式独特闯关

作者:陆一发布日期:2010-12-10

「陆一:通胀难躲 中国模式独特闯关」正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不由政府直接管理价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尚处转型期的国家,当迫切需要控制价格上涨的时候,采取一些行政性手段以达效果,同时辅之以宣传和媒体疏导降低民众的通胀预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管制,效果更佳。有分析人士将此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治理通胀。

中国食品涨价风已吹到大洋彼岸,美国、加拿大多家华人超市已受到影响。据悉,不少北美的华人超市中,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价格不久前已涨过一次,但这远远不够,预计未来2-3个月还将大幅调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者透露,他已获通知,一些源自中国的干货进货价格将上涨30%至50%,有的不会一次大升,而是分次加价。

而在中国国内,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这些今年层出不穷的新词汇看似调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民众对农产品价格普涨的无奈。不少囤油囤面的“海囤族”,并不是为了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是追求面对物价高涨的心理安慰。在此背景下,如何避免物价快速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无疑是决策者的要务之一。

可以看见的是,中国高层平抑物价决心之强。从国家部委掀起了一场物价调控的风潮,行政、经济、法律、宣传手段齐齐上阵。事实上,通胀是现代社会的特点,更是一种货币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不由政府直接管理价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尚处转型期的国家,当迫切需要控制价格上涨的时候,采取一些行政性手段以达效果,同时辅之以宣传和媒体疏导降低民众的通胀预期,而不是简单地强行管制,效果更佳。有分析人士将此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治理通胀。

美狂印钞殃及中国通胀

经济学中,通胀成因无非是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二者混合型,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则复杂的多。眼下,中国所面对的通胀情况比较多元,输入型、货币泛滥、游资热钱炒作等因素悉数存在,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不负责任的美国政策所致。

近年来,美国通过发行美元来“稀释”自己的对外债务,执行“弱势美元”政策,引发美元持续性贬值。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前期,以原油和黄金价格攀升最为典型。原本,在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但后来美、欧、日等西方经济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美元再次大跨步的下了一个台阶,相对应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明显的轮番上涨,这一轮中,资源价格的上涨尤为明显。

由于美国依然面临着次贷危机后引发的双赤字压力、巨额国债、过度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美联储毅然第二次祭出“量化宽松”这一杀手锏。12月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放话或推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这与此前,欧元区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深陷债券危机,按照华盛顿共识,以大幅减赤换取援助形成鲜明对比。有识人士指出,这充分反映出西方自私的意识形态作怪――天天帮别人把脉开药的医生,自己感冒的时候,却为自己另开药方。美国希望为自己的经济难题找到速效药,药方即是美元贬值,把病传给别人。

美国大肆印钞,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世界大宗商品、资源能源价格价格的上涨无可避免,向全球输出通胀压力已是既定事实。对中国来说,被迫面临美联储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所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如何解决通胀压力,同时防止防止通胀预期过度蔓延,成为高层难题。

中央多重手段狙击通胀

中央政府已表现出高度警惕。

10月央行加息之后,11月中旬,央行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间隔之短在历史上尚属首次。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四大措施,力在稳定价格,并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仅三日后,国务院调控物价“国十六条”组合拳出击,提出:“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同时,作为物价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从11月22日至26日,5天内连发9个通知调控物价,密集程度史上罕见,商务部、农业部等部委之间也联动应战平抑物价。多维新闻据公开消息统计,已有7个国家部委联合出手。

国家发改委:派出督查组分赴价格涨幅较大地区,进行检查督导,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财政部: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铁道部:承诺克服运力紧张等困难,全力保障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农业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商务部:制定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方案,对蔬菜价格实行每日监测、并及时进行储备投放;工商总局: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国家粮食局:派工作检查组分赴秋粮主产区指导,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胡锦涛宣布中国明年的货币政策立场将从目前的“适度宽松”归于“稳健”。据央行决策层人士向多维新闻透露,政府已意识到使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必要性,但目前并没有将近期通胀上升,视为总需求过剩和经济普遍过热的迹象,并且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对中国的影响仍然担心,所以不会全面收紧宏观政策,将货币政策定位于“稳健”,留有余地。

这场通胀狙击战,亦从中央扩展到了地方。各地接连出台各种措施。北京为22.3万城乡低保对象,一次性发放补贴100元;广东省紧急出台“二十三条”措施稳物价;南京发放价格提醒函,哄抬物价最高罚50万元;甘肃、贵州等地表示将投放储备柴油和小麦;贵阳要求学校食堂不得涨价,违者重罚……企业也被要求参与稳定物价。四大粮油企业被要求,所有的小包装食用油产品4个月内不要涨价。

此外,中央还有效的通过传播途径遏制住了通胀预期。今年年初以来,政府多次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国务院也三五不时的出台措施打击大宗商品炒作,加强大宗商品市场监管。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可表明政府治理通胀的意向和决心,提升政府公信力,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坚定市场信心,避免物价螺旋式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向多维新闻表示,这确实非常重要,将市场的通胀预期管住了,价格就涨不起来。管理通胀预期,更需要靠货币决策单位的信誉,政府与央行不但可以通过改善与市场对话的艺术,引导市场与居民的预期,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言出必行。菲律宾就是一个例子,菲央行也有通胀目标,但当实际通胀过线时,政府没有所动,久而久之,这样的政策大家就不会相信,一旦市场上价格出现波动,价格预期就会上涨。因此,管理通胀预期与反通胀,需要一些新手段、新思路,关键要疏导,而不是简单地加强管制。

中国式“杀”通胀初见效

在政府密集组合拳下,部分商品价格应声而落。

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土豆、面粉等农产品主产区市场报价近日涨幅为零。发改委已宣布,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蔬菜、棉花价格环比回落。商务部披露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监测也显示,出现了近半年来首次下降。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下旬,中国50个城市绝大多数蔬菜价格回落幅度在5%以上,其他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除鸡蛋、牛肉出现小幅回调外,其他农产品价格保持微涨的趋势,涨幅较前期已趋缓。

政府重拳出击,平息了短期内的通胀预期和居民的紧张感,但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就指出:“这还是宏观调控吗?”。他认为,将“政府调控”等同于“宏观调控”,再以“宏观调控”的名义,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这是对宏观经济学的亵渎。甚至还有人将之与前苏联全面实施价格管制归为一谈。

观察人士认为,当下中央之举与前苏联的情况完全不同。前苏联是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产品分配上的不合理,通胀事实上早已形成,只是被价格管制掩盖了起来而已,只是后来的市场化改革才使得这一问题揭开了盖子。而中国国务院宣布的抑制通胀措施表明,政府所采取的方法是温和、局部针对的,一方面尽量遵循市场规律,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干预安抚由于货币所产生的社会不安情绪。

政府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同时,也提高了蔬菜供应量,并向市场投放主要食品储备,还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补助,同时,对农产品的收购也加强了管理,以打击投机囤货行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通胀抬升时,仅选取适当的政策工具将其控制往往并不容易,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并不会对现在的通胀情况会有特别大的效果。所以,中国不再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来治理通胀,而是由更多工具合成的政策组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