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胜利:中国“一揽子货币”之惑?

作者:巩胜利发布日期:2009-12-13

「巩胜利:中国“一揽子货币”之惑?」正文

【核心提示】:2009年末,金融海啸已经止跌回头,中国经济增长率保8%已经没有任何悬念,那么国际市场瞩目的中元何时不再盯住美元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引述温家宝总理谈话说,会坚持原有的汇改方向(什么方向?何时结局?有象欧元上市那样的时间表吗?)。有观点认为:中元与美元脱钩,大约在2010年的第2季。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货币一直盯死美元,讲中元脱钩美元是一个艰难的难题。金融海啸后,欧美等国消费疲软,中国为了顾及出口动能,中元汇率自2009年初以来,从“一篮子货币”改回紧盯美元联动,中元兑美元可以说一潭死水,但全球整个货币市场商品结算,几乎都为美元,而“一揽子货币”又怎能满足中国经济日益崛起、日益强大的外汇现金洪流需要?

世纪金融海啸开始止稳回升,中国经济增长率将注定8%增长率之上,加上中国外汇储备每每再创新纪录,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将在2.4万亿美元左右,于是国际社会又将目光聚集在中元何时不再盯住美元联动上,但中国外汇改革“没有时间表”;为彻底摆脱国际舆论的压力,有观点认为:“中元与美元脱钩”可能在明年第2季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风暴后,欧美等国消费疲软,中国为了顾及出口动能,中元汇率今年初以来,从一篮子货币改成紧盯美元联动,中元兑美元可以说30多年改革开放是一潭死水,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盯死美元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恶习。自从中国有外汇以来,中国货币走过了盯死美元→一揽子货币→又盯死美元的周而复始、回到原来的老路。只要中国中元不能自由流通、不能自由兑换,中元就有永远难以翻过货币的这“断背山”,而世界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包括香港港币、台币等等都是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货币。

自所以中国脱钩美元、又回到盯死美元的老路,就足以证明中元脱钩美元是一道未解的难题,是一道中国还没有“计算”好、怎样“通过”、“合理”否的货币难题。

当一种货币要想独立、强大的走向全球化、国际市场的时候,它必须有一个依托、也就是“根源”。中元在还没有走出去之前,盯死美元就是它的前车之“路”,没有这个路,它就永远不可能走到“彼岸”。

中元盯死美元,其实与亚洲的港币、新加坡、韩币、日元等与美元挂钩的原理完全一样。只不过中元挂钩美元没有任何“游戏规定”约定而已,不像港币与美元有“联系汇率制度”。1983年10月15日,港英政府因为货币及信贷过度增长,导致贸易逆差扩大,通货膨胀高企,港元汇率持续下降,加上自由货币投机炒卖的活动 出现了少有的抢购商品风潮,令港元贬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动荡,遂在公布稳定港元的新汇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此制度规定,港币的发行是以100%的美元现钞为储备金。这些强大的外汇储备金,为联系汇率提供充分支持保障,这些储备金由外汇基金管理。2009年11月底达到2563亿美元,达到本地基础货币的3倍以上。据知,1935年11月9日,香港宣布港元为香港本地货币,曾经英镑的固定汇率为1港元兑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兑1英镑的汇率与英镑挂钩。后英镑败落、一蹶不振,香港当局又决定于1983年10月15日港币与美元挂钩),就是从港币自身出发,当年是一种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这样香港货币管理当局做到了7.80港元为轴心的长期稳定,并严谨及稳健了香港以货币发行制度,来实施了亚洲四小龙――香港的崛起,香港货币就有了背靠美元大树的稳定和当然的保障、正常的运行。60多年的中国中元,做为一种国家货币,在还没有走到国际市场之前,也当然需要一种强大力量的支撑,于是盯死美元是中国最真实的一种选择。

顶住“一揽子货币”是中国新近几年、废止盯死美元之后的一种汇率衔接新方式,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了外汇汇率的风险,确保了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安全。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它根本无法纠正汇率失调、甚至会恶化贸易逆差,使中元汇率价格严格被扭曲。特别是由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之间的大幅波动,单一的钉住美元(因其是全球第一国际货币)的汇率制度对于稳定进口成本与出口竞争力带来了负面影响。金融海啸之后盯死美元,则加大了中元跟随美元贬值的机率;美元贬值,中元必将跟随贬值,使中元升值与其它全球主要货币更加突兀。美元却是国际市场、贸易结算货币和自由流通、交易的第一主要货币,中元却无奈,只有被动相应国际其它货币升值的呼声。

有资料显示:自2005年7月21日中元兑美元汇率改革算起,中元兑美元约升值21.2%,若跟2008年底相比,仅升值了0.1%。但是,自2008年9月15日金融海啸之后,中元兑美元升值的很减弱,但到2009年8月之后,中元升值预期再次成为全球各国的焦点――这其中就是中元盯死美元而与转换制度有关。

非常显然,中元的问题是本身由“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能自由流通、不能自由兑换,所以才堆积了60年至今不能通过、实践“市场经济地位”――“货币自由兑换”(见《美国判断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六项标准之第一项)之根源。

中国崛起、中国制造遍及世界各地,中元不能自由流通、不能自由兑换,那么所有的升值的、兑换的、流通的压力都集中在中元自身身上。正是因为如此,换句话说:假如“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占的比份越高、越大,那么中元所面临的国际压力就更大;用“一揽子货币”挂钩,那么对那些非国际货币来讲(如欧元、日元、新加坡币等),就难以体现其价值的存量和总量。在未来,如果中国崛起成真,那么中国因4万亿大扩张、将面临着60年不遇的在相当一段长时期内、中元预期将不断升值,而唯一根源的解决办法与途径就是中元的“自由流通”和“自由兑换”,否则没有可能得到任何解决。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