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正文
即使气候变暖不严重,也要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化石能源的耗尽是或早或迟的事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计划加市场,是低碳中国可行的好模式,千万不要舍近求远、弃中求洋。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与演进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尽管后者还存在不确定性。
科学研究发现,全球最近十多年的气温是近百年来最高的,全球平均温度在20世纪上升了0.74℃。对气温升高的事实认定国际上是一致的,但对升温的原因的解释则差异很大。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非常可能”由人为活动引起。而美国人弗雷德-辛格、丹尼斯・艾沃利《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一书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有证据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充其量只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相反,如果往回追溯100万年的气候变化历程,我们会发现,温和、适度的全球变暖只是1500年(±500年)气候周期中自然变化的一部分。”2007年3月17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有科学家就认为一些科学家对全球变暖的说法太夸张,是“好莱坞式”的“妖魔化”。
如果说瑞典科学家阿累尼乌斯1896年提出的“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只是一个科学假设的话,那么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IPCC专家组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以及“巴厘路线图”的确定,则赋予了“气候变化”以政治性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性已退居次要,政治考虑成为首要选择。
如果说气候变化在科学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的话,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已被采光或即将采光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开发新能源、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即使气候变暖不严重,也要发展低碳经济。
从现实看,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利用,少部分来自水泥生产和消费,两者都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投入。从历史经验看,英国、美国等国主要是依靠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迅速提高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是以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换句话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赖低碳能源实现工业化,或者说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基础之上的。如果说西方国家提出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主要是在保持其既有的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话,那么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低碳发展与提高生活如何兼顾,需要长期的探索。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经济》报告中,并将之确定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寻求变革以避免国力的日渐衰落,是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经济背景。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英国综合国力日渐衰落,70年代后一度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80年代之后,英国对已丧失竞争优势的煤炭、钢铁、造船等产业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以金融和创意为重点的服务业,以及电子、生物和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当伦敦成为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后,还试图打造成全球的“创意文化中心”。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英国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点。
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既非一时冲动,也非活雷锋,而是在深刻认识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与社会环境状况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为应对挑战而积极调整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的结果,旨在抓住工业化之后可能的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
低碳经济与前些年我们已经开始提倡的循环经济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
我们应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面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现实,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化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为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中国制造”。更应关注“中国创造”,要向“施振荣”利润曲线的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可以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和产品;向后端延伸,应该开发形成自己的品牌与销售网络,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后发国家,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包括金融、保险、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机会多的低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重视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轻中国GDP中的碳强度。
(二)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是低碳经济,而现代农业则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石油农业”。如何用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取而代之?
一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墒条件,提高土壤生产力。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这可以提供无公害的食品,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是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其中的一半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树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可获得量约9亿吨,若1/3作为能源使用,可折合2亿吨标准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方法,包括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等,还可以热解气化成可燃气体,充作燃料。
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这既能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障食品安全。
(三)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
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中国在建筑设计上应引入低碳理念,比如推广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等等。在建设施工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真的这样去做,便可在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
中国还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低碳交通应是发展方向。现实却是,中国交通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日本GDP处于1.4万亿美元水平时,全部货运仅为同期水平中国的38%,货运周转量不到中国的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客流量的50%~60%由公共交通承担,东京达90%,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的客流量还不足10%,即使国内最为发达的北京也不足1/3.为此,应发挥水运、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比较优势,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把控制私家车的使用和发展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形成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的交通道路体系。同时,引进和开发汽车新技术,开发混合燃料汽车及电动汽车;使用氢燃料等清洁能源或替代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四)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还需要在鼓励绿色出行、节约粮食等方面作出努力。
中国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讲排场、讲面子、铺张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开展全民节粮活动十分必要。应当通过鼓励发展快餐业,提倡分餐制,推进以中央厨房为主的集中生产、统一配送,建立健全餐饮服务标准等行规行约,丰富菜品设计规格。
近年,私人小汽车在中国过度发展造成的恶果,已是有目共睹。国情、国际形势决定,中国难以复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昨天。为此,在中国应当严格限制私人小汽车,鼓励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指在人们外出时,尽可能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比如骑自行车。
此外,还应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中――制定并切实执行行业和产品的国家标准,实行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的高度,逐步开发完善各个行业和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能源效率标准,建立各行业、企业碳排放标准。在行业、企业之间逐步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用经济手段推进行业节能减排。
困难大,机会也大。计划加市场,走低碳中国道路,千万不要忘了这一“中国模式”而去全盘地舍近求远、弃中求洋。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