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杰:巨额信贷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正文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上半年新增贷款7.36万亿元,已接近2007和2008年全年的信贷增量3.6万亿元及4.9万亿元之和,信贷规模如此大幅增长为历年所罕见。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外需急挫内需乏力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以加快投资来支持经济增长的措施。两年4万亿政府投资,就目前情况来看,对防止经济下滑、确保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信贷的大幅增长,为4万亿投资及时提供了配套资金。然而,贷款规模出人意料的罕见飚幅所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不能不使人心忧。
理论上讲,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实体经济的传染;二是金融体系自身出现了问题。从实体经济看,要问的是,解决目前中国经济困境的措施,是否赋予了银行贷款太多的权重。首先要了解造成中国目前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事实是,目前仍处于主导地位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遇到严峻的挑战,今年1―5月,出口同比下降了28%,显示外需仍然疲弱,加之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迟滞,内需不足,造成今日经济困难之局面。那么短期来看,应对当前困难的最主要着力点应放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也是政府明确提出的2009年经济工作的主调。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从两个渠道入手。一是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之下,采取措施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就是让居民放心地增加支出;二是提高居民收入,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支出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若想通过第一个渠道扩大内需,一个亟待突破的最大障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硬性扩大内需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作为扩大内需的第二个渠道,即提高居民收入,一般的看法是必须要保就业,这样才能稳定提高居民收入。但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保就业的代价有多大,就业的有效产出有多少,是通过不断贷款来支撑过剩产能的继续扩大以维持就业这一途径,还是将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失业者的再就业技能培训,以及通过减少居民支出(如通过改革住房、教育、医疗体制降低居民支出,其中必然包括相当的财政补助)的途径,其效果当有很大不同。
从金融体系自身来看,今年上半年贷款的投向或者结构并不是很合乎经济自身发展的需求,由此对金融体系自身健康造成侵蚀。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测算,今年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资金流入了票据“空转”市场。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左右的信贷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资金如果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就不会产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只会带来资产泡沫,最近股市房市的放量上扬以及一些国有企业凭借资金实力已经开始重新挺进房地产领域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十分疲弱的状态下,资产泡沫更容易破灭,由此导致积存的金融风险极有可能演变为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虽然有一半左右的新增贷款进入了实体经济,但这些资金大部分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以及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等上游产业上,由于美国失业率目前正处于25年来的高位,外需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起色,而鉴于总体的国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不高及分配方面仍存在较大不平等因素,指望内部终端消费需求迅速提升,也不太现实。
大量信贷支撑的固定资产投资,目前尚处于维持企业的“去库存化”阶段。今年上半年近30%的固定投资增长只带来了不足9%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增长,说明投资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消化上游企业的库存。如果再盲目扩大生产,未来产能过剩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很有可能出现需要“二次去库存化”的局面。如果那时外需仍处于近似目前的状态,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导致金融体系呆坏账的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高达50%的总储蓄率,再加上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目前“不差钱”,真正差的是将钱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有效产出的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