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正文
工作单位 中国体改研究会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副秘书长 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
单位地址 北京西安门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17
兼职单位与称谓: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首席经济学家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顾问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重大项目评估专家
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九五重大项目评估专家
首都师大兼职教授
亚太社会调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住址:中国人民大学静园22楼35号 (邮政编码:100872)
个人简历
一、基本情况
男,汉族, 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经济管理学博士。研究员职称。
现任职:中国体改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
兼 职: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联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静园22-35号邮政编码:北京100872;
电子邮件: tjnrenet@mx.cei.gov.cn (O), tiejung@public.bta.net.cn (H).
电话:010-62119986;62138969; 传真:62119217。
二、学历与专业进修:
1995-9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1年,自费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获ICPSR(国际社科联)颁发的统计分析专业结业证书。
1989-90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培训部英语高级班结业证书。
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获抽样调查专业结业证书。
197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学习期满,获法学士学位。
三、主要工作经历:
从1968年山西插队起曾经有11年基层工农兵的生活经历;1978年“对调”回到北京,在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教研室任实验员,兼职从事“右派平反改正”落实政策和学生工作。1979年考上本校。
1983年毕业后经光明日报借调参与筹建《中国广告信息报》,并于1985年发起并组织了首批记者团驾摩托车沿黄河考察8省40多个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经济周期问题、城乡关系、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市场与流通、贫困地区开发,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社区组织问题、乡镇企业股份制等多方面的政策调研和理论探讨。
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以来,先后任监测处副处长、调研处长、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等职,分管21个省164个市县试验区的立项调研、方案设计、跟踪、监测和成果评估等工作。其间,独立主持过世界银行首期农村部门调整贷款的监测、培训、合作等项目谈判立项。1998年因故离任。
1988年参与组建全国分城乡域的抽样调查网,经运行,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中国第一个按人口分布进行严格抽样的共用系统。这个系统的抽样框于1993年全面更新并输入计算机,随时可以启动用于推断全国情况的抽样调查。
1991年年底结束在美国进修之后,自费赴前苏联、东欧7国进行了40天考察,做制度变迁国际比较研究。近10年中已经先后在约20个国家和地区做学术考察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
四、主要研究课题与国际合作项目
1987-90年主要从事农村政策调研。1990年国务院农研中心撤消,试验区办公室划归农业部以后主要开展课题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
1992-93年根据国务院指示,担任农村金融、企业股份合作制、小城镇建设等课题组长;担任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变迁”国际合作课题组长。92年8月公派赴美国夏威夷大学出席“中国文化研讨会”;9月参加农业部主办的“中德合作经济比较研修班”;93年11月带领课题组赴泰国专题考察并在清迈大学举办讲座。并与中国科协合作建立亚太社会调查研究所,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2000年先后在12项国内外课题中担任正、副课题组长。其中,国家级4项:国家社科基金的 “农民自办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小区建设”1993-94和“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1996-97,中国改革研究基金的“我国农业的稳定性与基本经营制度研究”1997-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研究”1999-2000;农业部软科学2项:“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1995-96(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中的组织制度建设”1996-97;国际合作研究4项:世界银行资助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的“土地制度试验研究”1996,世界银行委托“农村税费改革研究报告”199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村小城镇发展研究项目农业部分课题“农村城镇化中的集体产权”1996-99,福特基金会资助“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研究”1998-99。
近10年到访约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近5年出席了约20次国际、两岸学术会议,发表数十篇论文。
此外,还于1996年受欧盟聘任为中国农业政策专家,主要进行第二期对华无偿技术援助中新增的“政策论坛”项目的设计和经济分析;1997年受UNDP聘任为联合国小额贷款扶贫项目的中方咨询专家;1998年受世界银行聘任为中国农业税费政策研究中方咨询专家。1999年代表农业部出席PECC/APEC在美国和菲律宾召开的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会议。
五、奖励:
1979-82年连续三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三好学生
1988年,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
1988年,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获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2年,获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3年,获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4年,获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4-96连续3年科研甲等
1998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2000年获得“中华长江读书奖”论文一等奖
六、学术观点摘要及主要研究成果:
做为一个在试验区从事调查研究的“试验员”,职责所在使我只能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对各种理论一视同仁,不唯书、不唯上、不苟且,如实向愿意实事求是的人们报告在我们脚下这块热土上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1、国情与增长
中国自13世纪中叶的宋代人口过亿以后,在资源与人口这个主要国情矛盾约束下颓势渐显,虽然清初“开疆拓土,移民实边”,一度由于有条件全国范围调整人地关系而出现百年盛世,但随后因“新增人丁永不加赋”人口突破4 亿而使国情约束更为严峻。于是近现代农村的土地均分制便成为我国特有的小农村社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所造成的农业剩余量少且过度分散,不仅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要求的原始积累相冲突,而且进一步派生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
在这两个基本矛盾制约下,集中垄断的城市工商业和金融资本与分散小农资本之间的剥夺与反剥夺的冲突,成为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工业化浪潮打压下追求工业化不可回避的主要社会矛盾。清末、民国和新中国都以追求工业化为目标,前二者覆亡、唯后者在几乎全无外资和外部市场的条件下以国家集中垄断完成了中央一级全民自我剥夺的内向型原始积累,并在城市工业初步形成产业门类齐全、专业分工社会化之后,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此时,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资源资本化,今后的增长取决于还有多少可进一步向资本转化的资源。由于人口结构严重滞后于已经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故中长期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小城镇综合改革打头的城市化。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在西方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压力下,我国相对于人口增加而日益有限的资源,在资本化进程中对应的货币增量和所要求的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垄断性与生具来的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的程度。此外,在财政“分灶”之后从1个中央政府演化出约7万个地方政府追求资本积累促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兴未艾,在地方难免重蹈覆辙时,中央已经转变为追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农村社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身处其间,不仅同时面临“前现代”和“后现代”交织在一起的复合矛盾,而且如何与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接轨、如何完成自我改造,都还尚未破题。
2、农村产权问题
任何制度安排都不过是宏观条件约束的结果。在上述两个基本矛盾的制约下,我国农村解放前既在人口不断增加、社会冲突加剧的约束下,不再具有建立完全私有制的资源条件,农村土地权基本上以“部分公田”和“两权分离”为主,并且由于使用权得以向最有经营能力的自耕农集中而使农业资源配置相对合理。解放后的基本制度变迁大体上是在国家政治权利介入之下从“部分公田”到土改使村社内部完全私有化和人民公社的完全公有化,再通过大包干回到“部分公田”与“两权分离”的轮回。
后者与前者之不同在于,经历过集体化的制度经验及其相应的政治和法律约束,村社内部已经形成了土地和集体企业产权在集体与农户之间共有共享的“两级构造”。大包干以后15年的改革,大都是对在这种国家权利介入形成的不完全排他的残缺产权基础上、农村基层进行的制度安排的承认。在国家推进城市化大范围调整人地关系真正发挥作用(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农村人口低于 10%)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