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论坛:奥地利学派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正文
主讲人:李子 邓新华
评议人:秋风 郑超愚 郭冠清 赵农
茅于轼:
今天是天则经济研究所403次学术报告会。我们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讨论基本分为两大派:凯恩斯派和奥地利派,这两派各有各的道理。今天,我们请铅笔经济研究社的李子 老师和邓新华老师向大家介绍他们对奥地利学派的理解。这次报告会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奥地利学派怎么解释经济周期,对于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凯恩斯派和奥地利派有不同的看法;另一个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下面首先有请李子 老师谈谈他对奥地利学派的看法。
李子 :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向各位老师学习请教。我就谈一下铅笔社成员学习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教。
首先,我介绍一下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和奥地利学派产生的背景。商业周期的英文是business cycle,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工商业循环,因为cycle是循环的意思。还有一些别的译法,比如经济周期、盛衰循环等,但今天我们还是“商业周期”这种说法。商业周期是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学的巨大贡献所在。奥地利学派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边际革命”,其代表人物有三个,分别是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和奥地利的门格尔。门格尔后来成为了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一本著作叫《国民经济学原理》,其中很多理论就是商业周期的基础。门格尔之后的第二代学者包括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前者的代表作《资本实证论》中的一些理论也成为了商业周期的基础,后者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机会成本”。第一和第二代的学者曾经和德国的历史学派进行了长期论战,论战的焦点就是方法论。当时,德国历史学派为了贬低他们,把他们称为“奥地利学派”,以表明他们不是主流经济学。后来,这个名称就成为正式名称传了下来。第三代学者就是米瑟斯了,可以说,米瑟斯是奥地利学派成型后的第一位领袖人物。因为在前两代的时候,奥地利学派还被囊括在主流经济里,而到了米瑟斯时代,奥地利学派就分立出来了。米瑟斯曾经参加过庞巴维克组织的培训班,在培训班上,米瑟斯的商业周期理论成型了。1912年,米瑟斯出版了《货币理论及货币流通理论》,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商业周期理论。此书出版之后,米瑟斯一举跻身世界一流经济学家行列。商业周期理论后来又经哈耶克进一步发展。哈耶克1929年出版了《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30年代,他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了关于商业周期的系列演讲。当时,欧美经济学界对欧洲大陆的经济学不了解,也没有兴趣了解。哈耶克的演讲当时引起了很多的轰动,演讲的内容后来集结成书,叫《价格与生产》。书很薄,但是分量很重,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哈耶克三角”,这是商业周期的一个核心概念。因为米瑟斯和哈耶克的巨大贡献,商业周期理论的正式名称就叫“米瑟斯-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哈耶克凭借这个理论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米瑟斯很不幸,没有等到那一天,1973年就去世了。
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产生背景显然和当时德语地区的通胀有关。一战之后,德国发生了恶性通胀,二战之后,德国又发生了一次恶性通胀,等于德国人一生中两次被恶性通胀掠夺了所有财产,这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哈耶克在米瑟斯手下工作的几个月时间,名义工资就增长了800倍。这就推动了他们发展商业周期理论。商业周期理论说到底其实是通胀理论,研究通胀的原理和综合后果。米瑟斯是犹太人,二战期间到了美国,把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也带了过去。米瑟斯当时在纽约长期举办培训班,现在,奥地利学派在奥地利已经没有了,主要存在于美国。米瑟斯培养出的最重要的学者是罗斯巴德。他写了一本很著名的书,叫《美国大萧条》,用奥地利的商业周期理论分析美国大萧条,分析得非常好。这本书很早就有译本了,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这本书又印了一版,张维迎老师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说要“埋葬凯恩斯”。我一个美国朋友说,在美国,如果哪个系主任敢这样说话,饭碗就保不住了。在美国,凯恩斯在经济学界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现在,美国奥地利学派的据点主要有米瑟斯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和纽约大学,但总体来讲,奥地利学派还是边缘,不是主流。我们铅笔社的英文Ipencil是一篇短文的题目,短文的作者是里德,他是奥地利学派的教育者和组织者。除了商业周期,奥地利学派还有一些主要理论,比如主观价值论、机会成本、经济学方法论、企业家才能等,其中主观价值论和机会成本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了。现在奥地利学派和主流经济学分歧最大的地方主要还在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奥地利学派可以说是众多经济学流派里最彻底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如果把主要经济学派画到一条线上,标准是是否支持大政府,最左边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好一些的是凯恩斯主义,比凯恩斯主义好得多的是芝加哥学派,最右边最彻底的是奥地利学派,它不接受任何政府干预。米瑟斯研究院的一些人甚至将其发展到了“无政府主义”。
下面,我介绍一下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本身。2008年9月,从美国开始,经济危机突然爆发。这次危机是非常典型的商业周期现象,它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循环性,即繁荣-萧条-再繁荣-再萧条,而不是一直增长或者一直下降。第二,普遍性,即各个行业都出问题,这就提醒我们,问题可能和货币有关,因为货币是唯一可以波及各个角落的经济因素。第三,突发性,即事先很少有人能够预计到。危机之前,很多人反而抱着乐观的态度。2008年9月爆发的经济危机,8月份鲍尔森等人还在说美国经济很健康,谁知话音没落,9月份经济危机就发生了。第四,危机前后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不一致。资本品价格变化非常剧烈,消费品变化幅度比较小。比如当时石油、电力、股票、房子等资本品价格大起大落,而吃的、穿的等日常消费品变化不大,甚至没有变化。第五,危机爆发前,货币量很大,危机爆发后,货币量很小。任何试图解释经济危机的理论都要能把这五个特点说清楚,这样逻辑上才能说得通。我们首先可以排除一种解释,即经济危机是企业家偶然同时犯错造成的,因为企业家同时犯错不可能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另外,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是企业家贪婪的结果。人一直都是贪婪的,用贪婪解释经济危机就像用地球引力解释飞机失事一样,完全没有意义。这两种解释排除后,商业周期理论是怎么解释经济危机的呢?
首先,从消费和生产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说起。消费和生产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消耗掉了商品或者其价值、效用。比如,一双手套戴了几年磨损了,被扔了,手套的价值就没有了,同样一双手套,工人戴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消费的结果是人的主观愿望得到了满足,而生产的结果是以消耗的东西为代价,生产出了更多的新的价值。工人的手套被磨损的同时,一定有新的东西被生产出来。这是生产和消费的根本区别,并不因交换的存在而改变。比如,甲有一块面包,乙有一块钱,交换之后,甲得到了一块钱,而乙把换来的面包吃了。面包没有了,财富也减少了。如果,乙换来的是一块用于生产的煤,虽然煤消失了,但一定生产出了新的东西,财富是增长的。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社会中财富的增长只能靠生产,不能靠消费。生产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消费有利于自己。消费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这么说倒不是贬低消费,而是避免夸大消费。现在很多人认为消费有利于社会,这是很奇怪的,消费只利于自己,生产才有利于社会。所以,从古到今的道德规范中都提倡勤俭节约。唯独凯恩斯主义认为消费是好事,越是困难时期,大家越要花钱。前一段,鲍尔森还大言不惭地说,如果大家像某某富翁一样消费,美国就能好起来。这种说法完全不可理喻,消费一定是消耗财富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会问,如果我们都勤俭节约,那生产还有什么意义呢?生产是有意义的,生产的意义在于创造消费。这里有一个消费来源的问题,消费的来源不是所谓的信心,不是靠大家想开了敢花了,而是财富,是生产的能力。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理,生产创造需求,或者说生产创造消费。萨伊的这种说法提出后,在当时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后来被凯恩斯主义贬得很低,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核心就是反对萨伊定理。据说现在经济本科生入学的第一节上就学萨伊定理是错的。萨伊定理怎么会是错的呢?是凯恩斯把萨伊定理理解错了。萨伊定理说的是,生产创造需求,而凯恩斯理解成了生产者创造出别人的需求,也就是说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人买,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萨伊定理这样说,那它错的,但其实萨伊定理想说的是,生产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一个人干了活,生产出来了东西,就可以与别人交换,别人的产品才有销路;不过不生产,一个穷光蛋对什么东西都没有需求。所以,如果社会上有很多富人,需求就大了。
怎么提高消费水平呢?假设一个人的习惯是把每月30%的收入用于消费,70%存起来。提高消费水平不是让他把30%变成80%甚至100%,变成一个败家子,而是提高收入基数。本来一个月挣1000花300,如果一个月挣10000,那就可以花3000了。这才是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的正道。现在政府和媒体都在鼓动大家去消费,不要攒钱,这是把30%变成80%甚至100%的做法。有的还说中国有农民习气,跟不上世界形势等,这在我们看来都是无稽之谈。生产创造需求,而不是宣传蛊惑创造需求。消费能力源于收入能力,宏观如此,微观也如此。所以,需求不足实际上是生产不足,是挣的钱不够多,生产出来的物资不够丰富。
生产不足是个老问题了,从文明开始,人类就在思考如何发展生产。这样,消费不足的问题就回复成了发展生产的问题。发展生产无论是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是经济危机前还是经济危机后,都是一个问题,是一个我们永远都要面对的问题。而消费不足的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那么,如何发展生产呢?很多人都会想到投资。暂时忽略社会制度因素通过影响投资积极性对生产的间接影响,只考虑技术因素,投资确实可以扩大生产。那么追问一句,投资又是如何促进生产的呢?这就是庞巴维克的贡献了,他提出了迂回生产方式。所谓迂回生产方式,是和直接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比如,一个人想吃水果,自己去树上摘就是直接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很简单,效率很低。要想提高效率,就需要复杂生产方式。以砍柴为例,直接生产方式就是用手去撅树枝,间接生产方式是用柴刀砍柴。迂回的好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坏处是有钱才能买柴刀,而且买刀需要花时间,生产刀也需要花时间。生产的迂回程度可以不断加深,比如买完柴刀还可以买磨刀石、手推车等。现代社会的迂回生产方式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深远的地步,比如工厂里的很多设备都很专业,只负责很小一部分的工作,但效率特别高。投资的效果就是迂回程度的加深。程度越深,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品就越多,也会越便宜。当然,没有投资这些都是做不到的。另外,迂回生产方式不仅限于某个企业内部,整合社会产业和企业之间的配合也是一种迂回生产。比如,网络的使用就是一种迂回生产。现在,我们买的所有商品几乎都是部门协作的产物。像中粮集团“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从田间到餐桌这个链条其实就是个生产结构,整个归中粮集团。但通常情况下,整条产业链是由不同企业经营的。货币本身也是一种迂回的产物。物物交换很直接,但效率很低,用钱迂回一下,效率就高多了。所以,迂回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迂回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时间,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二是资本。
总结一下,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生产,就要投资。投资的作用是让生产越来越迂回,越来越复杂。庞巴维克的书中说,所谓的迂回生产方式,也可以被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本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资本本来是中性的经济词,后来才带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资本并不坏,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重工业其实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是复杂的迂回生产。穷国和富国的人都工作,穷国的人并不比富国的人懒,甚至更勤奋,但为什么穷国没有富国有钱呢?因为富国有很多资本,可以建立复杂的生产结构,更多地利用机械力和自然力,而穷国只能用人力。在富国,体力劳动者基本就是体育运动员了,其他很少有重体力劳动者。打仗也一样,有钱的国家就不需要太多士兵,可以用战斗机。总之,投资对于生产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庞巴维克的贡献就在于他对生产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在马克思理论中,生产就像一个黑盒子,投入资本和劳动,就得到了产出,其中有差额,就存在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