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经济增长目标继续下调

作者:刘利刚发布日期:2015-01-21

「刘利刚:经济增长目标继续下调」正文

中国经济2014年全年增长7.4%,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也低于2013年7.7%的增长。这是中国自1998年以来首次未能实现目标增速。中国未来几年不仅将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并将不再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以此来为经济结构调整铺路。

2014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大幅高于市场预期以及11月份的7.2%。社会零售销售同比增长11.9%,高于11月份的11.7%。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全年增长15.7%,略低于前11个月的15.8%。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14年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的7.3%。数据显示,占中国经济总量约50%的服务业在2014年全年增长8.1%,高于前三个季度的7.9%。此外,第二产业全年增长7.3%,与前三季度的7.4%基本持平。其中,从2014年开始,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开始明显超过制造业,这也意味着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推进。

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电子商务也在过去几年中高速发展,也提振了物流、手机终端、手机支付等相关行业。例如,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阿里巴巴在“双十一”消费节的销售实现了58.6%的增长;第二,房地产成交量也显著攀升,这也拉动了相关的服务行业。30个大城市的房屋销售在第四季度同比上升7.1%,大幅超过第三季度17%的负增长;第三,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股市大幅反弹,也使得消费者信心上升,并推动金融市场的交易增加。第四季度沪市的日均成交量达到2,800亿元,比前三季度平均成交量上升188%。股市回暖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将在未来几个月显现。

中国政府第四季度的稳增长政策也支持了经济的增长。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将加大在七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的投资,包括新能源、环境保护以及油气行业。信贷数据也显示,商业银行在去年最后两个月增加了信贷投放,12月份粗钢产量也明显上升。

房地产存货下降但信贷风险上升

房地产市场增长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成为拖累中国去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2014年全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10.5%,远低于2013年的19.8%。与此同时,2014年房地产销售下跌7.8%,低于前一年26.3%的增长,这也造成了未售新房的存货不断上升。数据显示,35个大城市的未售新房,在2014年7月份时需要18个月才能消化,而在2013年底时仅需要13个月,这也意味着供过于求的情况日益恶化。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城市已取消“房屋限购令”的政策,央行也已经放松了首套房贷款的标准,2014年11月份,房屋存货与销售量之比下跌至15.8。我们认为,未来数月,大城市的这一比率还将继续改善。不过,由于中小城市目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供过于求的问题,我们认为,全年的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单位数的增长。

此外,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信贷风险让市场日益担忧。深圳的一个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集团今年1月宣布2,300万元的美元债券的票息偿还违约。 这一违约引发了市场抛售,也使得佳兆业的一支2018年到期的债券价格在一周以内下跌了超过60%。至少有15家中国金融机构要求冻结佳兆业资产。目前我们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佳兆业的违约,但当地媒体报道,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卷入一项官员的贪腐调查。随着反腐调查持续进行,这可能对今年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影响。地方政府如何处理与房地产企业有关贪腐个案,将决定房地产企业未来会否大范围违约。如果上述问题不能较好处理,房地产不仅将拖累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扩散。

展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由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10%,经济的规模也显著扩大。2013年GDP的新增量(4.9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1994年全年的GDP总量(4.8万亿人民币)。即使实际增长率放缓至为7%,中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意味着,中国领导人可能将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下调至7%,低于2014年的7.5%。

经济再平衡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4年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投资对增长的贡献。这意味着,尽管仍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转向由消费和服务业主导的新增长模式。

此外,高端制造业设备和高科技产业也将成为经济的新增长引擎,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将专注提升科技能力。

整体而言,经济增长“新常态”意味着中国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2016-2020)将容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中国的潜在增速可能从十二五期间的7.8-8.7%下降至5.7-6.6%。我们也认为,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可能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0-6.5%。

通缩压力上升

由于国内需求持续疲软,中国进入了快速去通胀化的过程,其中CPI下跌至2%以下而PPI也连续两年多处于负增长。此外,中国的产出缺口也一直处于负值、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人民币汇率走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将加速去通胀化。

快速的去通胀化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式衰退”的经济放缓,尤其考虑到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大举借贷。PPI通缩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债务负担。

因此,我们认为去通胀化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这可能导致中国出现通缩。目前政府仍然有很多政策可以改变目前这种价格形势。例如,政府可以利用目前低价格的环境推进价格改革,从而使得中国的要素价格(水、能源和电力)都得以市场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还将进一步放松,这也将改变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以及未来通胀的走势。

GDP可能回落至7%以下

我们预料中国经济2015年将增长6.8%,由于中国将容忍较以往低的增长率来促进结构性改革,中国因此也可能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0%。在增长轨迹方面,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0%,但由于基数效应,下半年增长可能放缓至6.5%。

固定资产投资预料将进一步放缓,主要受到房地产投资放缓的拖累。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15%左右的增长,由于未售新房的库存量大,地产投资可能放缓至单位数的增长。

此外,消费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保持稳定,与去年持平。这意味着社会零售可能同比增长11.2%,出口可能增长4%,而进口将增长约2.5%。

我们认为,2015年的CPI通胀率可能约为1.8%,低于去年2.0% 的增长。2015第一季度,中国的通胀率可能也将低于2% ,但接下来可能略为攀升至约2% 的水平。

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放松来支持经济增长

由于增长放缓以及去通胀化的过程持续,货币政策未来将进一步放松。目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帮助企业更顺利地去杠杆化。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促进经济结构改革。

但是, 央行仍面临多重政策目标,包括扩大就业、维持价格稳定、推进金融市场化以及经济结构改革等,这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大规模放松的概率较低。我们认为,中国M2的增长目标将从2014 年的13%下调至今年的12%,但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中国的财政赤字也将从2014年相当于GDP的2.2%提升至2.5%。

我们认为,央行第一季度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由于中国的资本流入今年可能进一步减缓,央行全年可能一共降准150个基点,来弥补M2的增速放缓。此外,目前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约为1.3%,而历史而言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为-0.2%。因此,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央行2015年央行可能将降低存款基准利率50个基点。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