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选择字号发布日期:2010-09-25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文

【编者按】近年以来,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及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香港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隐含被边缘化的担忧。在金融危机后重新洗牌的新形势下,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发挥优势有效参与相关工作,保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和推动国家现代发展转型,是一个重要而前沿的课题。由此,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合作,于2010年5月1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门研讨会。

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等共四十余人参加会议,就“金融与经济发展”、“制度改革与创新”、“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与转变发展方式”、“国际地位及区域合作、软实力与教育人才战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交流。贾康、邵善波、李明、任剑涛分别担任四个主题单元主持。

会议共同主席、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秦朝英先生在致开幕词时指出:中央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如何定位,并给予何种政策支持,决定了香港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因此香港要跨越一时一地的局限,服务于国家中长期战略,深入到内地的发展和建设中,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找到方向感。

会议共同主席、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先生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非常重视,正争取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明晰自身的定位对香港将来发展、对了解整个国家的走向并推动转型进程,都是重要和必需的。

第一单元:金融与经济发展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

第一单元以“金融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安排了五位发言人。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发言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我概括中国经济的未来,有四大机遇:第一是高储蓄率,第二是工业化、城镇化,第三是全球化,第四是中国的体制改革。同时,中国经济未来也面临四大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第二,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也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追求解决的问题;第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从二百年大周期看,美国经济正走下坡路,以美元为主导的有欠缺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来说是不太平的;2008年危机只是暴露了一个小插曲。

在上述情况下,香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其未来,首先就要研究国家的未来战略。中央政府的态度,一定会让香港继续保持繁荣,问题是怎么做?如何确定香港在国家未来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香港的继续繁荣,一定要放在国家经济未来面对的四大挑战与四大机遇这一战略视野中。除了国内改革部分外,我国的金融战略简单讲,必须面对三大核心内容。

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国充分享受了全球化的好处。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中国经济才得到了那么快的发展。因此我们仍然要在经济上不断追求全球化。追求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金融必须全面开放。人民币汇率要走向市场化的浮动汇率,这是金融战略面临的第一核心内容。特别是作为一个经济崛起的大国,在当今国际浮动汇率的世界里,中国汇率的趋势必然是这样。

而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还必须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资本流动管理是汇率制度的一种补充,只要汇率制度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化,资本项目的管制就不可能完全放开。这是金融战略面临的第二个核心内容。

通过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已看到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以及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崛起,普华永道说,中国经济最快在2020年超过美国,金砖四国提出者已把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的时间,由2037年提前到2027年。因此,从长远看,从全世界几百年大国兴衰更替的周期看,从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的崛起看,我们不可能长期依附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发展经济。人民币必须走出去,这是我国金融战略面对的第三个核心内容。目前人民币只能相对盯住美元,但最终我们是要摆脱美元的。目前的盯住是为了未来的摆脱,是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崛起。

这三大核心内容,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困境是,一方面,在中短期内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和资本管制,另一方面,又要摆脱美元主导的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必须要走出去、必须国际化。同时做好这两条是很困难的。美国精英也很明白,他们现在很欢迎人民币国际化,潜台词是你要搞国际化,市场必然会逼着你放开资本管制及汇率。因此挑战中国智慧的,恰恰是要在汇率、资本管制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让人民币部分走出去。“鱼与熊掌”都想要,这是个矛盾,是个困境,是对中国政府的挑战。

因此,出路就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特别是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欧洲的美元离岸市场是在前苏联躲避美国制裁、冻结资金和当时美国Q条例制度两个原因之下,美元跑到欧洲发展起来的。而我们搞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为了主动克服实施国家金融战略中的困境。尽管两者的形成背景不一样,但我们仍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

如何尽快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去年我提出了,核心思路有三条:

第一,要想尽办法让人民币先尽快流到香港。

第二,想尽办法在香港形成以人民币为依托的各种金融交易活动。让人民币像美元、港币那样完全放开,可以搞存款、贷款、财富管理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

第三,开通一定的“管道”,让香港的人民币能部分回流内地。因为海外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目的就是想享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处。我们要让他们的目的部分实现,这样人民币才能走出去。这个“管道”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监管局合作之下有控制、有目的地实现。这块市场做起来,可以大力促进香港的繁荣。

接下来谈谈香港与上海的关系问题。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金融战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在近几年内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整个国家金融制度的改革;在这个进程中可以促进香港繁荣。同时,香港政府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研究,因为一旦2020年中国实现金融大开放,又由于到那时中国经济已是世界大经济体,这么大经济体背后的人民币资产市场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资产市场之一,代表中国金融市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其规模也肯定会超过香港。

上海市委、上海政府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非常感兴趣的。2009年初,在上海市长召集的一个专家座谈会上,我当着正、副六个市长的面说了两句话。第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整演变的结果;第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最后的标志。我讲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第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更多的是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不是上海的事,是北京的事;第二,这个事着急不得,是慢慢来的事。

2020年以后,假设中国金融实现大开放,与国际完全接轨,上海市场规模自然比香港大。到时香港怎么办?香港在五年、十年内,要想尽办法做好国家金融开放战略的“桥头堡”(去年我说“配角”,香港方面说不太好听,后来我换了个词)、“风险隔离区”。上海和香港同是实施国家金融战略的两个支柱。未来十年,通过发展香港人民币市场可以更快地推动中国整个金融的开放,更快地培育人民币资产市场。一旦中国的金融完全放开,上海的市场将发展得很大。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上海市场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上海要支持香港的发展,香港要利用好这个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同胞挑起了内地加工贸易这个重担,对中国改革开放、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曾经私下说,其实今天香港最大的风险不是其他风险,恰是内地经济崛起的风险。可以看到,因为内地发展起来了,香港的问题就出现了。例如,现在由北到南,营口、丹东、大连、青岛、日照、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内地各港口都直接从事出口贸易了,还要香港干吗?香港的转口贸易压力自然就大了。但是,香港可以不断抓住国家发展赋予的历史机遇。八十年代抓住了加工贸易;后来香港又抓住FDI机遇,带了个头,然后其他国家都进来了;再后来,整个中国红筹股、H股到香港,一下子又把香港证券市场做大了。现在,香港应该抓什么历史机遇?要抓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机遇,同时,下“死功夫”潜心努力,打好珠三角实体经济大联合的牌,将香港的信息工业、科技研发和其他先进的服务主动与国家珠三角的长期规划衔接,做好未来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准备工作。香港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有能力进行城市经济的结构转化。只有这样,再过十年、二十年,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真正确立后,香港才会又有创造繁荣的新的历史机遇。

贾康:

谢谢夏斌所长,说得非常直率。下面有请第二位发言人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司副局长梁凤仪女士。

梁凤仪(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司副局长):

讨论香港在国家中的发展作用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作用,首先应该清楚香港的相对优势是什么。相比内地的城市和境外的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相对优势主要是中国最国际化、最全球化的城市,而且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专业的金融队伍,以及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法律和制度。

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同时拥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是它的发展优势。这是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大国,比方说印度或者俄罗斯没有的。俄罗斯还要到伦敦集资,最近也来香港集资。这个优势应该多加利用。我希望接下来的发言可以说明同时发展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战略上的好处。

国家金融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一个经济强国,这需要通过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其实这也是过去十几年来香港的功能。但是有一种看法,认为香港作为融资和股票市场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因为上海A股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不需要香港了。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我们的功能定位,就像刚才夏所长说的,可能要有一个调整,但是在香港发行的H股跟A股不一样,H股可以兑换。一些融资、资金需求比较大的国企,比如农业银行要上市,要建立一个国际品牌的话,还是需要到完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来做。最近平安保险进行收购、并购的行动,也需要用自己的H股换取外资,卖出一些资产。现在国企在国际市场上并购或者发展,也必须要有可兑换的股票。

中国要走上国际金融强国的道路,有四个发展策略:第一,必须加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环球市场。第二,增加在商品价格上的定价权。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四,国际事务上增加话语权。香港在四个发展策略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第一个发展策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环球市场。随着经济的崛起,有不少国家的金融资产在不断地增加。这些资产现在都放在伦敦国际交易所或者其他国际市场中买卖,投资者受当地机构监管的保护,游戏规则是由别人来定的。不论是金融海啸,还是前两个星期纽约交易所在半个小时之内掉了1000点,都说明外国的监管确实出现了问题。所以中国自己需要有一个跟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我完全同意刚才夏所长说的,上海应该尽快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也是国家发展的策略。上海国际化,是必然的道路。上海完全具有这个潜质,它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完全具有发展成为像纽约、东京那种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但是我们要两条腿走路,第二条腿还是要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现在已经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但从投量方面来看还处在第三位,跟第一、第二位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沪港的功能定位是不是能够互相配合?往后十年香港可以抓住自己的优势继续发展,做一些上海暂时不能做的或者香港可以做得快一点的事情?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香港是一个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比较靠近伦敦。离岸型服务对象是非居民个人,像伦敦的服务对象是全欧洲。内地的在岸型服务对象是国内。所以我们应该锐意发展一些项目,比如一些国际集团的上市。像今年俄罗斯的企业在香港上市就是一个例子,因为金融海啸以后他们觉得在伦敦上市的话有其他战略上的顾虑,所以都倾向于来香港上市。这些香港可以多做,可以和上海的部门有各自的定位分工。

第二个发展策略是发展国际的商品期货市场,增加国家在战略物资上的定价权。举个例子,现在国内矿产方面的定价还没有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个与收购和采购比较分散比较少、缺乏统一的市场、秩序不太透明有关。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