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分配公平是社会公正之基」正文
但凡有平均工资统计的数据出炉,总有不少网友大呼“被平均”、“被上涨”;2010年金融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达80772元,农林牧渔业只有16370元;“体制内”人员对生活感受的满意度远远高过“体制外”人员……种种迹象表明,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影响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与此相应的是要求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声音也日益强烈。
回顾经济体制改革,正是从改革收入分配而切入。一举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激励机制下,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们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改革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社会群体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而且这种扩大趋势有从传统的收入分配不公领域向“机会不公”、“体制不公”、“资源不公”等领域扩散的倾向。
贫富悬殊、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不但放大了个体的社会焦虑感,而且加剧了社会不公所带来的风险。财政收入逐年增多,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致坊间有“国富民穷”的质疑;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导致“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资矛盾越来越尖锐;垄断行业收入畸高,银行业“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发改委对电信联通的反垄断调查遭遇强势“反弹”,预示着既得利益阶层已习惯于对社会财富的挤占,进而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阻力;而那些失却规范的“灰色收入”、“隐性收入”,不但给调节收入分配增添了难度,也因其背后暗含的特权、腐败而备受质疑。
缩小收入差距,要改革扭曲的分配体系。一次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是调整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壮大中间阶层?仅靠“提低”、“限高”、“提高个税起征点”远远不够,必须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扭转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这需要从政府让利做起。
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缩小政策性的收入分配差距,弥合行业性收入分配鸿沟。打破垄断,保障社会资源公平创富,既有助于规范社会福利,也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更多机会。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差距不可怕,值得警惕的是不合理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公。有效率,才能发展;有公平,才能和谐。以收入分配改革为突破口,进而引领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限制垄断国企扩张、推进税制综合改革,乃至建立官员财产申报体系,这都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应有之义。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