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魁:企业争戴战略性高帽只为获更多资源」正文
最近,在产业寒冬中瑟瑟发抖的光伏企业,终于盼到了政府的送温暖行动。
据公开新闻报道透露,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可能加快出台光伏行业的救援与扶持政策,并协调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各项支持性资金额度可能达到700亿元。
这是何等地振奋人心啊!经济学界一直在争论政府之手到底是帮助之手(helping hand)还是掠夺之手(grabbing hand),而中国的情况表明,政府不但是帮助之手,而且是温暖之手。特别是光伏行业属于政府划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雪中送炭恰恰能显示其睿智与贤明,而且光伏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多数是民企而不是国企,政府救助扶持以民企为主体的行业,可见中国的产业政策进步之快。
且慢。还是看看中国光伏行业目前的寒冬是如何形成的吧。
自从新能源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许多地方政府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给土地、给资金、给优惠,“扶持”光伏企业快速扩张,最好形成大集群,形成大规模的龙头拉动经济效应。几年之内,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但是技术呢?设备呢?附加值呢?市场容量呢?大部分在国外,可谓“多头在外”。所以答案很清楚,光伏产业寒冬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造就的,而不是市场本身形成的。
政府带来了产业寒冬,又要送温暖御寒冬,真有干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战略性产业政策”。几十年来,我们有多少行业在重复同样的故事,冰箱、彩电、汽车、电脑等等,其中又有哪个行业能够演进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形成了全球竞争力?
政府动员、集中资源来打造一个产业或救助一个产业,即使它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重要产业,也不能就这个产业本身的成长来褒扬政府的政策。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讲的一个小故事很有意味,他说如果哈佛校长跟一个系主任说,现在给你们系增加一个教授名额且不占用系里现有预算,化学系、统计系等许多系主任会高兴地接受,但经济学系主任可能会问:现在增加一个名额,是不是包含着以后需要时不能及时得到一个名额的可能性?因为经济学系主任会从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时间进行配置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政府动用资源打造了这个产业,就意味着它夺走资源,损害甚至摧毁了另一个产业。
政府会比市场更加聪明,知道这个产业比那个产业更重要吗?有些时候的确如此,譬如在早期追赶阶段的某些情况下,但多数时候则恰恰相反。更何况政府还要应付令人头疼的道德风险和腐败等等问题。
即使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角度来看,新技术和新产业未必比已有技术和已有产业更应该得到土地、资本等各种资源,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些新近研究非常重视一般用途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认为这些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
在本次欧债危机中,德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受到许多称赞,而德国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新产业和新技术的国家,政府并没有今天说这个战略性明天说那个战略性,它的制造业在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士、瑞典、荷兰等国家也多是这样,甚至食品、纺织等这些被我们视作落后过时的代名词的行业,也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生产率。
不过在中国,如果企业想得到更多资源和政府支持,那最好还是戴上“战略性产业”的帽子;如果政府想要不闲着,也应该不时送出“战略性”的帽子,这样人人争戴“战略性”高帽,政府临人以德,企业画地而趋,已乎已乎,殆乎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