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李克强总理的经济理念和改革思想述要

作者:唐任伍发布日期:2013-09-26

「唐任伍:李克强总理的经济理念和改革思想述要」正文

 

内容提要: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改革论”,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措施和手段,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和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开始实施财税、金融等全方位的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明确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构建进一步改革的路径,初步形成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释放出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3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 上任以来,李克强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措施,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这个“经济车轮”和简政放权这个行政体制改革“车轮”,将“改革”作为最大的红利,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经济改革蓝图。

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6000 美元,人民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改善。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 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变革,而且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也感受到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二是过去 30 多年的改革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三是社会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四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繁重。

2012 年 11 月 21 日,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召集全国 11 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 举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内容和主题围绕两个字:“改革”。 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后李克强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李克强在听取国家发改委及部分省市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后,反复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 他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 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我们身上肩负着两副担子:发展和改革。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 这个甜头我们已经尝到。 30多年的改革,经济建设是中心,但这个巨大成就我们是靠改革来实现的。发展就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 完全可以推动发展。 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针对一些人提出的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观点, 李克强承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增加的现实, 但他明确指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 他说,到 2030 年,中国的劳动力还有 9 亿人,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 这就是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我们不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 7%的增长,到 2020 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 而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1]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社会各界期待着李克强的改革思想将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上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之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的路径

李克强清醒地意识到,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改革走到今天,每走一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的期待各种各样。 如何取得新突破? 李克强指出,如果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就会事半功倍,甚至产生十倍、二十倍的效应。 基于这样的改革理念,新一届政府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找准改革突破口,推出了诸多重大改革举措,以转变职能作为新一届政府改革开局的关键, 力图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 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

(一)改革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按照什么样的路径进行改革, 是李克强重点关心的。 他认为, 改革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 因此,需要进行很好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要找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李克强认为,我国当前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体制也与之密切相关。 这里既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土地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各种瓶颈制约,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抓住什么才能破解这种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 而这种突破口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 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 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 这也是改革的方向。

顶层设计做得好不好,需要进行试验。李克强认为,改革要先行先试,通过先行先试的方法进行探索,这种探索过程实际上就是扫雷、排除荆棘的过程, 通过探索及时建立调整和纠错的机制。 改革重在先行先试,这也是中国 30 多年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 李克强鼓励 11 个试验区做好顶层设计,做改革的先遣队、侦察兵,既要有

灵活度,但同时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李克强反复强调,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只有几步之遥,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 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克强认为,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中国,区域广阔,国情非常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还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11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尽管都作了顶层设计, 但仍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中央来讲,要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发掘地方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二)尊重法治,按经济规律办事

改革是一场革命, 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否定,因此必须在法治的前提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才能成功。 李克强既熟知国情,又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理论知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总理,深知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道路曲折。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理念,并明确提出 2020 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 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 李克强当选总理后在记者招待会上代表新一届政府庄严承诺:“我们将忠实于宪法,忠实于人民。 ”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的要求,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也明确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文明执法。 这些承诺、要求和规定,彰显了新一届政府崇尚法治、带头遵法守法的决心和理念。

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 政府带头敬畏法律、遵法守法,不仅可以确保政府依法履责,规范权力行使,接受法律监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而且可起到引领表率的作用,树立法治的权威,增强全社会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实现依法治国。 因此,李克强反复强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理念,认为只有依法管理经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才有前途。 在他看来,管理经济要依法办事,推进改革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成熟的改革经验可按程序上升到法规和法律, 用法治巩固改革成果。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是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 担任总理后, 李克强在不同场合举行座谈会、召开会议,研判经济形势。 针对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外贸、固定投资增速都在下滑的明显迹象, 新一届政府在近 3 个月时间里并没有释放较大的经济政策调整信号。 2013 年 5 月 13 日,李克强说,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 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进入 6 月以来, 银行开始闹“钱荒”,有人希望中央银行进一步放松银根“救市”,但是央行并没有施以援手,拒不“放水”,打破了市场关于央行“放水”的惯性期待。 6 月 8日,李克强再度要求“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6 月 19 日,国务院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推出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金融新政。 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这是李克强一个多月中三提 “盘活存量资金”,央行拒绝救市,以金融之手,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正是李克强按照经济规律,以金融之手, 通过市场的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当经济出现暂时的下滑时,不人为地出台刺激措施,而是采取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的方法, 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增长。[2]

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经济学上的一个两难选择。 面对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李克强深知“先发展、后治理”的严重性。 6 月 14 日,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

最后, 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 李克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就要涉及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为最大程度减轻改革阻力, 必须在搞活存量的基础上,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这是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 在保障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选择代价较小、 阻碍较小、矛盾较小的路径,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

三、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改革的目的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根本问题。李克强认为,改革不是为了上几个项目,搞几个工程,而是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依靠改革。30多年的经验表明,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 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李克强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 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上任之初,李克强就想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坚守网底不破,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这张网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 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回答记者说,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

履新刚满一个月,李克强就遇到考验。2013年 4 月 20 日,四川芦山发生 7.0 级地震,国务院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 5 个小时后,李克强赶往灾区。 因为公路不通畅,他搭乘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机飞往震中。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