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执政党要会算政治账

作者:张志明发布日期:2014-10-22

「张志明:执政党要会算政治账」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8点要求,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

党要执好政,必须管好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本分,也是党的经验。而考核各级党委(党组)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的根本标准,还是看其是否会算政治账,是否有共产党人执政的价值坚守,最终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

执政党会算政治账,就要求任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策都要有政治担当和执政党意识的高度自觉,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作为其根本价值取向,而不能仅仅以GDP论英雄。这是党执政的基本规律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该总结的经验教训。所谓政治账,毛泽东对政治有个通俗的界定,那就是把拥护我们党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仔细想来这话是很深刻的,一个执政党不能总是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忙得昏天黑地,结果老百姓日子好过了,骂声却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了,正所谓“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不应该看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而是突出反映了一些地方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政治能力的退化和政治工作本领的恐慌。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党执政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我们不搞阶级斗争了,不搞群众运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我们不再动不动就分出个敌我友了,这是我们党的重大进步。不分敌我友可以,但我们党总不能分不清谁真心拥护你支持你认同你吧?你的群众基础中哪个阶层通过30多年改革发展更加拥护共产党了?哪个阶层开骂共产党了?老的朋友还剩下多少?新的真心朋友交了多少?在党遇到风险考验需要人民群众与我们风雨同舟的时候,究竟还有多少人会像民主革命时期一样与我们生死与共而义无反顾?你都做了什么工作和功德让我们的人民群众继续与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这笔账算不清楚,经济账算得再清爽,对党的执政来说都是不成功不圆满的。所以,要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必须要算好政治账,要更清醒地意识到党的职能,决不是回头再搞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而是通过全面提升党的政治能力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现在是到了各级党委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不能再心浮气躁地执政了,而是要修养心性、气定神闲地与人民群众一起治理了。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各地党的组织按照中央要求,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把精力时间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使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和党的干部逐步学会了算经济账,应该说,这是中国社会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但学会算经济账是不是就等于执政党学会了科学执政呢?显然不是这样。就党的执政职能而言,经济建设仅仅是执政党的基本职能。从本来的意义上而言,政党就是要讲政治,就是要按照政治规律来运作政治,因为政党是政治组织,不是经济组织,不是政府组织,更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这和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大家谈之色变的“运动整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与执政党领导经济建设更不矛盾,但执政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是作为政治组织去领导,不是简单按照政府行政方式去管,更不能直接把自己混同于经济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执政党处理好这个关系的关键就是,在领导经济建设中要有执政党意识,要会算政治账,这个政治账要求执政党的任何决策决定都要考量人民群众是否会支持和认同,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都要评估和考量一个决策执行以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是巩固了还是削弱了,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而不能仅仅看GDP,不能仅仅拿财税利润论英雄。

一个地方引进一个重大项目,如果不走群众路线,不跟人民群众商量,如果没有政务公开和民主协商的基本沟通机制保证,而是凭长官意志一个人或几个人拍脑袋说了算,结果是,当地GDP有了提高,但人民群众因此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大幅下降,这个账从党执政的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其损失是很难挽回的。一项改革举措,如果决策者心里没有人民群众,如果仅仅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甚至把改革也作为追逐个人功业欲的政绩,即便这种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改革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而且会留下后遗症。更何况改革本身就是一项探索的事业,谁能保证所有改革举措都是正确的呢?如果一项改革是错误的,又不走群众路线,还要强制推行,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己的改革任务表面上完成了,你个人的或班子的“政绩”到手了,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念被荼毒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松动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远了。即便是好的成功的改革发展决策,如果让人民群众长时期感觉到自己总是被政府驱赶着走,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有关系就是感觉侵害自身利益的关系,这样的改革发展成果对党的执政所能释放的正能量也是很有限的。

所以,如果心中没有人民群众,没有群众观点,没有群众路线,只有片面政绩的狂热追求,只有个人升迁的功业欲冲动,只有瞒天过海好大喜功的GDP崇拜,那么,时间一长,人民群众就不把我们党当作一家人了,感情就淡了远了,继续发展下去,人民群众回报我们的就不再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而是失望、困惑、冷漠、疏离、隔阂、对立、冲突了。总之,你不拿人民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当主人,人民群众绝不会死乞白赖地跟你一条心把你当自己人,那样的话,党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成本就太高了,长此以往,仅仅社会稳定一项就会销蚀掉很多精力和财力。这种历史的欠账越到后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后果。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执政党作为政治组织运作的基本规律,脱离了人民群众政治认同这个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也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讲话中把从严治党作为各级党委(党组)政绩考核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在干部考核这个关键环节上,彻底改变长期以来难以实现的“两手都要硬”的问题,引导各级党的组织既会算经济账,也会算文化账、社会账、生态账,更会算政治账,一句话,更会自觉遵循执政党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把党管好,把“五位一体”建设搞好,把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的考量贯穿执政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反腐败的雷霆之举还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刷新党风活动,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还是新常态治理与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跟进,乃至内政外交一系列重大决策,无不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高度自觉,那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不是口号,不是标签,而是一个个顺应民心的看得到切身感受得到的实际行动。

中央领导集体的表率作用会让从严治党成为新常态,成为各级党委(党组)的新常态。而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治理的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治理的办法和制度安排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协商民主会越来越成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需品,人民群众在越来越多参与治理的实践中会越来越与党休戚与共,越来越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各级党和政府的决策和施政过程也是自己越来越多能够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是我们党算政治账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央领导集体新常态治理新思想的美好愿景。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