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礼庭:中国应如何来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丁礼庭发布日期:2014-06-26

「丁礼庭:中国应如何来实现“共同富裕”」正文

中国应如何来实现“共同富裕”

――兼评楼继伟先生“不能承诺过多”之说

据《南方周末》报道:“2013年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做了题为‘包容性增长中的财税改革’的讲演,……他在讲演中说了句‘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楼继伟认为,在财税改革的节点上,中国有三条路可选。一条是以高税收搞高福利,‘这种模式不大可持续’;一条是以财政赤字搞高福利,最终要以通胀来平衡,‘结果低收入人群和地区会更为困难’,因此两条均是‘歧途’与‘不归之路’。楼继伟推崇走‘包容性增长’之路:‘争取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的条件获得发展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发展,享受发展的成果;国家适当地提取财政收入,实施适当的再分配政策,主要是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这否决了高福利之路,只搞适当税收和适当福利。……这是帮穷人不帮懒人的语境,强调对民生投入守住底线,所谓底线是:‘基本需要’和‘财政可持续’,不能承诺过多。”【1】

自从中国共产党前任领导人主导的“十二五计划”强调“改善民生”以来,已经快二年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重大的民生政策出台。不要说“雷声大、雨点小”,说尖锐点,除了空喊口号外,甚至看不到具体政策安排。客观事实是,二年多来,没有任何官方的信息告诉民众,政府搞民生的资金从何而来!没有资金来源,或者不搞资金安排,所谓的搞民生就成了“无米之炊”!

在经历了十八大和十二届二会后,在新任财长楼继伟先生首次亮相的演讲中,首先切断了“高税收”和“高赤字”两条资金来源【2】,这完全正确,指明了“尊重和保护市场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是可持续的。”【3】和“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4】等包容性福利和财政政策,话也不错。但是遗憾的是还是没有明白无误地告诉民众,民生资金从何而来;更不要说是承诺民生计划的具体进度,承诺什么可考查检验的数量指标,却听到了刺耳的杂音:“承诺过多而收入不够,……那是不归之路。”【5】为什么说它是杂音?就因为“还没有作任何承诺,就先强调‘不能承诺过多’”往往会给人一种“不想做承诺”的错觉。

虽然楼部长说的都不错:“大幅度减少合并,中央对地方的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收费,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教育等等公共服务,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但是既没有具体细化的、可操作的政策步骤,更没有具体的可考查检验的数量指标,凭60多年来的经验――改善民生的口号从未间断过,但客观现实是接近0.6的基尼指数――就很难仅凭这“三言二语”使老百姓相信真能改善民生。

按网上的流行语“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我也来越俎代庖,分析论证中国应该如何搞福利、达到怎样的福利水平,应该如何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中国要达到合理的福利水平,既用不到“高税收”,也用不到“高赤字”、更用不到“过多的承诺”。只要使福利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客观水平相适应就是了。具体的参考依据,就是已经取得经济繁荣的实践检验的发达国家,他们在中国目前的人均经济水平6000美元时,他们的税收水平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这既因为当时的发达国家还没有产生“高福利”的弊病,而实实在在是在这种福利水平中“可持续”地发展和实现了经济繁荣。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社会,还没有第二种成功的经验可值得参考。至于南欧国家的高福利弊病,也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在近期才爆发的。如果在当今中国福利投入如此滞后、如此支离破碎的客观环境中,过于强调“不能承诺过多”,就等于警告一个食不果腹的人应该“节食减肥”!

如果我们承认这个参考对象真的有价值,那么要想完善中国的福利,既用不到提高税收,也用不到高赤字和借更多的国债,只需要在现有的财政收入中合理安排支出,也就是只要把财政中的腐败资金和既得利益资金挤压出来,用于福利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事情,不知道财政部的官员是否承认这个道理。如果真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要“顾左右而言他”?

那么,如果真能有效挤压腐败资金和既得利益资金,能不能满足提高民生和福利的资金需求呢?根据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专家,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先生的研究成果:“2008年无论是9.3万亿元隐性收入,还是5.4万亿元灰色收入,都比2005年增加了差不多一倍,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5―2008年期间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由于灰色收入的存在,GDP和国民总收入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作者粗略估计,2008年灰色收入大约占到国民总收入的15%。而这一比例在2005年约在13%左右。”【6】虽然我本人没有有效地考证过上述数据,但是中国GDP总额中存在巨大的的腐败资金和既得利益资金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财政支出中。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把这块“蛋糕”从腐败分子和既得利益群体口中挖出来,所谓改善民生和完善福利,将全部彻底地、不折不扣地成为“无米之炊”!

这也是为什么十八大以后,中央高层立刻出台“习八条”,来压缩公款吃喝和公款消费。我们也能够理解李克强总理上台伊始,就做出三大保证“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7】我深刻理解压缩三公消费和既得利益有多难,也深切体会到李克强总理真要兑现这种承诺有多难。但是,请恕我直言,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尊敬的李克强总理的任期只有十年,如果想要在卸任之时把三公消费和财政支出合理化问题有效地解决,那么最起码必须把三公消费和既得利益“每年递减10%”。这既是来自民间的心声,也是民众的期盼!因为只有包括三公消费在内的既得利益资金和腐败资金“递减”了,福利支出才有可能“递增”!甚至可以这么说,这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福利制度的唯一的资金来源。除此之外,改善民生将注定成为“无米之餐”!

第二,在福利总额既定以后,更重要的是,必须合理地使用这些有限的资金,彻底地扭转当今中国客观存在的“倒福利”的事实!中国目前对福利资金的使用,是按不同的“干部级别”享用不同的限额,这就使中国福利制度“异化”为促进贫富二级分化的工具,而不是缩小了贫富差距。如果这种“倒福利”的事实不能彻底地扭转和杜绝,中国的福利制度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建立和完善!!就算真能挤压出再多的既得利益和腐败资金投入福利都毫无用处!

第三,就实现共同富裕来说,不可能仅仅依靠“福利制度”来实现。楼继伟部长说的没错:福利仅仅只是“应该帮助穷人”【4】,而不可能使穷人“致富”!要使穷人致富,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护市场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是可持续的。”【8】“把创造机会均等,平等发展,维护社会正义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9】但是到底如何才算是“尊重和保护市场机制”?怎样才能“创造机会均等”?楼继伟部长却没有进一步论述。 所以,我只能“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在此抛砖引玉了。

首先,市场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但不是万能的。在单一市场范围内劳动力相对资本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永远是过剩的,一旦单一市场范围内劳动力饱和,资本马上就外流追逐廉价劳动力。所以,在劳动力过剩情况下的劳动力价格,工资就只能长久不合理地偏低、长久地低于劳动生产率。而且由于劳动力受到生存的迫胁,无法拒绝不合理的低工资,由此决定了劳动力的供给永远无法因价格的偏低而减少,也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过剩的劳动力不可能依靠“市场调节机制”,即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自动、自然地实现新的供需均衡,结论就是在个别劳动者面对强大的资本的纯粹的劳动力市场上,因为劳动力的刚性过剩,并长久地无法实现供需均衡而使工资长久地不合理地偏低,这种长久地低于实际的劳动生产率的低工资是造成贫富二级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改变和加强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使之能够和资本公平、公正地竞争。出路也是唯一的,就是参考已经实现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的实践检验的结果,必须建立和完善真正属于劳动者自己的“民选”工会,使劳动者能够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和强势的资本公平竞争。除此之外,人类的实践还没有得出第二种成功的实践检验的结果!劳动者也不可能存在第二种“公平的发展机会”、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发展,享受发展的成果”。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可能有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有特色!要知道,中国政府再怎么强势,在劳动者工资问题上,除了提高最低收入之外,可以说不可能有其他有效的措施!但仅仅提高最低工资,是不可能完善整个工资水平的!

如果我们承认这三点是中国完善福利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要相对完善地实现以上三个必要条件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民主宪政!除此之外恐怕没有第二条有效的途径!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1】:《南方周末》2013年3月28日《怎样才能长久地帮到穷人》http://www.infzm.com/content/89176                            

【2】、【3】、【4】、【5】、【8】、【9】:楼继伟:《包容性增长应发挥市场作用》http://video.caixin.com/2013-03-26/100506331.html

【6】: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5147.html

【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317/122714858484.shtml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