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顺:内地、香港民众冲突与“一国两制”实施中的问题

作者:孟庆顺发布日期:2014-02-21

「孟庆顺:内地、香港民众冲突与“一国两制”实施中的问题」正文

 

摘要:  近年来,部分港人与内地民众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事件,对香港与内地关系及“一国两制”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港人与内地人的关系、港人对特区政府如何处理与内地人相关问题的态度、港人对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感受、港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四个方面来看,部分港人对内地人的负面情绪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国两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改善香港与内地民众的关系,需要从民众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中央政府层面全面推进,方可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港人;内地民众;冲突;“一国两制”

 

2012年初,部分港人与内地民众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事件,引起港人乃至国际媒体的关注。香港是一个在中国主权下实施“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港人针对内地民众的不满自然会与“一国两制”的成效联系起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华尔街日报》网站等外国媒体,均报道了香港反“蝗”广告触发的冲突,CNN的报道更不怀好意地将反“蝗”活动形容为“反抗中国人入侵”。因此,内地与香港(以下为论述简便,有时亦简称“两地”)民众的冲突与“一国两制”有密切的关系,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一、内地、香港民众冲突的基本情况

港人与内地民众在以往的交往中也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如香港黑导游强制内地游客到黑店购物等,但都属于个别事件,没有引起重大的社会反响。2012年初,情况发生变化,由内地小童东铁进食事件引发了两地网民的网上骂战以及其他冲突,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2012年1月16日,有香港网友上载YouTube一个不到4分钟的短片《火车内骂战 香港人大战内地人》。短片显示一名内地男童在东铁车厢进食,零食碎片撒满地板,一对港人青年男女好言规劝,提醒小童,在车厢内不能进食。但男童同行亲友并没有劝小童停止进食,反而责骂该对男女多管闲事。影片引起网民的关注,到17日晚已累积多达13万次点击。香港网民多数支持该对男女的行为,认为内地游客行为不当;但内地网民中不少人认为,在地铁进食属小事一桩,港人小题大做。

这个小事件在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刺激下迅速演变为重大事件。1月19日,孔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孔和尚有话说》节目中评论地铁进食事件时大骂“香港人是狗”,又指“香港人是中国素质最差的人”。孔的言论激起港人公愤,有网友在Facebook上发起1月22日(除夕)下午万人大游行活动,要孔向港人道歉。到1月20日晚,表示支持的网民已达到16000余人。与此同时,内地网民发起“年初五港铁集体进食行动”,抗议被港人歧视,宣称已获6万人响应。作为回应,香港网友也发起带相机乘港铁行动,一旦发现内地游客进食,立刻拍照和报警查处。当天下午,7名香港网民组成“高登唱蝗团”,在广东道名店和旺角行人专用区“快闪演出”,沿途在内地游客较多的地方大唱“蝗虫天下”,表达对内地孕妇抢床位、内地人抢购奶粉等行为的不满。

2012年2月1日,香港800多名网民透过网上讨论区的串联,共同集资约10万港元,在《苹果日报》、《爽报》刊登全版反“蝗”与反“双非”(即夫妇双方均非港人)广告。广告画面里,暗黄色的土坡上,一只绿色的蝗虫望向远处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上面的大字赫然写道:“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港币养育双非儿童吗?”广告标题为“香港人,忍够了”,要求特区政府尽快修改《香港基本法》,堵截内地“双非”孕妇涌港产子。广告引起内地网民强烈反应,有人随即制作广告,讥讽香港是个不懂事的“儿子”,要依靠中国“爸爸”每年提供2100亿元(声称是内地人到港消费的数字,与实际情况不符)及供水供电接济,并要求中国政府“给儿子暂时断水断电断粮”作为惩处。香港网民随即上载“给爸爸的家书”,表示香港是“天生天养”的“孤儿仔”,无需靠内地供养。

在两地民众对抗的气氛中,两地之间的正常交往也引起部分港人的忧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港人反自驾游的活动。粤港两地自驾游本来是2010年4月签订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内容,当时并未引起港人的关注。在港铁骂战后,部分港人对即将实施的自驾游非常担忧(3月落实自驾游第一阶段,即只让港人驾车到内地;第二阶段,即内地人到港自驾游,无实施时间表)。他们认为,内地车辆来港自驾游,会对香港的道路安全构成威胁,因两地驾驶习惯不同,香港路窄车多,容易引发交通意外并加剧交通挤塞,也令香港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致使香港离绿色城市的理想越来越远。有些港人甚至认为,内地司机的驾驶态度、守法意识、特权逃责等都存在问题,担心他们乱开车撞死人。2月7日一天之内,先后有三个团体发起街头签名活动及开记者会,要求特区政府搁置内地人自驾游来港。网民发起的“多过10万港人强烈反对自驾游下月摧毁香港”Facebook群组,短短几天内就有超过4万人加入。《太阳报》用《“蝗”恐升级 全城反自驾游》的标题报道了港人反自驾游的活动。2月19日,香港10多个团体近千人参加了反对粤港自驾游计划的游行活动。

2012年2月后,两地民众在网上激烈对骂的情况逐渐减少,但部分港人对内地民众的不满情绪在一定场合仍会爆发出来。7月12日,有乘客在网上上传《香港人港铁骂战,战错人》的视频。视频中,一港女在港铁上抢占座位,踩踏挤压一女孩,港女听到母女二人操普通话,不道歉反骂人,其间得知她们是新加坡籍,顿时“收声”。女孩母亲指责港女踩到别人不道歉反而骂人,该港女则不断低头解释:“我不知你不是内地仔。”①这明显表现出对内地人的歧视。

在两地民众的骂战中,观点过激的香港网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的高登讨论区,或通过Facebook上的群组予以联络、鼓动,虽无严密的组织,但参与者对内地民众有较大的负面情绪,经常通过过激的言行体现出来。他们主张的“蝗虫”论和孔庆东的“狗”论一样遭到香港主流观点的抨击,没有任何一个香港政党公开支持“蝗虫”论,香港媒体大多观点客观,持论公平,既反对香港过激网民“蝗虫”论的观点,也反对内地一些人对港人的污蔑。如《星岛日报》载文指出:“不论是‘狗论’还是‘蝗论’,都不值得鼓励,更不应无限上纲。”该报认为:“假如我们不接受孔庆东以‘狗’泛指香港人的话,我们亦不应以‘蝗虫’泛指内地人。毕竟推己及人正是中华文化的美德。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论是中华人还是外国人,理应一视同仁,不应动辄以‘非人’斥之。香港人理应为自身的依法守礼、包容并兼、明辨是非而自豪,不应逞言语上的一时之快,而是捍卫和彰显香港多元共融的文明形象。”②《信报》在题为《大陆客全球争吸 港人宜亲善包容》的文章中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极力吸引中国游客,香港没有道理与这一潮流背道而驰。文章指出:“香港近日似有滋长‘仇内’(不满内地人)情绪的现象,也需要我们警惕。须知,面对内地游客,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港人宜表现出亲善、包容的一面;对于不当行为,礼貌地提醒代替责备,好言相劝免却相嗌唔好口,才是应有之义。”③甚至连刊登反“蝗虫”广告的《苹果日报》,两天后在头版头条刊登的文章就是《反蝗虫风波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骂战升级》,还有一篇文章指出香港不断针对内地人的攻击,长远而言只会损害香港利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仇内”情绪在香港没有社会基础。多数港人固然反对“蝗虫”论的过激看法,但对内地人的疑虑在港人中仍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这种情绪并非突然而来,也不会骤然而去。据香港新青年论坛在2011年6月进行的调查,接受访问的香港青年人中有42.1%对内地人印象不好,有82.7%认为内地人到香港生孩子对香港有负面影响。就这一现象,新青年论坛召集人、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邓骏撰文指出:“社会出现这股前所未有歧视内地新移民的情绪,对于内地与香港日益融合的大潮流,是一种严重的警号,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青年对于内地人士来港活动的看法及相关问题。”④而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2011年12月的调查,对内地人有好感的香港受访者只有23%,港人对内地人的好感度仅高于菲律宾人和意大利人,名列倒数第三;对内地人反感的受访者占33%,内地人成为继菲律宾人之后港人第二最反感的外来人口,这一比例比上年同期激增17个百分点。在2012年5月的调查中,港人对内地人的好感度有所提升(27.7%),反感度有所下降(28.6%),但在港人好恶名单上的位次不变,依然是港人第二最反感、倒数第三最有好感的外来人口。⑤

 

二、港人“仇内”情绪与“一国两制”的关系

香港成功地实践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一成就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是,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在实施的初期。港人中有近1/3的人对内地人持有负面看法就是一个实际的例证。港人与内地人的关系和“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密切相关,“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并非仅限于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关系,实际涉及港人、香港特区政府、内地人、中央政府这四种角色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从港人的角度来看,至少有四种因素影响他们对“一国两制”的看法:港人与内地人的关系、港人对特区政府如何处理与内地人相关问题的态度、港人对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感受、港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这四种因素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影响他们对内地民众的态度。

从港人与内地人的关系来看,一些内地游客或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或由于两地习惯的不同,个别人有一些港人认为不文明的行为,引起港人的反感。而内地少数人的暴发户心理与港人的不安全心理发生碰撞,更容易引发两地民众的冲突。

在港人眼中,内地游客中个别人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诸如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坐车不愿依次排队,在公园轮候娱乐项目时有加塞行为,手中的垃圾随意丢弃,等等。有些内地游客行为粗俗,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小孩随地便溺,甚至个别成人也有此类情况。当时的行政长官曾荫权指出,两地民众的争论是由文化差异所致。香港时事评论员梁文道则认为,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更多的是“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应将这种差异视为“文明与不文明”问题。两地习惯不同,本不应成为大问题,只需入乡随俗即可,但一些内地游客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致引起港人的反感。尤其是一些港人对内地民众本身有偏见,借机找事,引发冲突。如内地小童在东铁进食引起轩然大波,阻止其进食的香港青年被香港网民称为英雄。5个月后,一名香港中年男乘客劝阻一名西装男在港铁进食,不仅不被称为“英雄”,有人甚至认为他多管闲事;有网友声称现今香港人生活繁忙,在车厢进食并无问题。⑥由此可见,个人素质和习惯虽然重要,但并非引起两地冲突的主要因素。

香港回归之前,香港的生活模式一度是许多内地民众崇拜的对象。但近年来,内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香港的竞争力不进反退。在这种情况下港人和内地人的心理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部分素质较差的内地人产生了某种暴发户心理,觉得内地各方面已经超越香港,因而看不起香港人。正如香港媒体评论的:“不少来港消费或产子的人财大气粗,抱着‘我是爷,我来香港打救你们’的心态,而他们的修养与习惯还停留在暴发户的坏习气,在香港主流社会看来,他们不仅过来抢夺资源,还威胁了主流价值观,令人心生恐惧。”⑦一些在新形势下失去自信的港人出现了心理焦虑。香港教育学院院长(现任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指出,面对内地的飞速发展,香港“经济缓进、内部政治困局与缺乏长远愿景,逐渐令港人陷入自怨自艾、自信心动摇。部分港人(包括年轻一代)看不到前景出路,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