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本领恐慌与建设学习型政党

作者:韩庆祥发布日期:2013-03-18

「韩庆祥:本领恐慌与建设学习型政党」正文

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专门就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再一次作了系统阐述。

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时,毛泽东就提出“本领恐慌”的问题。1939年,他在一次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当时我们打仗及搞经济和政治,任务很艰巨,需要我们的队伍有过硬的本领。但当时我们的队伍不少人思想文化素质低,各项本领不过硬,所以毛泽东提出要克服本领恐慌。

2012年11月,刚刚就任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清醒认识到,今天我们面临攻坚克难的任务艰巨,于是提出“打铁需要自身硬”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有两方面内涵:一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打的铁比较坚硬”。国际上,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问题、处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等,都较为棘手;国内,经济领域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治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及民主法治化建设、文化领域的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解决精神懈怠、社会领域的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都需要付出艰辛努力。二是作为“打坚硬的铁”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要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否则,“打铁的锤”举不起来,铁也打不好。

自身要“硬”在哪里?这是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深切持续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他执政的思路。根据他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他说的“自身硬”,我的理解,主要是硬在本质、硬在能力和硬在作风。硬在本质,就是他进一步重申党的执政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硬其他才能硬,本质颠覆、变质了,其他硬都无从谈起;硬在能力,就是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锻炼,建立学习型政党,来提高中国共产党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能力或水平;硬在作风,就是坚决落实好中央作出的改善党的作风的“八项规定”。

问题是如何使我们自身“硬”?要真正做到自身硬,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讲的,领导干部要经常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水平,增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也可以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

这就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如何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一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确立一种凭本事吃饭、凭能绩立足的用人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深度推进,日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且真正去干事业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时代。因而,只要是注重干事业且具有创新能力并作出贡献的人,就应大胆选用。要使人们真正注重学习并硬起来,就必须确立以能绩为本的干部人事制度,以为人的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和规则,使人们认识到在这种制度中,其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业绩贡献能在晋升提拔上得到公正回报。这种制度必将鼓励人们重视学习,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思维,也必将使人硬起来。二要真正确立“凭本事吃饭、凭能绩立足”的鼓励人们琢磨事、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干事业的工作环境。在价值取向上,西方相对注重能力(也看重权力),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而我们相对注重权力(也强调能力),大都愿意做官;在认知方式上,西方相对注重事功,而我们相对注重人脉。结果,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获得较快发展,而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今天,在每一部门,领事的人,要鼓励人们由捉摸人走向琢磨事,由重“关系”转向重“事功”,给能干事的人以发展空间,给会来事的人以规则约束,给爱挑事的人以谈话诫勉,给无所事事的人以心理压力。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才会把主要精力用在干事业、干成事业上,才会自觉主动释放并汇聚正能量,才能生长出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进而才能使每个人真正硬起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