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彬:让世界读懂新崛起大国的成长理念

作者:公方彬发布日期:2014-11-24

「公方彬:让世界读懂新崛起大国的成长理念」正文

 

四年前,中国的工业生产总量占到全球的19.8%,超过了百年霸主美国。中国的工业产品输出,最让人振奋的当数高铁,因为其最形象地反映着中国进步的节奏,同时还可以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载体,为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

 

高铁强劲输出带来了中华文化传播于世界的条件

李克强总理曾表示:“推销中国高铁我特别有底气”。这个底气是建立于中国高铁的快速成长,同时源自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节奏与态势。从媒体获悉,中国拟建以我为起点,连通欧洲和东南亚的国际高铁线路,包括: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至新加坡;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经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至德国。再加上走向非洲的高铁和经白令海峡隧道到阿拉斯加,经过新加坡到美国的高铁。

蓝图可谓宏伟,假如都能实现,未来世界几乎由中国高铁联通。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很重要,并且不限于经济领域,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正是后者的存在,要求我们拓宽和丰富高铁输出的内容,提升和放大综合效益。

所以突出强调将文化理念传播与高铁输出联系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较长时间内中国不会产生高铁这样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品。换言之,中国要成为原创性国家,道路还很漫长,甚至需要以世纪来计算,而中国崛起的节奏又不允许无限期等待,也无法长期维持强经济弱文化,必须找到改善之策。

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某些技术领域也实现了突破,但还是应当看到,即使有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但也因为影响的是小众,而难以产生更大影响,而软实力恰恰需要进入大众生活。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日本产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几乎是技术过硬的代名词?就是因为索尼、日立、汽车等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进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是广告和宣传品对中国人视觉听觉的反复冲击。显然,只有高铁这样的民生技术才具有中国国家软实力最需要的广泛影响力。如果中国在输出高铁的同时,在有关国家或地区做好形象宣传,尤其在宣传过程中注入其中,相信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很有助益。

 

传播文化和理念是大国成长的必由之路

只要把握住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步伐,中国崛起于世界将不可逆转。缘此,一个重要命题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并予回答,大国崛起于哪里,中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历史一再证明,新大国崛起之时,往往对旧秩序构成挑战,这个挑战是立体的,包括规则、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如何才能避免因冲击过大导致秩序混乱?让世界读懂新崛起大国的成长理念与核心价值十分必要。比如,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后,我们一直努力向世界阐明共赢与共享,但西方仍然有人将中国梦解读为,中国将“占领亚洲、践踏欧洲、拖垮美国”。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西方放弃冷战思维,同时需要我们以更大力度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成长文化。

从大国崛起的规律看问题,结论相似或相同。中国若要崛起于世界,既不能做征服者,也不能当“土豪”。二战结束,尤其冷战结束,基本上宣告了大国“铁血”崛起方式的终结,美国发动的近几场局部战争也佐证了这一点。至于“土豪”不能引领世界,更是显而易见。海湾国家很有钱,全世界都羡慕,但却很难赢得世界的敬重,更无法产生引领世界的作用,盖其中之原因,在于他们的财富拜上帝之赐,而非拓展人类能力。所以,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中国要实现崛起,除了努力创造更多领先世界的文明成果,还要把既有的文化和理念有效传播于世界,让世界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和理念的改善现实的作用。

现实的矛盾和问题更存在这种要求。最近有媒体刊出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商人在俄罗斯从事房地产的情况。文章讲这个领域的合作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人认为,与中国人合作,不像与西方发达国家合作那样,既带来先进技术,也带来先进的管理,中国人只是有钱而已。这是很让人尴尬的事情。实际上,中国在很多国家的人们眼里是“土豪”的形象。要改变负面形象,一方面是真正提升创新能力,由制造大国变成创新大国,另一方面是在现有基础上有所作为。

 

以何种理念和战略筹划传播中华文化

当然,我们一直试图有所作为,比如前几年搞了个“国家名片”,拿到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将孔子学院办到全世界等等。这些做法有成效,但效果不敢高估。北京奥运会刚结束,有媒体趁热在纽约大街上进行了一次随机访问,让人讲出10个中国人的名字来,结果6000多个受访者中没有一人做到,大多数人只能讲出一到两个人。

造成中华文化传播困难的重要原因,是西方文化霸权。这种文化霸权带有根本性,因为世界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开展的,先发国家往往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还是现代社会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开创者。如此,后发国家在很长时间里要承受重压,只有到了后发国家创造了新的文明形态,同时霸权国家盛极而衰,这种状态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目前情况看,两种情况都未实现,所以,我们的文化和理念自难传播于世界。这就必须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策略,作与大国崛起相匹配的历史性谋划。

一是矫正理念和心态。文化传播,首先需要调整或克服观念误区。从一定程度上说,由于我们长期批评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价值观,很容易导致自我束缚。其实,我们真正反对的是美国由文化自信异化为文化自负,不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总是试图以强制和暴力方式让其他文化民族,复制其文化和价值观,结果导致当前世界乱象。我们当然不否认美国的文化和科技创造,也不否认其核心价值观适合美国和西方社会,甚至不否认美国的文明创造对世界的贡献。

国家和民族之间只有实现文化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够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如果没有大航海以来的文化交流交融,人类就不会出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的文明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所以改变世界,就是因为文明成果以更快捷的方式实现共享。所以,传播文化既是崛起中国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和文明创造的路径。

除了更新观念,还需要调整心态。我们有两种心态需要改善。一个是大国包容。中国既然走向世界,那么就不能自说自话。这一点对于长期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蹂躏的中国来讲更带有针对性。因为,强烈的屈辱感与弱国心态很异化,为什么网络上出现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背后是深刻的弱国心态和受虐心理的原因。另一个是平静和平和。后发国家一般都存在着躁动心理,这合乎规律,但急迫心理过度,结果是过高评价自己,导致错位。比如经济总量是一些人心理膨胀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是增量大存量小,他们长期的经济繁荣,已经实现深厚的财富积累,再者增长模式存在差异,我们较别人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滞后。

二是作战略筹划。从提升和塑造全民族担当精神的角度看问题,要倡导企业与民众都来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但理性分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传播问题,而是建筑于坚强的国家力量基础上的重大设计,因而不能靠自发行为,必须上升到国家意志。因为企业的最大着眼和动力在利润,有些企业在国外自相残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就需要协同筹划。

三是讲世界听得懂的话。既然文化传播不能强制,那么,有几个原则就需要加以明确:一是采用与当地文化对接的方式与别人听得懂的话语系统;二是避免生硬,让人产生强加感;三是要以故事说话。借鉴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价值传播方式,及其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电器在中国所作的宣传,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制作清新、亲和、简洁、明快的宣传片上,这种宣传片要聚焦,最好形成符号,让人记住。历史上一些大国的崛起,都有自己的符号,美国“山姆大叔”与“自由女神”,就是其符号。

四是确定重点。因为承载能力原因,在高铁输出的过程中,伴随的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理念的传播,或许可以是近似与外围元素。文化理念应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本身还处于创建和凝练过程,但阶段性成果,尤其有利于现实国家形象塑造的精神成果是可以先行的。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先将“优质、快捷、合作、共享”传播到高铁所到之处。在传播这些理念或元素过程中,努力让当地人民真切感知,我们不是口头,而是实际行为作支撑。这方面,中国铁建国际集团负责人谈及墨西哥项目时所说的话很有意义:“我们既为当地带去先进的技术,也致力于培训本土员工,将极大地提高当地的技术实力。”要“为当地培养一批‘高铁技师’和管理骨干人员。不仅授人以鱼,也真正授人以渔”。这是合作和共享。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