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农建:台湾九合一选举后的两岸关系

作者:周农建发布日期:2014-12-02

「周农建:台湾九合一选举后的两岸关系」正文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获全胜。尽管台湾这次举行的只是地方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等的公职选举,并非“总统”大选,但是其结果却可以真实地反映台湾岛内的民意取向,它实际上已经预示了未来“总统”大选的结局:民进党将再度执政。

这样一种结果当然是一些大陆人不愿看到的。自胡温执政,北京一直试图通过支持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推进两岸统一事业,为此不惜代价,以外交休兵和经济让利惠台来为马英九增加政绩,然而,却无法阻止国民党的败北和民进党卷土重来。

多年前笔者曾指出,由于老一代具有中国情结的大陆籍群体的消亡和两岸长久的分离分治,台湾民意的逐渐“绿化”是一种自然趋势。这种趋势不会因大陆对台路线的改变而改变。此次九合一选举的结果不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大陆人对台湾的认识存在着一厢情愿的成分。一方面是北京有关部门的寄希望于国民党的统战思维,高估了今日台湾国民党的统一意向和政治能量。另一方面是一些知识精英的寄希望于民主的统一路线图,以为只要大陆民主化了,两岸统一自然到来。

无论人们是从蓝绿对立的角度去解释此次九合一选举的结果,还是从所谓无关蓝绿的公民社会或新生世代的成长去解释它,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即台湾年轻一代的台湾本土意识和台湾主权意识比老一代更强。即便如有人认为的那样,台湾的年轻一代试图超越蓝绿,但他们在有关两岸关系和国民身份认同上,与其说更接近国民党,不如说更接近民进党。台湾学生的太阳花运动对两岸密切交往的排斥,多年来台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的台湾人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对中国的渐行渐远,和此次九合一选举的结果,都一再证明了台湾民意的这一基本走向。

本次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和两年后民进党再度执政台湾的可能,使北京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继续胡温时代的对台路线,还是转向另一种路线。十余年来的结果证明,前一路线并没有扭转台湾民意的原有趋势。倘若继续坚持这一路线,等于仍然是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而倘若放弃前一路线,则又意味着政治上的折腾:前面的倾心付出和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等于白费。大陆方面的这种纠结是未来两岸关系中的一个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自大陆新一届领导层上台以后,北京的对内对外政策都表现出强硬和强势,如关于东海、南海问题、香港问题,都有不同于前任的取态。尽管在有关台湾问题上,迄今新领导层仍沿用了前任的说法,但是,这种沿袭能维持多久,特别是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之后,或在民进党人重新执政台湾以后,是否仍会依旧,却未可知。一个具有强硬和强势作风的当局,会长久地以一反其执政风格的方式对待台湾,这似乎也不合思维的惯常逻辑。

未来两岸关系中的另一个变数是来自台湾的民进党。倘若挟九合一选举大胜之势,民进党人两年后再度执政台湾,则民进党人如何处理两岸关系和台独问题,是回到陈水扁的路线,还是延续马英九的路线,抑或两者折中,将是一个问题。台独有风险,统一非所愿。这是来自台湾方面的纠结。维持两岸和平和延续大陆的让利,当然是民进党人所希望的。但是如果大陆以此为条件,要求两岸关系从经济层面进入政治层面,则民进党人如何应对,将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未知的变数。

倘若未来民进党不重蹈陈水扁的挑衅大陆的路线,而是延续马英九的路线,则或许今日两岸关系的缓和局面能继续延续下去。然而民进党内部是否能达成共识,搁置以往的台独理念,赞同延续马英九路线,徐图长远,不会没有难度和内部阻力。

问题的另一面是,正如台湾人对国、民两党有偏好一样,大陆当局对国、民两党也是亲疏有别。在台湾,与外来的具有大陆历史渊源的国民党相比,民进党在台湾天然地拥有广泛的民意支持。而反过来在大陆,正因为国民党有大陆历史渊源,而民进党没有,加上它以台独立足,故而国民党易被大陆当局接受,民进党则难被北京信任。所以,即便未来民进党原封不动地照搬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北京能否像对国民党那样对民进党,有求必应,厚爱有加,显然也是一个疑问。

当然,民进党上台,有一点可能对大陆有利。多年来,北京一直希望国民党在台湾执政后,能将台湾带到政治谈判桌上来。然而这对国民党而言,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台湾人看来,具有大陆渊源的国民党现有高层是否真心爱台,显然不如具有本土渊源的民进党领袖那样,是不证自明的。马英九上台以来,所推行的许多明明是对台湾有利的两岸经贸政策,却总是被怀疑其用心而被纠缠杯葛。经贸政策尚且如此,政治谈判当然就更难推进了。所以,关于两岸关系的政治议题,未来由民进党来经手,无疑比由国民党经手,岛内的疑虑和阻力会小得多。当然,未来两岸间是否真会走到这一步,这既取决于民进党人能否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变得务实理性,也取决于北京对民进党的态度和对台湾问题的重新认识。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