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冬:惩治腐败亟待提升制度效力」正文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治吏举措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效果明显,“老虎”“苍蝇”一起打,得到社会各界的良好呼应。甚至有人说,现在的反腐举措找遍二十四史都难寻。作为受影响最直接的群体,官员队伍的反应则最为复杂,害怕、顾虑、郁闷、旁观、退出、支持等心态皆有,五味杂陈、暗流涌动。
官员队伍中出现的这些反应,足以说明中央大力推动的反腐治吏举措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官员队伍的多样化反应,尤其是消极回应,也反映出干部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松懈、放任,各项制度规定形同虚设等问题。这进一步表明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毕竟,在中国的体制框架中,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党和国家意志的执行者,联系党、国家与社会的纽带,更是党和国家形象的具体体现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乎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党和国家公信力的改进和提高。如果他们不能对于体制保持稳定的认同,乃至忠诚,自愿承担体制变革产生的代价,那么就会制约,甚至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最近,《人民论坛》对于官员群体进行的一个调查,就生动地显示了如今官员消极心态的普遍性。官员最怕“工作上出事儿”,最郁闷“工资收入较低”,最大的顾虑是“触动利益,易得罪人”。
客观地说,官员心态及行为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要形成一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行为模式,则更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来进行激励和塑造,以激发个人行为的正能量,形成制度与个人共同调整的合力。
制度建设的前提是,必须认清和承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干部队伍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认识到和承认这些变化,才能提高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干部队伍的变化集中体现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对世界较为了解和关注;有自己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相当数量的人有政治抱负,但许多人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活压力;等等。干部队伍既有其特殊性,也和社会其他群体一样有着共同性。进一步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干部队伍内部呈现多样化,并且由于部门之间的差异,干部队伍的多样化更加复杂。如何在多样化的前提下,构建出共同遵循的干部行为规范,形成上下一致的基本行为模式,是检验各项制度建设的标准之一。
制度建设既要重视约束,更要加强激励。惩治腐败、加强管理,是在为干部的行为划清边界,确定禁区,但是对于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加强激励,改进激励方式,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浊扬清、弘扬正气,是制度建设,特别是干部制度建设的主旋律。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各类问题的主要手段。这就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为干部的行为设置“安全网”、保障机制,激励各级干部多干事干实事,勇为天下先,敢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而加强激励,核心还在创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拔环境,给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更大的信任和更有利的制度条件。
除此之外,还应依靠制度预防和惩治腐败,避免选择性、随意性。惩治腐败的根本目的不是多抓几个人,而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好人”。现在一些干部,尤其领导干部之所以不作为,很大程度是担心言多必失、行多必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害怕“触动既得利益”,被打击报复。这就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惩治腐败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化、持续化,避免出现运动式反腐,更要防止选择性反腐。要将惩治腐败限定在法律框架之中,不能蜕变为政治行动。
干部队伍是中国的一笔宝贵财富。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干部队伍在能力、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是出色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与干部队伍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而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需要加快推动干部队伍的现代化。作为这个历史进程的亲身参与者,各级干部要认清形势,主动调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缩小个人行为与制度要求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制度的效力。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