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莱特斯:中国崛起并非1914年的回响

作者:保罗・莱特斯发布日期:2014-02-06

「保罗・莱特斯:中国崛起并非1914年的回响」正文


2014年伊始,历史学家及政治评论员便大胆将今年与1914年进行比较,并认为全球快将爆发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如今的美国或许与1914年的英国相似,不过他们还要大家相信,一如德国当年向超级大国开战,今天的中国也同样会这样做。许多西方作家也这样认为,其中包括牛津大学教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Margaret MacMillan )。麦克米伦去年发表新书《结束和平的战争》( The War That Ended Peace )。

中国与当时的德国一样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但除此之外,其他所谓开战迹象都经不起推敲。

麦克米伦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全球化并非现代产物。直到1990年代,前苏联解体,中国开放,全球化才达到20世纪初期的水平。各国经济虽互相依存,但这并不足以阻止战争发生。1914年,英德两国也存在贸易关系,与如今中美间关系极为相似。

我们也可以说日本有些像当年的法国。过去,日法两国与强大邻国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1871年德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如今的日本更加自信,正如1914年的法国。

不过,现在与1914年存在许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当年一些领导人骄矜自大,渴望开战,每个大国都自以为可在几个月内取胜。而在如今这个核武当道的世界,不存在这种幼稚的想法。

麦克米伦还提及中日的钓鱼岛争端。不可否认,在这场争端中,两国都摩拳擦掌。显然,这样的民族主义可以与一百年前欧洲的局面相提并论。

不过当年的欧洲并非如今的亚洲。那时的德国是一个由皇帝和军事领袖领导的帝国,这些人心怀鬼胎,向国民煽动好战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领导人出身文职,一旦国内互联网出现激进民族主义者,往往加以遏制。

中国领导人并非决意不惜代价地向外扩张。中国也不会为任何盟国参战。而德国当年为奥地利签下"空白支票",令巴尔干战争演化为全欧洲的灾难。美国为协助盟国,有可能被卷入东亚冲突,最有可能是保护韩国不受朝鲜威胁。不过,虽然中国曾于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但如今的中国仅勉强容忍朝鲜,不会再为朝鲜与美国开战。

由于美国的军事、经济和软实力均非常强大,可能仍将是全球"最有份量的角色",也是遏制中国的关键力量。如果中国最终赶上美国,美国及其许多盟国将以经济及军事力量向中国施压,将阻止中国采取大胆举动。

现今世界是一个不平衡等式,其中一边是美国的北约成员国身份,以及其与台湾、韩国和日本等盟友签署的条约。与20世纪初的欧洲不同,如今已不存在联盟体系,没有哪一方认为自己比实际上强大;至少在这个等式中,中国所处的一边并不存在这样的联盟。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 )将如今的中、俄和伊朗比作1914年的同盟国(Central Powers)。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三个国家并未签署军事同盟条约。米德认为,这三个国家憎恶如今的地缘政治秩序,但同时也互相憎恨、互相畏惧。不过,正因为他们都不满美国及其主要盟国支持的这种秩序,所以互相保持友好关系。

当年,奥地利与德国并不互相憎恨,也不互相畏惧。"德奥同盟"(Dual Alliance)早在1879年就已建立。中国并不憎恶当前的地缘政治体系,事实上,中国想在这个体系中提升自己的地位。

一百年前,德国试图推翻当时有300年历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n)。该和约列明,签署方须尊重一个国家的主权及领土完整。在这方面,现代中国是一个支持现状的强国,强烈反对干预别国内政。

中国是一个骄傲的国家,几百年来自视为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主导全球。而数千英里之外的欧洲也同样这样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确产生了一个回响,推动中国制定如今的外交政策目标。一百年来,中国饱受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包括结束一战的《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 )。但作为一战战胜国,中国一无所获,仅得到一个教训:要自强不息。一战结束后,德国在山东省的租借地并未交还中国,而是由日本接手。

有些观察人士认为亚洲和欧洲有许多极为相似之处,反映他们至少对其中一个洲并不了解。不要硬把方的说成圆的,应该承认今天的中国与以往的国家不同。谁要有另一套说辞,可能只是为了推销他写的书。别去买。来源;南华早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