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习式反腐如何成为常态?」正文
习近平上台后所展开的反腐行动,无论在气势和力度上,还是在规模和效果上,都为改革开放以来所未见。一年时间里,近两万名各级官员因违反党纪国法而受到惩处,如此"壮士断臂",举世震惊。
随着成群的"老虎"和"苍蝇"被打,连最苛刻的批评者,也不能认为这是在"装装样子"、"做做表面文章"了。很多评论者都承认,其成效已经"超出了社会预期"。
但这一场习式反腐显然并不满足于一般的"给人民一个交代"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而是另有所图。新年刚过,社会预期又被调高,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这就是说,一场更大的反腐风暴正在掀起,官员落马的规模和速度将更加惊人,果真如此的话,可以预计,2014年的反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接近更大的目标。
那么,习式反腐行动更大的目标是什么呢?人们通常认为就是制度建设,通过体制改革,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
批评中国政治体制的人们,通常将中国官场普遍的贪腐视为是制度性的痼疾:由于权大于法、政治高于法律,所以官员的权力不受制约,官员在个人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将公权力滥用于谋私,滑向了贪腐。
这一批评是对的,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承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督",也说过要加强民主与法治。
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权力被用于腐败,权力也被用于反腐败;人治导致了腐败,人治也保障了反腐败。一年来轰轰烈烈的习式反腐恰恰说明,在当前的历史阶段,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要推动体制改革、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需要依靠最高权力、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段自上而下的进行。可以说,若没有来自最高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和勇气,没有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和工作部署,没有党内一整套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短短一年时间取得如此大的反腐成效、一举摆脱多年来越反越腐的困境,不太可能。
而这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却都是政治,不是制度。众所周知,习式反腐所依仗的政治资源,甚至还包括了"红二代"出身这一血缘因素,正是这一因素赋予了反腐以更强的政治性--从贪腐份子们手中夺回"我们的"江山。
古老的原则顽强有力地起着作用,不可替代。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现实:大的问题,必须由强有力的政治人物通过强有力的政治行动来解决。人们惊喜地看到,习式反腐正是一场政治强攻,在泰山压顶般的攻势下,大小贪官们多年营造起来的堡垒土崩瓦解。事情明摆着:仅仅依靠法治,做不到这个地步。
然而,成也政治,败也政治。习近平个人的背景和风格、目前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这场政治强攻的力度,但如果换了别人,没有了类似的背景和风格,将会怎样呢?中国的反腐就进行不下去了?习近平执掌最高权力最多十年,十年后的中国,一切都死灰复燃?
如果承认习式反腐就是政治,不是制度,那么就要直面这个问题。习近平如何将目前这一场政治运动性质的反腐常态化为一种长效机制?如何在充分利用政治优势的同时,又让这种优势不因人而异、能够代代相承?
我相信,这就是习式反腐的深远目标。他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推动改革时面对的问题类似:邓推动改革也是靠强人政治,也缺乏制度保障,也担心其他人不能坚持下去。
邓小平采取的方法,就是把改革推到不可逆的程度,到那时候如果谁要反对改革,人民就会起来反对他。这是邓小平为改革的持续推进所设置的最大保险。
有理由相信,习近平的反腐也将是类似的做法:将反腐运动推到不可逆的程度,推到一旦停止反腐或反腐不力,人民就会起来反对的程度,这也将是习近平为反腐的常态化所设置的最大保险。
这属于中国政治特有的创新。邓所启动的改革,在他去世后历经数届领导人几十年时间,直到今天仍在不断深化、全面深化,保障了中国社会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在改革大业的基础上,习近平又开创了反腐大业,并使之成为不可逆转、不容停止、谁不反腐谁下台的常态化事业。
对此,人们有理由保持乐观。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文扬为香港中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