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中国改革的最大败笔在精神道德领域」正文
“文革”结束后,中国执政者有一次集体丧失信仰的过程。从激进、狂热、浪漫的革命理想中走出,他们变得务实了。然而所谓“务实”,有时也是没有精神信仰的象征。正像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就只知道物质利益一样;对于执政者而言,既然他们在社会未来发展上丧失了精神理想,也就变得只重物质利益了,具体表现为追求政绩合法性。
所谓追求政绩合法性,是指执政者认为自身执政的全部基础在于通过改革给全社会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尤其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这里暗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缺乏自信,希望通过利益好处来确立;二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真正理想缺乏清楚明确的认识。
应该承认,今天中国社会的浮躁、功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上层执政者自身功利心态所引发的。设想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以发展经济为主,今天的中国还会这么浮躁、功利么?有人会问:不发展经济发展什么?答案是:应当追求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正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不应该过于功利,而应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一样;一个心智健全的民族,也不应该过于功利,而应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其精神生活的源头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使命,体现为人们广泛具有健全的精神和道德之上,具体来说――:
一、全民信仰。多年来我们在信仰上错误地认为,信仰就是信某个主义或宗教。由于全民共同能接受的主义或宗教找不到,于是乎执政者在信仰问题上基本上处于无作为的状态。其实,一个全民共同可以接受的信仰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人性的价值与尊严。人性的价值与尊严,是无论什么教派或主义、无论什么职业或身分的人都能接受的,也是一个要多么崇高有多么崇高、要多么丰富有多么丰富的课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执政党长期以来讳莫如深。他们总是要人们去相信某个主义,甚至某项路线、某个方针,而不敢引导人们去追求和捍卫人性的价值与尊严,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人们不听话、不服从。须知,一个本身不值得人们信仰、或无法成为崇高信仰的东西,无论你多么勉强别人,都不会成功的,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人性的价值与尊严是一个社会精神价值的最后源泉,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根本动力。挖空了大众精神世界中的这块宝藏,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根本上缺乏信仰,变得极端势利。
二、道德生活。多年来我们在道德上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莫过于不能把人格的独立与完整当作为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而是想当然地认为:道德教育就是派人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行为规范灌输给人。今天中国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要么培养犬儒式的佞才,要么培养对一切道德皆强烈反感的功利人。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以人格的独立与完整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不一定会听话、服从,不一定符合领导需要,但是从根本上有利于良好的公共生活,有利于健全的市场秩序,从而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也从根本上有利于对全社会的管理。
今日之中国,精神信仰的失落和社会道德的败坏,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理应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近年来一系列有关改革的文件中,我看不到有关部门对这个问题的清醒认识。我历来不主张当下中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政体改革,而是执政者从自身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发挥在精神信仰和道德建设上引领全社会的作用。只有重建信仰和道德,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