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导斌:变中求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作者:杜导斌发布日期:2013-11-17

「杜导斌:变中求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正文

摘要:从总体上看,公报的特点是四个字:变中求稳。变中求稳不同于以往的稳中求变,这是一个虽非显著,却是根本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重大进步。过去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最高要求,改革只能是稳中求变,必须以不危及稳定、甚至不影响稳定为前提,而且要"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给人映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蕴含其中的妥协精神。用"妥协"一词,没有贬损之意,对现代政治来说,妥协是个正面词汇。毫不妥协则是无情斗争的同义词,是国民中的一派完全无视另一派正当权利与利益诉求的负面的词汇。当一个国家事实上存在严重冲突的两派或多派时,妥协是兼顾冲突双方或多方的价值与利益诉求,避免冲突激化的必要方法。可以说,妥协就是维稳,升级版的高明的维稳。

说这个报告具有妥协的特点,依据是:《公报》的主题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两段纲领性表述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既然把经济的发展决定权交给市场,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那么,公有制经济是主体,还是次体,是继续巩固发展,还是逐渐被淘汰,就理当由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去公平竞争,由市场去决定胜负。只有在维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前提之下,才会有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只要公有制经济仍然"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政府就仍然没有放手,市场就仍然会受到干预,市场对经济就不能说是决定性的。可以说,后面这一段表述为政府今后保留干预市场的某些手段留了扇后门。

从总体上看,公报的特点是四个字:变中求稳。变中求稳不同于以往的稳中求变,这是一个虽非显著,却是根本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重大进步。过去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最高要求,改革只能是稳中求变,必须以不危及稳定、甚至不影响稳定为前提,而且要"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改革就是对某些既有格局的否定,理论上就应当属于应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危险因素,所以一切涉及既有格局的改革,或者流产,或者变形为加固既有利益格局。

变中求稳则不同,这个时候稳定不再是一切改革必须战战兢兢奉若圭皋的大前提,而是退而为底线。为什么说是变中求稳呢?因为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变。变体现在《公报》中,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之相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则是稳。在必须变的前提之下,兼顾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和政治连续……说白了就是兼顾左派的要求,安抚左派,避免左派搅局,这就是求稳。就是在大力推进改革的同时,防止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出现颠覆性错误"。

网络上有些批评,以《公报》中"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据,断定还是志在走老路,认为《公报》中的改革必定是空洞的。这种批评意见失之片面。《公报》后半部分十四个"全会提出"中,除第一个外,另外十三个都可理解为有实质性内容的改革纲领。实际上本届三中全会有两面旗帜,一面在明,一面在暗。明的一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很多人只看到这一面,却没有注意到还有另一面,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这面没有表述为旗帜的旗帜。全会既然是专题讨论"全面深化改革",自然,这次全会的旗帜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当然,也不是像某位体制内评论员所说,改革已经成为信仰。改革本身不是信仰,改革话语背后那种政治选择不能由欲望所主宰、必须理性的伦理才是信仰,改革后要去的方向才是信仰。相比于"全面深化改革"这面旗帜,高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则可理解为是用来维稳的。所以,笔者将这次会议理解为变中求稳。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集中突显的时期,各种利益纠缠在一起。由于传统体制机制不注重博弈的公平正义,法律政策片面有利于强势集团,不利于弱势群体,造成贫富严重分化的格局,并且这种畸形的格局还在恶化,而且贫富分层趋向于固化,再不思改革,前途堪虞。应该说《公报》给人强烈的危机意识,揭示出中共中央力图破解这个危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对过去格局的深刻否定。但是,破不破得了,《公报》搞左右兼容,会不会造成左右对冲,原地打转?深化改革势必触动强势集团,用《公报》的措辞,是把权力关进笼子,是政府主动消减政府的权力,借用汪洋副总理的话说,改革是用刀割自己的肉。可谁下得了手去割自己的肉?即使中共中央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魄力,能不能得到执行?在中央必将遇到各大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在地方,强大的官僚集团也有可能阳奉阴违,搞"选择性改革",有利于自己的就改,而且越改越有利于自身,不利于自身的就外甥打灯笼--照旧。这些,远远不是开一次会就能解决的,都得且听下回分解。

原文载于南方都市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