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军:干部交流的走样变形」正文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干部交流工作,并明确提出“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中央机关和各地闻风而动,加大了干部下派锻炼和从基层选拔干部的纵向交流力度。
从领导讲话精神看,“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要求是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而且突出了面向基层、重视基层的干部培养和选拔导向。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我党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个新理念、新决策。但是,它仍然属于干部交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全新的事物。所以,评价这一决策的意义,预测其实际效果,不能脱离已经实行多年的干部交流制度。
干部交流,是我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政策。不同的是,20年前,没有详尽具体的规定,执行得比较灵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相继颁行了《关于实行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文件,干部交流日益呈现制度化和普遍化的态势。特别是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出生地或成长地任职的已经寥寥无几,我接触到的市县,四套班子加起来不到20%。外来“官员”中,大部分是其他市县交流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上级领导机关下派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横向交流,还是纵向交流,都已经进行多年,而且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普及度。
从制度设计的初衷看,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既是为了培养、锻炼干部,也是为了遏制任人唯亲、官官相护的不良风气。但如果对近年来干部交流的实际状况做深入考察分析,则不难发现:前些年相对灵活、普及度不高的干部交流,虽然所起的积极作用有限,但负面效应很小;而绝对化和扩大化的干部交流,虽然也收到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与其他诸多领域的改革实践一样,走样变形的问题非常突出,不但使制度设计的预期难以实现,而且增加了政治成本、派生了诸多消极现象。
――干部推荐和考核结果变形失真的问题更加突出。民主政治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民主的主要动力不是道德,而是利益。就干部选任来说,民主参与者能否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力、认真负责地填写选票或推荐票,首先取决于他的选择能否与本人利益或本阶层(社会集团)、本地区的公共利益挂起钩来。近年来,市县两级推荐的党政领导班子人选,80%以上要到别的地方去任职,特别是书记、市(县)长、纪检书记、组织部长等重要职位,异地任职的规定非常严格。所以,参与民主推荐的干部或群众代表,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哪个人更适合所要补充的岗位,而是哪个人被推荐“出去”后更有利于本地其他干部的串动和成长。有的拟提拔干部本来比较平庸,甚至还有诸多劣迹,但是却具有年龄、学历、性别或上层关系等方面的优势。这样的干部如果在本地起用,很难通过“民意”这一关;如果是“易地做官”,所在地的领导和有话语权的“群众”(实际上也是干部)则会形成把他“抬举”出去的共识,推荐、考核不但能够顺利通过,还可能获得难以想象的“高票”。
――靠“自我运作”谋官的不良风气更加盛行。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严厉谴责和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固然极其复杂,但与干部交流的泛化不无关系。如果多数干部在本地本单位自然“成长”,谁优谁劣,谁适合担任什么职务,人们看得比较清楚;每个干部的阅历、特长和缺陷,大家也了如指掌。在此情况下,靠投机钻营谋官和靠特殊背景当官的事例虽然也经常发生,但其行为空间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大交流”的背景下,新来的“官”都是陌生的面孔。那么,某些官欲强烈、名声不佳的干部就可以放开手脚跑官要官了,个别领导机关照顾性安排干部也少了一层顾虑。
很多身在其中的干部说,现在,想“进步”当官,顺其自然地等待可能性越来越小,仅仅是“跑”或“买”,成功概率也不一定很高。要想志在必得,还离不开形势分析和自我设计。比如,县乡干部想提拔,要了解全市所属区县的后备干部队伍总体状况、主要竞争对手(县委书记则要对全省同行们的状况有所了解),还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能量确定主攻方向;然后,再找可靠朋友分析推荐、考核、酝酿、决定等关键环节的关键人物,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去疏通。大机关的干部,要想下派挂职或任职,首先要在本单位排除竞争对手,其次要做好本单位领导和组织部门的工作,还要选择好去向、筹划好未来两到三步的大体走向,否则,可能被“扔”到基层。还有的事先做好市县主要领导工作,被他们主动“要”去任职或挂职。
上级机关选派干部到下级任职,毕竟不同于提拔,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当事人自我运转具有较大的空间。某省从省直机关处长中选派一批干部到县市挂职,有的单位未经民主推荐,由领导悄悄地指定了人选,干部们纷纷议论,说这个“能人”与某位大干部有特殊关系。
――新形成的“关系网”结构更复杂,危害更大。干部回避和交流,对于打破以裙带关系为主体的关系网,从而促进官员廉洁从政、公平执政,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现代社会交通通讯高度发达,人际交往的半径远远超过县界省界,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相反,大量事实表明,手握重权的官员,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新的“关系网”形成速度令人瞠目,而且具有更大的腐蚀性。官员们在成长地的关系网,一般是由亲属、乡亲、同学、战友、老同事、老上级组成的。他们之间的交往,虽有较大的功利成分,但仍有一定的亲情和友情。亲友们找官员办事,尚能或多或少地体谅你的难处,以不影响你的前途为底线;官员为亲友们办事,可能收点礼物礼金,但一般不会收受大额贿赂。而到了陌生的地方,围着你转的,不是要官帽,就是要工程,言过其实的“友情”,往往掩盖着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很多落马贪官,亲友找到他们办事,往往一口回绝;大款们找他们办事,则有求必应;看望自己的父母,只拿二三百元,送给情妇的礼物,则价值几万元,几十万元。另外,干部交流范围的扩大,使“关系网”的半径由一县一市扩大到一省数省,乃至“天子脚下”。可见,非亲友结构的新型“关系网”,在易地为官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对公平执政的破坏力更大,对官员的杀伤力更强。
――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更难克服,短期行为有增无减。在锦标赛式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官”们为了保证本地经济发展增速升位,要动用一切资源,千方百计地抓项目、抓招商。有时不得不违规越线,打政策擦边球,或者牺牲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谋取当期业绩;为了应对各种检查考核,还要倾力打造一些锦上添花的“典型”。从一定意义上说,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之类的不良风气,无论是其严重程度还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损毁程度,都不亚于贪污贿赂等违纪违法行为。这类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根源当然不在干部交流,但是,绝对化和扩大化的干部交流,却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因为在地方或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都清楚,升迁以后,要到别的地方去打拼;现在所做的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立竿见影的业绩,才对自己有利。交流提拔或大机关下派的领导干部,到新地方以后,需要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所以往往是不等熟悉情况就提出一套“新”思路,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近年来,市县两级的党政主官,任职时间一般只有两到三年,干满一届的非常罕见。
――到基层工作成了某些人镀金升官或谋求实权的渠道。笔者理解,中央做出“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决策,着眼点主要是减少“三门干部”,让机关干部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过去的实践看,确实有一批干部通过下派挂职或任职比较全面地成长起来,也有一些优秀干部在地方或基层任职以后,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但是,更普遍的现象是,相当一部分挂职干部并没有俯下身子经受锻炼的诚意,只是为了以后的升迁补充这段经历。退一步说,你要真想认认真真干点事情、扎扎实实经受历练,也很难做到。因为挂职所在地的领导班子本来就人满为患,挂职干部一般都不分配独立工作,主要领导只要求你利用上头的关系,跑跑项目。所以,很多挂职干部,可以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至于到基层任职的下派干部,情况则千差万别。有的干部在大机关获得较高级别以后,渴望掌握实权,甚至渴望登上一方诸侯的宝座。这本无可厚非,人,都有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问题是,在缺少自由选择职业和公开竞争官位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一面高喊接受组织挑选的漂亮口号,一面疏通各种关节,通过暗箱运作方能如愿以偿。任职后,当然要利用职权酬谢恩人,赎回成本,为下一步升迁寻找更有力的靠山。所以,有的“空降干部”年纪轻轻,却官气十足,好大喜功;有的“空降干部”虽然缺乏起码的领导工作能力,但因级别、学历高,来头大,任职地的干部群众不得不恭敬有加,盼着他早日高升离去,以免他继续折腾百姓。
防止新一轮干部纵向交流走样变形,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着重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1.适度降低宣传调门,避免绝对化、一风吹。领导干部“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它并没改变领导干部选拔和授权渠道,也不可能对现行领导体制的弊端产生多大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仍然属于“官员任命制”大框架下的过渡性措施。所以,对这一决策的实施效果,期望值不应过高;相关规定不应过于机械。就机关干部下派锻炼而言,应改变目前已经出现的一刀切、一风吹倾向。虽然领导机构的所有部门所有干部都应该了解基层情况,但并不是所有干部都需要到基层挂职或任职。相对而言,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该具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部门领导这方面的要求则可以低一些;综合部门的干部应该具有复合型的素质,对基层情况应该了解多一些,业务比较单一的部门则需要更多的专业型干部。更重要的是,只要形成重视基层的干部任用导向和公开公正的干部选拔机制,机关干部中的“有心人”可以通过现代传媒、调查研究等多种渠道了解基层,不一定非要去挂职或任职。应注意节约干部培养锻炼的成本,减轻基层负担。
2.下派干部应改挂职为主为任职为主,并坚持少而精。下派干部挂职,可以不占基层领导班子职数,不影响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的大格局,也不影响挂职干部本人回原单位工作或提拔重用。所以,成为派出单位、接收单位、挂职干部本人三方都容易接受的干部下派锻炼形式。今后,也可以保留这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走样变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很难解决,所以,应该逐渐减少。让一些确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到基层担任实实在在的职务,经受实际工作历练,增长处理复杂问题的才干,避免浮光掠影地“镀金”和“走读”。当然,下派干部任职也面临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如:下派干部的家属如果也是同级领导干部或学者专家,跟着走工作不好安排,不跟着则会对下派干部的工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上级领导机关干部级别较高,下派后按原级别安排,不一定胜任,低职安排,在没有如期回原单位或提拔重用承诺的情况下,与同机关其他干部相比,则显得不够公平;下派干部与基层干部各有优势,在民主选举和干部考核任用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平等竞争;机关优秀干部下派也会对机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等等。所以,应该权衡利弊,选择一些确实急需到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下派任职,避免过多过滥。
3.对下派干部直接担任重要岗位的正职持慎重态度。机关里的优秀干部,一般都具有学历高、见识广、年纪轻的特点,把他们中的一部分充实到下级(市、县或乡)领导班子中,对实现领导班子“四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相比,他们中的多数实践经验较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弱。从近年来下派任职干部的实际表现看,有的同志善于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善于扬长补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角色转变,取得了显著工作成绩。有的同志则迟迟改变不了刻板教条、文牍主义等机关积习,遇事拿不出办法,处理棘手问题缺少魄力,长期得不到干部群众的认可。少数人甚至倚仗其特殊背景,胡作非为,造成极坏影响。为避免高职低能干部主政一方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应安排下派干部担任副职,给他们一个适应期,给组织一个考察期,被干部群众认可后再委以重任。
4.淡化政绩考核,最大限度地遏制党政官员的短期行为。自从“重政绩”的干部任用原则提出以来,政绩考核制度应运而生,而且逐年强化,现在,很多地方的政绩考核已经从省延伸到村一级。日益精细化的政绩考核,对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