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改革应敢于啃政府这块硬骨头」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从习总在深圳考察时发出的改革动员令以及前不久候任总理李克强的“改革红利论”来看,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或者基调是改革。实际上,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透露了这点。该次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3年经济工作,指出明年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世界经济正处于危机转折的关键期,中国经济也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如何布局明年经济,扎实开局,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非常重要。
从最近几年经济工作会议看,其给下年经济政策的定调反映了中央对来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经济工作的重点。如2011年会议的基调是“稳中求进”,2010年的基调是“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2009年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经济工作会议虽尚未召开,但从上述政治局会议可一窥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根据市场的预判,明年的经济政策方略有可能还是“稳中求进”,但同时强调开拓创新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强调事实上亦说明了这点。
稳中求进意味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包括增长目标的可及性。宏观经济最忌大起大落,忽冷忽热,像个高烧的病人一样,要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就不能走极端,下猛药,尤其在经济处于低迷形势下,不能为了政府政绩和一个好看的经济数据,而不顾成本及未来的发展,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特别是政府换届年,容易出现此种状况。我们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
所以,对明年经济政策,要保持一种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调微调,但不宜有一个明显转向,除非经济出现恶化或显著好转。考虑到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个长过程,经济政策应着眼点转型,因而,更不宜有一个大的变化。
稳中求进同时也是为了推进改革的需要。在既有发展方式下,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已达极限,很难进一步提升,要使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全面转型,调整和理顺在粗放式发展模式下已经形成并扭曲的各种经济结构及关系,使中国经济从资本与外需驱动的成本推动型,向技术、消费与人力资本驱动的内生性增长型转变,以实现经济的真正有效增长,并让大众分享经济转型的红利。
从时间窗口看,明年是开启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关键之年。明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同时还是政府换届年。新的政府应有新的气象,这个“新”就体现在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上。
过去几年的改革和转型为明年的全面转型打下了基础。应按照有关部署,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可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服务业发展,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鼓励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降低公众医疗负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国有经济改革有助于激发活力,这些改革搞好了,调结构、转方式就有了制度保障。
在上述诸改革中,需要指出的是,切实把握政府转型的时间窗口,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行为边界,以市场准入改革为切入点,破除既得利益对深化改革的阻碍,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改进政府定价或影响定价的模式,真正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中国当前的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平衡,眼下又碰到各种瓶颈制约,只有做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篇大文章,才能破解这种制约。从实际来看,中国提出并建立市场经济虽有近20年时间,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在竞争性领域也得到体现,但就经济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呈现的是半统制半市场的特征,而不是一个市场占主导的经济体系。故而,选择政府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习总考察深圳时亦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硬骨头是谁?是政府;险滩是谁?也是政府;利益固化最严重的是谁?还是政府。因此,政府是中国未来改革的关键,和所有改革的联结点。
政府转型的目标和判断标准,就是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应无条件退出。当然,这不是一步能够做到,但必须向这个方向迈进。
邓聿文为资深媒体人、民革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